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学峰专利>正文

一种加固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384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固支撑结构,涉及建筑领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远离支撑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将支撑主体到固定板上,将固定板与墙体进行贴合设置,之后通过转动展开第一支撑架,再通过转动手柄使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内的第二支撑架被伸出,通过转动液泵结构与固定板垂直设置,在通过额外的工具对连接转轴进行紧固,之后将液压杆与液泵结构进行安装,在将支撑板进行安装,在启动液泵结构即可对固定板进行支撑,从而达到对墙体进行支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固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2、现有的工地在进行墙体施工时,一般都是通过木板构建出墙体的雏形,之后,通过向其中浇灌水泥或者建筑施工材料,在建筑材料完全干涸之后,将用于定型的木板进行拆卸即可完成对墙体的浇灌,但因为墙体的建筑材料质量一般比较重,在浇灌的同时对木板造成的压迫也比较大,此时可能因为对木板的固定不稳固,导致木板发阿生倾斜,进而导致建筑材料从木板内流出,导致墙体浇灌质量不合格,为此很多建筑工地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安装额外的固定装置,保证墙体的稳固。

3、现有的固定支撑结构,一般使用额外的木料或者钢筋对墙体进行阻挡,再通过额外的螺纹或者钢丝对连接处进行安装,从而保证对木板模具的固定安装。

4、但现有的加固支撑结构,在进行安装固定的时候,需要人工对连接处进行铰接,同时传统的支撑结构主体因为使用木料或者钢筋,其质量一般也比较大,人工在进行安装时,速度慢,进而导致施工美好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固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加固支撑结构,在进行安装固定的时候,需要人工对连接处进行铰接,同时传统的支撑结构主体因为使用木料或者钢筋,其质量一般也比较大,人工在进行安装时,速度慢,进而导致施工美好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远离支撑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滑槽内配合第一转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支撑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连接一对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转轴上转动设置有液泵结构,所述液泵结构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主体贴合设置。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架配合第二支撑架对整个支撑结构进行固定支撑,再通过设置的第三支撑架,加强整体结构,之后,通过设置的液泵结构配合支撑板对整个固定板进行紧固支撑。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架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一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延伸至第一支撑架外,所述第一支撑架上配合螺纹杆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于第一支撑架外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手柄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配合螺纹槽使手柄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架延伸至第一支撑架外,从而实现对整体装置的支撑。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架靠近墙体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与第二滑槽内顶部设置有连接顶块,所述第二滑槽内配合其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设置的第三支撑架展开,使第三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形成三角支撑结构,使其对整体装置的支撑效果更好。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靠近支撑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主体上配合凹槽设置有固定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凹槽配合设置的固定块完成对固定板的安装。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槽内顶部设置有滑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滑块,使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12、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将支撑主体到固定板上,将固定板与墙体进行贴合设置,之后通过转动展开第一支撑架,再通过转动手柄使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内的第二支撑架被伸出,使第二支撑架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对固定板的初步支撑,之后展开第三支撑架,使第三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与地面呈现三角结构,进而保证支撑主体的稳定性,通过转动液泵结构与固定板垂直设置,在通过额外的工具对连接转轴进行紧固,之后将液压杆与液泵结构进行安装,在将支撑板进行安装,在启动液泵结构即可对固定板进行支撑,从而达到对墙体进行支撑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远离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主体(5),所述支撑主体(5)远离支撑主体(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架(7),所述第一支撑架(7)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滑槽(12)内配合第一转轴(6)设置有第一连接件(9),所述第一支撑架(7)远离支撑主体(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一侧设置有连接转轴(11),所述连接转轴(11)连接一对所述连接块(8),所述连接转轴(11)上转动设置有液泵结构(10),所述液泵结构(10)靠近固定板(2)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杆(21),所述液压杆(21)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与支撑主体(5)贴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7)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15),所述第二支撑架(15)一侧设置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延伸至第一支撑架(7)外,所述第一支撑架(7)上配合螺纹杆(14)开设有螺纹槽(17),所述螺纹杆(14)于第一支撑架(7)外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5)靠近墙体(1)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内设置有第三支撑架(18),所述第三支撑架(18)与第二滑槽(16)内顶部设置有连接顶块(19),所述第二滑槽(16)内配合其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靠近支撑主体(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主体(5)上配合凹槽设置有固定块(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9)与第一滑槽(12)内顶部设置有滑块(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远离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主体(5),所述支撑主体(5)远离支撑主体(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架(7),所述第一支撑架(7)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滑槽(12)内配合第一转轴(6)设置有第一连接件(9),所述第一支撑架(7)远离支撑主体(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一侧设置有连接转轴(11),所述连接转轴(11)连接一对所述连接块(8),所述连接转轴(11)上转动设置有液泵结构(10),所述液泵结构(10)靠近固定板(2)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杆(21),所述液压杆(21)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与支撑主体(5)贴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7)内滑动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学峰丁玉明徐文亮栾百振王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毕学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