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38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8
本技术涉及铜管打磨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包括打磨工位组、中转工位、收料工位和转移机构,待加工的铜管通过转移机构依次位于中转工位、打磨工位组和收料工位的顶部进行转移加工,打磨工位组包括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依次呈线性阵列式设置于转移机构的一侧,第一打磨工位与第二打磨工位之间设有若干个打磨总成,铜管的正反两面分别在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进行同步打磨,使得铜管表面光滑度均一的效果在自动化流水产线中实现,同时转移机构配合打磨工位组、中转工位和收料工位多个工位进行逐步的流水化加工过程,进一步提高了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管打磨装置,具体为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


技术介绍

1、为了使铜管表面达到所需光滑度,铜管在生产、制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对铜管打磨的工序,即通过铜管打磨装置来对铜管表面进行打磨。

2、在现有的铜管打磨产线中,由于铜管为多面结构,且铜管的表面在光滑度需要保持一致的要求,导致铜管在打磨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经验丰富的打磨工人对同一条铜管进行打磨,才可保持铜管的表面在光滑度均一的效果,这导致铜管产线中铜管的打磨工序难以发展形成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因此,针对这些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清洁防护功能的铜管打磨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包括打磨工位组、中转工位、收料工位和转移机构,中转工位、打磨工位组和收料工位依次呈线性阵列式设置于转移机构的一侧,待加工的铜管通过转移机构依次位于中转工位、打磨工位组和收料工位的顶部进行转移加工,打磨工位组包括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依次呈线性阵列式设置于转移机构的一侧,第一打磨工位与第二打磨工位之间设有若干个打磨总成,打磨总成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的上方,打磨总成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移动,转移机构包括转移直线滑台、安装支架和升降板体,升降板体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支架靠近打磨工位组、中转工位、收料工位和转移机构的一侧,安装支架与转移直线滑台的中部进行活动连接,安装支架和升降板体均可通过转移直线滑台位于打磨工位组、中转工位、收料工位和转移机构的一侧进行直线移动,升降板体的两端均设有吸料组件,吸料组件用于将中转工位和打磨工位组的铜管向打磨工位组内进行转移,升降板体的中部设有翻转夹取件,翻转夹取件用于将第一打磨工位的铜管向第二打磨工位内进行翻转和转移。

4、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若干个打磨直线滑台、若干个第一升降直线滑台和第一固定架,若干个打磨直线滑台分别水平地设置在第一固定架的两侧,第一升降直线滑台竖直向上地与打磨直线滑台的中部进行活动连接,第一升降直线滑台通过打磨直线滑台可位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水平移动,打磨总成竖直向上地与第一升降直线滑台的中部进行活动连接,打磨总成通过第一升降直线滑台可位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垂直移动。

5、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打磨总成由打磨电机、减速器和旋转底盘构成,打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进行传动连接,旋转底盘的顶部中心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进行固定连接,旋转底盘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打磨片,打磨片与旋转底盘的底端面进行粘接固定,打磨片用于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顶部的铜管进行抵触打磨,打磨总成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垂直清洁喷嘴,垂直清洁喷嘴分布设置于打磨片的四周。

6、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均由打磨支撑架构成,中转工位由中转支撑架构成,收料工位由收料支撑架构成,打磨支撑架、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固定铜管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由若干个第一夹指气缸构成,第一夹指气缸的顶部为若干个可收缩的夹指,打磨支撑架、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顶端面均开设有与夹指相匹配的通槽,夹指的端部穿过通槽分别延伸至打磨支撑架、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顶端面。

7、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打磨支撑架的顶端面还开设有若干个排废通孔,打磨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四周均设有防护围板,打磨支撑架通过防护围板形成上下导通的落料空腔,打磨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排废管体,排废管体与落料空腔进行导通连接,防护围板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水平清洁喷嘴,水平清洁喷嘴与落料板体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

8、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端部均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若干条定位顶针、收缩板体和定位气缸,定位气缸水平地设置于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内部一端,收缩板体的下沿与定位气缸的输出轴进行固定连接,若干条定位顶针水平地固定连接在收缩板体的上沿,定位顶针通过定位气缸可位于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顶端面进行水平移动。

