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天幕总成及车顶和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辆天幕总成及车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48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32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天幕总成及车顶和车辆,所述车辆天幕总成包括天幕玻璃、透光件和隔离件,所述天幕玻璃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透光件通过隔离件固定于天幕玻璃内侧方向,天幕玻璃内侧与透光件外侧之间形成通风腔;所述隔离件上设有与通风腔连通的至少一个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其能够减少外部环境热量向车内传递,提高天幕总成的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天幕总成及车顶和车辆


技术介绍

1、汽车全景天幕玻璃是一种双层复合夹胶玻璃,通常由两片玻璃基片,中间夹胶组合而成。并通过粘接的方式与汽车骨架连接,为固定式的结构。近年来,随着全景天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用户对全景天幕阻热性能差的抱怨不绝于耳。

2、依据热传递的三重原理: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各大主机厂纷纷联合全景天幕玻璃制造端,共同进行阻热研究。

3、目前针对阻热的问题,市面上已趋于成熟的产品主要有两类:膜层导电性增强玻璃、电动遮阳帘。这两种方案对阻热问题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较大弊端:高性能玻璃成本高,遮阳帘方案车内压抑感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天幕总成及制造方法、车顶和车辆,其能够减少外部环境热量向车内传递,提高天幕总成的隔热性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天幕总成,包括包括天幕玻璃、透光件和隔离件,所述天幕玻璃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透光件通过隔离件固定于天幕玻璃内侧方向,天幕玻璃内侧与透光件外侧之间形成通风腔;所述隔离件上设有与通风腔连通的至少一个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进风管一端与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供风元件连接;所述出风管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气体回收元件或外界空气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天幕玻璃内侧增加透光件,且天幕玻璃内侧与透光件外侧之间形成通风腔,通过进风口向通风腔内通入预设气体,该预设气体能够吸收热量,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形成对流以快速带走热量,起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有效降低了天幕总成靠近乘员一侧的内表面温度,减少了天幕玻璃内表面向车内的“二次热辐射”,削弱了热量向车内的进一步传递,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天幕玻璃“烫头”以及“烫手”的问题。

5、另一方面由于所述透光件通过隔离件固定于天幕玻璃内侧方向,连接稳定可靠,无需对现有的天幕玻璃进行结构改动。同时通过调整隔离件高度,即可实现天幕玻璃内侧与透光件外侧之间的通风腔的厚度调节,方便快捷,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车型的散热需求。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进风管、出风管和供风元件,所述进风管一端与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供风元件连接;所述出风管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气体回收元件或外界空气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进风管将供风元件产生的预设气体通入到通风腔内,利用出风管将通风腔内的气体排出至气体回收元件或外界空气,带走了天幕玻璃内侧表面热量,减少了天幕玻璃内表面向车内的“二次热辐射”,削弱了热量向车内的进一步传递。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管上固定有用于增加进风量的第一轴流风机,所述出风管上固定有用于增加排风量的第二轴流风机。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轴流风机实现对进风管内的风速调节,保证了通风腔具有足够的进风量。利用第二轴流风机实现对出风管内的风速调节,保证了出风口具有足够的抽吸速度,确保了通风腔内气体能够及时排出。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与进风管的连接位置外壁包裹有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与出风管的连接位置外壁包裹有第二隔热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利用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进风管或出风管内的气体泄漏,另一方面能起到隔热作用,避免外部炎热环境对进风管或出风管内的气体造成影响,降低散热效果。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风元件为车辆空调系统。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了车辆现有成熟的空调系统,无需另外布置独立的结构元件,降低了天幕总成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件前侧布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与前侧进风口连接的进风管沿a柱内间隙穿过并与车辆空调系统的除霜风管或吹面风管连接;所述隔离件左、右侧前部均布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与左、右侧进风口连接的进风管沿b柱内间隙穿过并与车辆空调系统的吹脚风管连接;所述隔离件后侧布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与后侧出风口连接的出风管沿c柱内间隙穿过并与车身排气口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件的设置能够有效隔开天幕玻璃和透光件,且能够与天幕玻璃和透光件配合形成通风腔,保证了通风腔的密封性能。并且通过车辆a柱和b柱内的间隙作为进风管的容纳空间,使得通风腔与车辆空调系统的吹脚风管、除霜风管或吹面风管之间通过进风管有效连通,进而能将空调出风导入通风腔,起到降低天幕总成温度的作用。同样地,通过车辆c柱内的间隙作为出风管的容纳空间,使得通风腔内的高热气体受进风挤压排出,起到了散热作用。同时,进风管与出风管配合作用,在通风腔内形成定向气体流动,有效带走了热量,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天幕玻璃“烫头”以及“烫手”的问题。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处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导风叶片,所述出风口处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二导风叶片。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导风叶片将进风导向至靠近通风腔内侧的透光件一侧,利于带走天幕总成内侧热量。利用第二导风叶片将靠近通风腔内侧的风导向排出,提高排放效率。

