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12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5
本技术涉及冷却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顶端的导热铜管,支架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顶部一端的第一散热翅片,且第一散热翅片置于导热铜管的一端,第一散热翅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第一散热翅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本技术利用两个散热翅片与两个散热风扇相互交替使用进行导热铜管的热传导,不仅能够使其更好将热量发散至空气中,利用热量较低的散热翅片和散热风扇能够更好的对导热铜管进行热传导,提高了导热效果,使得该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1、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利用磁共振原理对人体进行非侵入性的成像,其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磁场系统、梯度系统、射频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为保证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计算机主机中元器件的稳定,就需要使用冷却结构对其进行散热;

2、目前,冷却结构的散热翅片与散热风扇作用是将导热铜管内吸收的热量更快速的导出并发散至空气中,使导热铜管能够更好的吸收发热器件中的热量,从而起到散热冷却的效果,若散热翅片与散热风扇无法快速的将导热铜管中的热量发散至空气中,会令导热铜管内的温度持续升高,使得元器件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如此不仅不能够起到散热的目的,还会导致元器件受到损坏。

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冷却结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顶端的导热铜管,支架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顶部一端的第一散热翅片,且第一散热翅片置于导热铜管的一端,第一散热翅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第一散热翅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

3、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一侧的支柱,且支柱固定于支架顶部的两侧,支柱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连接侧板,且连接侧板固定于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的一侧,支柱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通槽和限位槽,且限位槽位于通槽的上方,通槽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固定于连接侧板的两端,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于连接侧板的两端且位于转轴的一侧,支柱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电机。

4、优选的,支柱设置有两个,支柱在支架顶部中线的两侧对称。

5、优选的,通槽的内径与转轴的外径相匹配,转轴可在通槽的内部转动。

6、优选的,转轴设置有两组,每组转轴设置有两个,转轴在连接侧板中线的两端对称。

7、优选的,限位槽的内径略小于限位块的外径,限位块可在限位槽的内部滑动。

8、优选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均设置有两个,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9、优选的,支架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顶部一端的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支架顶部一侧的控制器。

10、优选的,温度传感器置于导热铜管的一端,控制器置于导热铜管的一侧与支柱的一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利用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一散热风扇一侧的转动组件使其由导热铜管的前端转动至一侧,将吸收一定热量且温度较高的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一散热风扇与导热铜管分开,当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一散热风扇与导热铜管分开后,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一散热风扇能够更大面积的与空气接触进行散热,再利用第二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风扇一侧的转动组件使其由导热铜管的一侧转动至前端,将未吸收较多热量且温度较低的第二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风扇置于导热铜管前端进行热传导,待第二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风扇吸收一定热量且温度较高时,利用转动组件将第二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风扇转动至导热铜管的一侧进行散热,利用转动组件将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一散热风扇从导热铜管的一侧转动至其前端进行热传导,利用两个散热翅片与两个散热风扇相互交替使用进行导热铜管的热传导,不仅能够使其更好将热量发散至空气中,利用热量较低的散热翅片和散热风扇能够更好的对导热铜管进行热传导,提高了导热效果,使得该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顶端的导热铜管(2),其特征在于:支架(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3),散热组件(3)包括设置在支架(1)顶部一端的第一散热翅片(31),且第一散热翅片(31)置于导热铜管(2)的一端,第一散热翅片(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32),第一散热翅片(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33),第二散热翅片(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柱(41)设置有两个,支柱(41)在支架(1)顶部中线的两侧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通槽(43)的内径与转轴(44)的外径相匹配,转轴(44)可在通槽(43)的内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转轴(44)设置有两组,每组转轴(44)设置有两个,转轴(44)在连接侧板(42)中线的两端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槽(45)的内径略小于限位块(46)的外径,限位块(46)可在限位槽(45)的内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47)与主动齿轮(48)均设置有两个,从动齿轮(47)与主动齿轮(48)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5),温度检测组件(5)包括设置在支架(1)顶部一端的温度传感器(51)和设置在支架(1)顶部一侧的控制器(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51)置于导热铜管(2)的一端,控制器(52)置于导热铜管(2)的一侧与支柱(41)的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顶端的导热铜管(2),其特征在于:支架(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3),散热组件(3)包括设置在支架(1)顶部一端的第一散热翅片(31),且第一散热翅片(31)置于导热铜管(2)的一端,第一散热翅片(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32),第一散热翅片(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33),第二散热翅片(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柱(41)设置有两个,支柱(41)在支架(1)顶部中线的两侧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通槽(43)的内径与转轴(44)的外径相匹配,转轴(44)可在通槽(43)的内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转轴(44)设置有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全景红岭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