9、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第二打磨工位的一侧还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盖板和第二驱动机构,防护盖板通过第二驱动机构水平地设置于打磨工位的上方,且防护盖板位于打磨总成与第二打磨工位之间,防护盖板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进行活动连接,防护盖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待加工铜管形状一致的型槽,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和第二升降直线滑台,第二升降直线滑台通过第二支撑架设置与第二打磨工位远离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防护盖板通过承载支架与第二升降直线滑台进行连接,防护盖板水平地固定连接在承载支架的底部,承载支架的一侧与第二升降直线滑台的中部进行活动连接,防护盖板通过第二升降直线可位于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垂直移动,防护盖板的中部设有若干块固定片,固定片呈圆弧状结构,固定片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型槽的两侧,固定片位于型槽上方,固定片用于固定型槽内部的待加工铜管。

10、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安装支架与升降板体之间通过升降驱动组件进行活动连接,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丝杆和固定螺纹块,丝杆的两端可转动地竖直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一侧,升降板体靠近安装支架的一侧设有固定螺纹块,升降板体通过固定螺纹块与丝杆的中部进行螺纹连接,升降板体通过固定螺纹块可沿丝杆的轴向进行升降,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驱动轮,丝杆靠近升降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一驱动轮与第一传动轮之间通过进行传动连接。

11、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翻转夹取件包括若干个第二夹指气缸和安装板体,第二夹指气缸沿水平方向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体的一侧,吸料组件包括吸料板体和若干个吸料阀嘴,若干个吸料阀嘴竖直地设置于吸料板体的底部,吸料板体的一端与升降板体进行固定连接,吸料板体的另一端延伸至打磨工位组、中转工位、收料工位和转移机构的上方,安装板体通过翻转驱动组件与安装支架进行活动连接,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和翻转轴,翻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水平设置于安装支架的中部,翻转轴靠近打磨工位组、中转工位、收料工位和转移机构的一端与安装板体的中部进行固定连接,翻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翻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驱动轮,第二驱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进行传动连接,安装板体通过翻转轴可位于第一打磨工位与第二打磨工位进行翻转。