18、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第二导风叶片向下倾斜3°~5°,导风叶片为根部厚、端部薄的构件,厚度设定为1mm~2.5mm。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件的材质为透光玻璃或有机透光材料。具体地,材质为pc、pmma、ps、pe、pvc或pp。pc为聚碳酸酯的英文简称,pmma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英文简称,ps为聚苯乙烯的英文简称,pe为聚乙烯的英文简称,pvc为聚氯乙烯的英文简称,pp为聚丙烯的英文简称。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影响车辆天幕总成的采光性能,并且由于透光件布置于天幕玻璃内侧方向,即透光件的使用场景为车内乘员舱。相较于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的天幕玻璃,透光件的应用环境相对较好,因此,对透光件的性能,例如耐高盐、耐高温、耐高湿、抗冲击、耐刮擦等要求一般低于天幕玻璃,相应地制造成本也会降低。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天幕玻璃的材质为中空玻璃、夹层玻璃、镀膜玻璃或钢化玻璃。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外部天幕玻璃能满足基本性能要求,即可见光透射率>3%,太阳光总透过率<16%,抗磨性、耐热性、耐辐照性、抗冲击性、抗穿透性、边缘应力(张应力<12mpa,压应力>20mpa)均能满足性能要求。

23、所述天幕玻璃能构成第一层隔热层,与增加的透光件以及通风腔内的流动气体配合使用,起到了隔绝外部热量的作用。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天幕玻璃靠近通风腔的一侧表面涂覆有第一漫反射膜层。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件靠近和/或背离通风腔的一侧表面涂覆有第二漫反射膜层。

26、优选地,所述第一漫反射膜层和第二漫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天幕玻璃(11)、透光件(12)和隔离件(13),所述天幕玻璃(11)与车身(5)固定连接,所述透光件(12)通过隔离件(13)固定于天幕玻璃(11)内侧方向,天幕玻璃(11)内侧与透光件(12)外侧之间形成通风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管(2)、出风管(3)和供风元件(4),所述进风管(2)一端与进风口(131)连接,另一端与供风元件(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上固定有用于增加进风量的第一轴流风机(6),所述出风管(3)上固定有用于增加排风量的第二轴流风机(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6)与进风管(2)的连接位置外壁包裹有第一隔热件(8),所述第二轴流风机(7)与出风管(3)的连接位置外壁包裹有第二隔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元件(4)为车辆空调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13)前侧布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31),与前侧进风口(131)连接的进风管(2)沿A柱内间隙穿过并与车辆空调系统的除霜风管(41)或吹面风管(4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31)处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导风叶片(9),所述出风口(132)处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二导风叶片(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12)的材质为透光玻璃或有机透光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幕玻璃(11)的材质为中空玻璃、夹层玻璃、镀膜玻璃或钢化玻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幕玻璃(11)靠近通风腔(16)的一侧表面涂覆有第一漫反射膜层(1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12)靠近和/或背离通风腔(16)的一侧表面涂覆有第二漫反射膜层(1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13)作为嵌件,与透光件(12)一体注塑成型,隔离件(13)与天幕玻璃(11)内侧表面胶接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13)上设有与通风腔(16)连通的清洁液注入口(133)和清洁液排出口(134)。

14.一种车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本体,所述车顶本体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天幕玻璃(11)、透光件(12)和隔离件(13),所述天幕玻璃(11)与车身(5)固定连接,所述透光件(12)通过隔离件(13)固定于天幕玻璃(11)内侧方向,天幕玻璃(11)内侧与透光件(12)外侧之间形成通风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管(2)、出风管(3)和供风元件(4),所述进风管(2)一端与进风口(131)连接,另一端与供风元件(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上固定有用于增加进风量的第一轴流风机(6),所述出风管(3)上固定有用于增加排风量的第二轴流风机(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6)与进风管(2)的连接位置外壁包裹有第一隔热件(8),所述第二轴流风机(7)与出风管(3)的连接位置外壁包裹有第二隔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元件(4)为车辆空调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13)前侧布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31),与前侧进风口(131)连接的进风管(2)沿a柱内间隙穿过并与车辆空调系统的除霜风管(41)或吹面风管(4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溦杨忠成瑶江方林郭武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