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005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4
本技术涉及监控摄像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包括跟踪平台、长螺丝,位于跟踪平台顶部的多向调节平台,所述多向调节平台的顶部传动连接有跟踪摄像头,所述跟踪平台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跟踪平台的两侧均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底部一端的表面套装有两个内隐支杆。本技术以设置的两组L型杆,四个内隐支杆,两组辅助限位部件组成交叉内隐的调节结构,后续与跟踪平台、多向调节平台、跟踪摄像头组成的自动跟踪摄像机、长螺丝综合组装后,以四个内隐支杆两两相对的交叉调节满足自动跟踪摄像机不同高度的使用需求,且调节结构能在跟踪平台内实现交叉内隐,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监控摄像头,具体为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


技术介绍

1、监控摄像头是一种半导体成像器件,具有灵敏度高、抗强光、畸变小、体积小、寿命长、抗震动等优点,且随着使用要求以及使用需求的变化,监控摄像头的功能以及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扩展,例如现使用自动跟踪摄像机,它是集成并拓展了镜头、云台、普通摄像机等功能的一体化摄像机,自动跟踪摄像机能自动识别图像信息,图像移动时它跟着移动捕捉图像,也可以识别监控范围内物体运动,并自动控制云台对移动物体进行追踪,物体所有动作都被清晰地传往监视器。

2、目前,为改进监控摄像头的动态跟踪效果,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出一些改进方案,例如公告号为cn214125406u一种网络摄像头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追踪平台等授权专利,然具体到技术方案后发现,现有技术的改进装置实施时需较大的占地面积,这在现实中存在限制,其次,旋转功能与现有的自动跟踪摄像机功能重复,并不能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对自动跟踪摄像机作为优化,且结构变化大,改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包括跟踪平台、长螺丝,位于跟踪平台顶部的多向调节平台,所述多向调节平台的顶部传动连接有跟踪摄像头,所述跟踪平台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跟踪平台的两侧均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底部一端的表面套装有两个内隐支杆,所述内隐支杆顶部内开设有与螺纹孔对齐的让位孔。

3、精选的,所述跟踪平台两侧的表面均连接有辅助限位部件,所述辅助限位部件包括连接杆、磁铁盘,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跟踪平台的表面胶粘固定,所述磁铁盘胶粘固定在连接杆另一端端面。

4、精选的,所述让位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并以圆周阵列的方式排列在内隐支杆的顶部,所述内隐支杆顶部均采用轴承与l型杆底部一端套装。

5、精选的,所述跟踪平台两侧各自设置的两个内隐支杆长度值之和小于跟踪平台的宽度值。

6、精选的,所述内隐支杆底部连接有辅助支撑部件,所述辅助支撑部件包括半球形套、金属球、负压吸盘以及顶压螺丝,所述金属球套装在半球形套的内部并处于可随意转动但不可分离的连接状态。

7、精选的,所述负压吸盘的顶部与金属球底部表面胶粘固定。

8、精选的,所述顶压螺丝一端螺纹连接在半球形套顶部内侧并延伸至金属球的表面贴合连接,所述金属球顶部表面开始有摩擦纹。

9、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以设置的两组l型杆,四个内隐支杆,两组辅助限位部件组成交叉内隐的调节结构,后续与跟踪平台、多向调节平台、跟踪摄像头组成的自动跟踪摄像机、长螺丝综合组装后,以四个内隐支杆两两相对的交叉调节满足自动跟踪摄像机不同高度的使用需求,且调节结构能在跟踪平台内实现交叉内隐,占地面积小。

11、2、本技术以设置的四个辅助支撑部件联动调节结构中的四个内隐支杆,继而优化和扩展四个内隐支杆的安装性能,进一步提升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包括跟踪平台(1)、长螺丝(6),位于跟踪平台(1)顶部的多向调节平台(2),所述多向调节平台(2)的顶部传动连接有跟踪摄像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平台(1)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平台(1)两侧的表面均连接有辅助限位部件(7),所述辅助限位部件(7)包括连接杆(71)、磁铁盘(72),所述连接杆(71)的一端与跟踪平台(1)的表面胶粘固定,所述磁铁盘(72)胶粘固定在连接杆(71)另一端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9)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并以圆周阵列的方式排列在内隐支杆(5)的顶部,所述内隐支杆(5)顶部均采用轴承与L型杆(4)底部一端套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平台(1)两侧各自设置的两个内隐支杆(5)长度值之和小于跟踪平台(1)的宽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隐支杆(5)底部连接有辅助支撑部件(8),所述辅助支撑部件(8)包括半球形套(81)、金属球(82)、负压吸盘(83)以及顶压螺丝(84),所述金属球(82)套装在半球形套(81)的内部并处于可随意转动但不可分离的连接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盘(83)的顶部与金属球(82)底部表面胶粘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螺丝(84)一端螺纹连接在半球形套(81)顶部内侧并延伸至金属球(82)的表面贴合连接,所述金属球(82)顶部表面开始有摩擦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包括跟踪平台(1)、长螺丝(6),位于跟踪平台(1)顶部的多向调节平台(2),所述多向调节平台(2)的顶部传动连接有跟踪摄像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平台(1)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平台(1)两侧的表面均连接有辅助限位部件(7),所述辅助限位部件(7)包括连接杆(71)、磁铁盘(72),所述连接杆(71)的一端与跟踪平台(1)的表面胶粘固定,所述磁铁盘(72)胶粘固定在连接杆(71)另一端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跟踪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9)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并以圆周阵列的方式排列在内隐支杆(5)的顶部,所述内隐支杆(5)顶部均采用轴承与l型杆(4)底部一端套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鸿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洋铭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