12、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打磨工位组远离转移机构的一侧还设有打磨片更换工位,打磨片更换工位的后侧为剥片端,打磨片更换工位的前侧为更换端,剥片端包括收集料筒、剥离支架、剥离气缸和下扯气缸,剥离气缸水平地设置于剥离支架的底部,且剥离气缸与剥离支架之间进行活动连接,剥离支架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铲料片,铲料片和剥离支架通过剥离气缸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包括打磨工位组、中转工位、收料工位和转移机构,中转工位、打磨工位组和收料工位依次呈线性阵列式设置于转移机构的一侧,待加工的铜管通过转移机构依次位于中转工位、打磨工位组和收料工位的顶部进行转移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工位组包括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依次呈线性阵列式设置于转移机构的一侧,第一打磨工位与第二打磨工位之间设有若干个打磨总成,打磨总成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的上方,打磨总成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若干个打磨直线滑台、若干个第一升降直线滑台和第一固定架,若干个打磨直线滑台分别水平地设置在第一固定架的两侧,第一升降直线滑台竖直向上地与打磨直线滑台的中部进行活动连接,第一升降直线滑台通过打磨直线滑台可位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水平移动,打磨总成竖直向上地与第一升降直线滑台的中部进行活动连接,打磨总成通过第一升降直线滑台可位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垂直移动。</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总成由打磨电机、减速器和旋转底盘构成,打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进行传动连接,旋转底盘的顶部中心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进行固定连接,旋转底盘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打磨片,打磨片与旋转底盘的底端面进行粘接固定,打磨片用于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顶部的铜管进行抵触打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均由打磨支撑架构成,中转工位由中转支撑架构成,收料工位由收料支撑架构成,打磨支撑架、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固定铜管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由若干个第一夹指气缸构成,第一夹指气缸的顶部为若干个可收缩的夹指,打磨支撑架、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顶端面均开设有与夹指相匹配的通槽,夹指的端部穿过通槽分别延伸至打磨支撑架、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顶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支撑架的顶端面还开设有若干个排废通孔,打磨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四周均设有防护围板,打磨支撑架通过防护围板形成上下导通的落料空腔,打磨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排废管体,排废管体与落料空腔进行导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端部均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若干条定位顶针、收缩板体和定位气缸,定位气缸水平地设置于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内部一端,收缩板体的下沿与定位气缸的输出轴进行固定连接,若干条定位顶针水平地固定连接在收缩板体的上沿,定位顶针通过定位气缸可位于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顶端面进行水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打磨工位的一侧还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盖板和第二驱动机构,防护盖板通过第二驱动机构水平地设置于打磨工位的上方,且防护盖板位于打磨总成与第二打磨工位之间,防护盖板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进行活动连接,防护盖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待加工铜管形状一致的型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升降板体之间通过升降驱动组件进行活动连接,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丝杆和固定螺纹块,丝杆的两端可转动地竖直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一侧,升降板体靠近安装支架的一侧设有固定螺纹块,升降板体通过固定螺纹块与丝杆的中部进行螺纹连接,升降板体通过固定螺纹块可沿丝杆的轴向进行升降,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驱动轮,丝杆靠近升降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一驱动轮与第一传动轮之间通过进行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夹取件包括若干个第二夹指气缸和安装板体,第二夹指气缸沿水平方向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体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工位组远离转移机构的一侧还设有打磨片更换工位,打磨片更换工位的后侧为剥片端,打磨片更换工位的前侧为更换端,剥片端包括收集料筒、剥离支架、剥离气缸和下扯气缸,剥离气缸水平地设置于剥离支架的底部,且剥离气缸与剥离支架之间进行活动连接,剥离支架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铲料片,铲料片和剥离支架通过剥离气缸可位于剥离支架的一侧进行水平移动,下扯气缸竖直地固定连接在剥离支架靠近铲料片的一侧,下扯气缸顶部的输出端设有夹紧块,夹紧块通过下扯气缸可与铲料片的底端面进行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包括打磨工位组、中转工位、收料工位和转移机构,中转工位、打磨工位组和收料工位依次呈线性阵列式设置于转移机构的一侧,待加工的铜管通过转移机构依次位于中转工位、打磨工位组和收料工位的顶部进行转移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工位组包括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依次呈线性阵列式设置于转移机构的一侧,第一打磨工位与第二打磨工位之间设有若干个打磨总成,打磨总成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的上方,打磨总成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若干个打磨直线滑台、若干个第一升降直线滑台和第一固定架,若干个打磨直线滑台分别水平地设置在第一固定架的两侧,第一升降直线滑台竖直向上地与打磨直线滑台的中部进行活动连接,第一升降直线滑台通过打磨直线滑台可位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水平移动,打磨总成竖直向上地与第一升降直线滑台的中部进行活动连接,打磨总成通过第一升降直线滑台可位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的上方进行垂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总成由打磨电机、减速器和旋转底盘构成,打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进行传动连接,旋转底盘的顶部中心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进行固定连接,旋转底盘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打磨片,打磨片与旋转底盘的底端面进行粘接固定,打磨片用于与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顶部的铜管进行抵触打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工位和第二打磨工位均由打磨支撑架构成,中转工位由中转支撑架构成,收料工位由收料支撑架构成,打磨支撑架、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固定铜管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由若干个第一夹指气缸构成,第一夹指气缸的顶部为若干个可收缩的夹指,打磨支撑架、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顶端面均开设有与夹指相匹配的通槽,夹指的端部穿过通槽分别延伸至打磨支撑架、中转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顶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管双面打磨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支撑架的顶端面还开设有若干个排废通孔,打磨支撑架和收料支撑架的四周均设有防护围板,打磨支撑架通过防护围板形成上下导通的落料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坤汪幸毛修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钮铂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