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67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8
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下侧四角处。该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待压合的电池放置于工作台上侧中间位置,再转动旋转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下端的支撑板移动至压板下侧与支撑板下侧的间距为电池所要被压合的高度后,再转动握把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外侧的调节板移动,从而带动限位杆和夹板一同移动,直至夹板移动至工作台之上的电池两端后,接着启动气缸其输出轴伸出带动压板下移,直至压板下端的支撑板接触工作台的上侧,同时压板的下侧会接触电池的上侧进行压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加工,具体为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是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因此这种电池也被称为锂金属电池。与其他电池不同,锂电池具有高充电密度、长寿命和高单位成本等特点。根据结构设计与电极材料不同,锂电池可以产生1.5v到3.7v的电压。

2、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对锂电池生产时,会采用压合装置进行加工,目前,一般对锂电池固定时,采用人工操作对锂电池进行固定,有时会出现轻微的晃动,导致降低锂电池加工生产效率的现象。

3、如中国专利cn216250841u所公开的一种锂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三液压泵工作,使第三液压杆带动固定板进行移动,将固定板进行靠近,对锂电池进行夹持固定,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人工固定时出现的晃动,进一步提高了锂电池的合格率和质量,有效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然后再通过设置的第一液压泵工作,将第一液压杆带动压合板进行移动,使压合板对锂电池进行压合加工,从而避免了锂电池进行压合加工时,需要人工手动操作的麻烦,大大提高了锂电池的加工效率。

4、但该压合装置无法精准的控制第一液压泵带动压合板移动的距离,从而若第一液压泵的输出轴伸出过长会导致压合板对电池的挤压过度,导致电池被挤压损坏。

5、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可控制压合高度的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该压合装置无法精准的控制第一液压泵带动压合板移动的距离,从而若第一液压泵的输出轴伸出过长会导致压合板对电池的挤压过度,导致电池被挤压损坏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下侧四角处,所述工作台的上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连接有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合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压合单元设置于固定架的前端,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工作台的上端。

3、所述压合单元包括气缸、压板、第一螺纹杆、旋转把手和支撑板,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于固定架的上侧前端,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于气缸的输出轴下端,所述第一螺纹杆连接于压板的内部前后两端,所述旋转把手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杆的上端,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杆的下端。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板的下侧与工作台上方的电池上侧抵接。从而启动气缸其输出轴下移带动压板下移接触电池的上侧后,可对电池进行压合。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板的内部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与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从而转动旋转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位于第一螺纹孔内侧转动时,可使得第一螺纹杆相对于压板移动。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与工作台的上侧抵接,从而转动旋转把手带动下端的支撑板移动至压板下侧与支撑板下侧的间距为电池所要被压合的高度后,气缸的输出轴下移带动压板对电池进行挤压时,支撑板同时会接触工作台的上侧,使得压板无法对电池挤压过度。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固定板、轴承、第二螺纹杆、握把、调节板、限位杆和夹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上侧左右两端,所述轴承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于轴承的内侧,所述握把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所述调节板连接于第二螺纹杆的外端,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调节板靠近固定板一侧的前后两端,所述夹板固定连接于限位杆远离调节板的一端。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与限位孔的内侧滑动连接,从而在调节板移动时,限位杆同时位于限位孔的内侧滑动,从而使得夹板仅可跟随限位杆的移动轨迹移动。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板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与第二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从而转动握把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时,可使得第二螺纹杆外侧的调节板移动。

10、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

11、本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旋转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使得下端的支撑板移动至压板下侧与支撑板下侧的间距为电池所要被压合的高度后,气缸的输出轴下移带动压板对电池进行挤压时,支撑板同时会接触工作台的上侧,使得压板无法对电池挤压过度。

12、更进一步地,转动握把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时,可使得第二螺纹杆外侧的调节板移动,从而带动限位杆和夹板一同移动,直至夹板移动至工作台之上的电池两端后,可将电池夹持固定至工作台之上,保证电池被压合时位置的稳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下侧四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连接有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合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压合单元设置于固定架(3)的前端,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工作台(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02)的下侧与工作台(1)上方的电池上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02)的内部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403)的外侧与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05)的下侧与工作台(1)的上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固定板(501)、轴承(502)、第二螺纹杆(503)、握把(504)、调节板(505)、限位杆(506)和夹板(507),所述固定板(501)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侧左右两端,所述轴承(502)固定连接于固定板(50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螺纹杆(503)固定连接于轴承(502)的内侧,所述握把(504)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杆(503)远离固定板(501)的一端,所述调节板(505)连接于第二螺纹杆(503)的外端,所述限位杆(506)固定连接于调节板(505)靠近固定板(501)一侧的前后两端,所述夹板(507)固定连接于限位杆(506)远离调节板(505)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01)的内部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506)的外侧与限位孔的内侧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505)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503)的外侧与第二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下侧四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连接有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合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压合单元设置于固定架(3)的前端,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工作台(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02)的下侧与工作台(1)上方的电池上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02)的内部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403)的外侧与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05)的下侧与工作台(1)的上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加工用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固定板(501)、轴承(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中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虹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