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298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底部的出料口出焊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底部出料口的两侧均焊接有分料管。该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生物质颗粒最终会进入圆台型汇集管的内部,圆台型汇集管处于进口大,出口小,因此圆台型汇集管的排出量是小于圆台型汇集管的进入量,因此,生物质颗粒通过圆台型汇集管向下排出时,不会淅淅沥沥的向下排放,而是呈饱满充分的向下排放,并由于两侧分料管之间的接触处形成有向上的尖端正对圆台型汇集管底部的中部,当一堆饱满的物料从圆台型汇集管向下排出时,正好被尖端一分为二,两份对应进入两侧分料管的内部,从而使对两侧料管内部上料的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具体是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原料的密度一般为0.1—0.13t/m3,成型后的颗粒密度1.1—1.3t/m3,方便储存、运输,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

2、由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23051589.7,公开了一种高效制备生物质颗粒的双向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自动上料机、出料管和底座,解决了现有由于现有技术中多数自动上料机不具备同时为两个生物质颗粒的制作设备提供原料的功能,因此降低了生物质颗粒制作设备的生产效率,从而不便于使用者对自动上料机进行使用的问题。

3、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此上料机虽然具备双向上料的效果,可供两条生产线进行使用,但是,其在向两条线路进行上料时,无法保证向两条线路输送的均匀性,容易出现一条线路料多,另一条线路料少,同时,不方便进行封堵,无法控制只向某一条线路进行供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包括:

4、料仓,所述料仓底部的出料口出焊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底部出料口的两侧均焊接有分料管;

5、所述下料管内壁两侧的上下位置处均焊接有封堵块,且上下四个封堵块之间焊接有竖管,所述竖管底部的出料口处焊接有圆台型汇集管,且两侧分料管之间的接触处形成有向上的尖端正对圆台型汇集管底部的中部;

6、双向上料结构,双向上料结构设置有左右两个出料出口,一个向右侧排料,另一个向左侧排料,且双向上料结构的两个进料端分别与两个分料管的出料端相连接。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仓顶部的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竖轴,且竖轴的尾端进入竖管的内部,所述竖轴外壁的下端焊接有螺旋叶片b。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料管的背面贯穿开设有进出口,且进出口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用于对分料管内部进行阻塞的堵料板,同时,堵料板可进出分料管的内部。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料管的背面焊接有支架b,所述支架b的顶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安装有l型联动架,且l型联动架的横向端与堵料板焊接相连。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上料结构包括两组支架a,两组支架a的数量有两个,同组两个所述支架a之间焊接有料管,所述料管底部的出料口出焊接有排料管,所述料管顶部的进料口处焊接有进料仓,两侧所述料管之间转动安装有横轴,且横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料管的内部,所述料管的两侧均焊接有螺旋叶片a,且两侧螺旋叶片a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生物质颗粒最终会进入圆台型汇集管的内部,圆台型汇集管处于进口大,出口小,因此圆台型汇集管的排出量是小于圆台型汇集管的进入量,因此,生物质颗粒通过圆台型汇集管向下排出时,不会淅淅沥沥的向下排放,而是呈饱满充分的向下排放,并由于两侧分料管之间的接触处形成有向上的尖端正对圆台型汇集管底部的中部,当一堆饱满的物料从圆台型汇集管向下排出时,正好被尖端一分为二,两份对应进入两侧分料管的内部,从而使对两侧料管内部上料的更加均匀,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13、2、本实用当需要对某一侧分料管进行堵塞,组织排料时,由对应侧电动伸缩杆缩短,通过l型联动架向前推动堵料板进入分料管的内部,堵料板将分料管的内部堵塞,使生物质颗粒只能通过另一侧分料管排出,因此,可自由控制向单侧供料。

14、3、本实用当螺旋叶片b停止旋转时,则会停止向竖管的内部输送生物质颗粒,则位于下方的双向上料结构将不会再进入生物质颗粒,方便控制装置整体送料的启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顶部的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驱动端安装有竖轴(11),且竖轴(11)的尾端进入竖管(14)的内部,所述竖轴(11)外壁的下端焊接有螺旋叶片B(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管(4)的背面贯穿开设有进出口(16),且进出口(16)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用于对分料管(4)内部进行阻塞的堵料板(17),同时,堵料板(17)可进出分料管(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管(4)的背面焊接有支架B(18),所述支架B(18)的顶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9),所述电动伸缩杆(19)的活动端安装有L型联动架(20),且L型联动架(20)的横向端与堵料板(17)焊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上料结构(2)包括两组支架A(6),两组支架A(6)的数量有两个,同组两个所述支架A(6)之间焊接有料管(7),所述料管(7)底部的出料口出焊接有排料管,所述料管(7)顶部的进料口处焊接有进料仓(8),两侧所述料管(7)之间转动安装有横轴(9),且横轴(9)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料管(7)的内部,所述料管(7)的两侧均焊接有螺旋叶片A(10),且两侧螺旋叶片A(10)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顶部的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驱动端安装有竖轴(11),且竖轴(11)的尾端进入竖管(14)的内部,所述竖轴(11)外壁的下端焊接有螺旋叶片b(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管(4)的背面贯穿开设有进出口(16),且进出口(16)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用于对分料管(4)内部进行阻塞的堵料板(17),同时,堵料板(17)可进出分料管(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双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管(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树瑜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