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机构及放渣防喷溅和快速冷却灰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441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9
本技术涉及循环流化床放渣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护机构及放渣防喷溅和快速冷却灰渣装置,包括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放渣管、出渣弯管、连接圈和罩板,所述放渣管与所述出渣弯管轴连接,所述连接圈套接于所述放渣管上,所述罩板设置于所述出渣弯管一侧,以及冷却单元,所述防护单元设置于所述冷却单元内,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水箱箱体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水箱箱体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防护机构根据放渣管内渣料喷溅的压力大小自动调节,从而使得放渣管内压力过高后可以安全的进行放渣,减少喷渣四溅的情况,保护了放渣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可以减少锅炉内压力保护了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循环流化床放渣管,特别是一种防护机构及放渣防喷溅和快速冷却灰渣装置


技术介绍

1、循环流化床放渣管是一种在锅炉床压高、同时冷渣机故障时的紧急放渣装置,当需要进行放渣操作时,通过打开放渣管口释放渣料,然而由于放渣口的特殊性质和操作条件,会产生喷渣四溅的情况,从而威胁到放渣人员的安全,且喷溅的渣料温度极高,容易点燃周边可燃物体,需要及时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存在放渣操作时会产生喷渣四溅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2、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机构,其目的在于解决喷渣溅射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机构,其包括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放渣管、出渣弯管、连接圈和罩板,所述放渣管与所述出渣弯管轴连接,所述连接圈套接于所述放渣管上,所述罩板设置于所述出渣弯管一侧。

4、作为本技术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渣弯管包括调节件、凹槽和活动孔,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出渣弯管内,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活动孔设置于所述出渣弯管顶端。

5、作为本技术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连接孔和固定柱,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调节件一端,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所述调节件另一端,所述固定柱在所述活动孔内活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凹槽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孔铰接连接。

7、作为本技术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圈包括通孔和第二连接轴,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连接圈上,所述第二连接轴设置于所述连接圈一侧。

8、作为本技术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罩板包括弧形罩、出渣孔和连接杆,所述弧形罩设置于所述罩板一侧,所述出渣孔设置于所述弧形罩一侧,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罩板一端。

9、作为本技术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铰接连接。

10、作为本技术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罩板与所述连接圈铰接连接并与固定柱配合。

11、本技术的防护机构的有益效果为:防护机构根据放渣管内渣料喷溅的压力大小自动调节,从而使得放渣管内压力过高后可以安全地进行放渣,减少喷渣四溅的情况,保护了放渣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可以减少锅炉内压力保护了设备安全。

12、本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放渣防喷溅和快速冷却灰渣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对管内渣料起到一定冷却效果,减少放渣管喷渣时渣料温度过高容易点燃物体的可能。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渣防喷溅和快速冷却灰渣装置,其包括防护机构;以及,冷却单元,所述防护单元设置于所述冷却单元内,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水箱箱体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水箱箱体一侧。

14、作为本技术放渣防喷溅和快速冷却灰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渣弯管设置于所述水箱箱体内。

15、本技术的放渣防喷溅和快速冷却灰渣装置有益效果为:既可以减少放渣管内渣料四处溅射的情况,保护了放渣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使得喷溅的高温渣料快速冷却,降低了高温渣料点燃物体的可能,保护了设备的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弯管(102)包括调节件(102a)、凹槽(102b)和活动孔(102c),所述凹槽(102b)设置于所述出渣弯管(102)内,所述调节件(102a)设置于所述凹槽(102b)内,所述活动孔(102c)设置于所述出渣弯管(102)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2a)包括第一连接孔(102a-1)和固定柱(102a-2),所述第一连接孔(102a-1)设置于所述调节件(102a)一端,所述固定柱(102a-2)设置于所述调节件(102a)另一端,所述固定柱(102a-2)在所述活动孔(102c)内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2b)包括第一连接轴(102b-1),所述第一连接轴(102b-1)设置于所述凹槽(102b)内,所述第一连接轴(102b-1)与第一连接孔(102a-1)铰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103)包括通孔(103a)和第二连接轴(103b),所述通孔(103a)设置于所述连接圈(103)上,所述第二连接轴(103b)设置于所述连接圈(103)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104)包括弧形罩(104a)、出渣孔(104b)和连接杆(104c),所述弧形罩(104a)设置于所述罩板(104)一侧,所述出渣孔(104b)设置于所述弧形罩(104a)一侧,所述连接杆(104c)固定设置于所述罩板(104)一端。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杆(104c)包括第二连接孔(104c-1),所述第二连接孔(104c-1)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04c)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孔(104c-1)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03b)铰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104)与所述连接圈(103)铰接连接并与固定柱(102a-2)配合。

9.一种放渣防喷溅和快速冷却灰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防护机构;以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渣防喷溅和快速冷却灰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弯管(102)设置于所述水箱箱体(201)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弯管(102)包括调节件(102a)、凹槽(102b)和活动孔(102c),所述凹槽(102b)设置于所述出渣弯管(102)内,所述调节件(102a)设置于所述凹槽(102b)内,所述活动孔(102c)设置于所述出渣弯管(102)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2a)包括第一连接孔(102a-1)和固定柱(102a-2),所述第一连接孔(102a-1)设置于所述调节件(102a)一端,所述固定柱(102a-2)设置于所述调节件(102a)另一端,所述固定柱(102a-2)在所述活动孔(102c)内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2b)包括第一连接轴(102b-1),所述第一连接轴(102b-1)设置于所述凹槽(102b)内,所述第一连接轴(102b-1)与第一连接孔(102a-1)铰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103)包括通孔(103a)和第二连接轴(103b),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兴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