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水剂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和处理槽。
技术介绍
1、萘磺酸盐减水剂的合成路线如下:萘→磺化→水解→缩合→中和→过滤→干燥→产品。萘系减水剂生产中和是萘系减水剂的一道主要工序,用于调节ph值。减水剂工业生产流程中的中和工艺即将缩合之后的料进入中和釜中,滴加碱液,将磺化反应中过剩的硫酸中和掉,待ph值到7-9的时候停止滴加。
2、目前减水剂在工业生产加工的中和工艺中,其普遍在槽或罐内设置搅拌器来实现中和搅拌,而这样搅拌的方式无法显著提升中和装置内反应溶液中和过程混合的流动性,因反应溶液搅拌流动性的不足,无法快速控制到中和的ph值,从而影响了中和装置内反应溶液混合中和的效率,故这样的搅拌方式存在搅拌单一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和处理槽,解决了当下减水剂中和装置因搅拌方式的单一性、无法显著提升中和溶液的混合流动性而降低了中和装置内反应溶液混合的中和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和处理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上固定贯穿有中空罩(2),所述槽体(1)的内腔通过中空罩(2)分隔成回形的中和腔,所述槽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槽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阀(9),所述槽体(1)的中和腔内设置有一对搅拌组件(4),每个搅拌组件(4)包括密封转动连接在所述槽体(1)中和腔内壁的搅拌轴(41)和环设在所述搅拌轴(41)上的若干个搅拌片(42),所述槽体(1)上设置有为其中一个搅拌轴(41)提供旋转动力的电动机(5),一对搅拌轴(41)上设置有联动组件(6),所述槽体(1)中和腔内的两处拐角设置有一对助流动力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和处理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上固定贯穿有中空罩(2),所述槽体(1)的内腔通过中空罩(2)分隔成回形的中和腔,所述槽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槽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阀(9),所述槽体(1)的中和腔内设置有一对搅拌组件(4),每个搅拌组件(4)包括密封转动连接在所述槽体(1)中和腔内壁的搅拌轴(41)和环设在所述搅拌轴(41)上的若干个搅拌片(42),所述槽体(1)上设置有为其中一个搅拌轴(41)提供旋转动力的电动机(5),一对搅拌轴(41)上设置有联动组件(6),所述槽体(1)中和腔内的两处拐角设置有一对助流动力单元(7),且一对助流动力单元(7)与一对搅拌轴(41)相连,每个助流动力单元(7)的驱动处均设置有螺旋叶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和处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每个搅拌轴(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辉,李本银,李春香,邬青梅,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正东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