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MIMO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24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MIMO天线,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电子器件领域,包括:底板、第一振子组件、第二振子组件、第三振子组件、第一隔离板以及第二隔离板;底板上方依次设有第一振子组件、第二振子组件以及第三振子组件;第一隔离板位于第一振子组件与第二振子组件之间;第二隔离板位于第二振子组件与第三振子组件之间;其中,第一振子组件、第二振子组件以及第三振子组件均包括一个杯状体金属振子、一个位于杯状体金属振子底部的接地片以及在杯状体金属振子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振子臂,两个振子臂的底部与接地片相连接,接地片与底板相连接,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分别与底板相互垂直,能够有效提高隔离度、结构的稳定性以及传输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mimo天线。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汽车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因此市场对各类车载天线的需求日愈明显,同时汽车作为大众现在普遍的交通工具,wifi信号的传输速率以及质量要求也极其重要。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车载wifi天线为多为单个,且为简单的单接地枝节的pifa天线,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天线效率、天线传输效率低,信号弱,而且单接地结构的天线容易在车辆运行时发生变形或馈芯处容易断裂。

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如何有效解决车载天线结构不稳定、信号弱、传输速率低等缺陷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一种车载mimo天线,能够有效提高隔离度、结构的稳定性以及传输速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mimo天线,包括:底板、第一振子组件、第二振子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组件与所述第一隔离板或第二隔离板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振子组件与所述第一隔离板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振子组件与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夹角为45°,且所述第一振子组件与所述第三振子组件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第二隔离板均为金属板,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第二隔离板均设有若干个开口朝上的矩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矩形槽的相隔距离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组件与所述第一隔离板或第二隔离板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振子组件与所述第一隔离板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振子组件与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夹角为45°,且所述第一振子组件与所述第三振子组件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第二隔离板均为金属板,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第二隔离板均设有若干个开口朝上的矩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矩形槽的相隔距离相同,且若干个所述矩形槽的深度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组件、所述第二振子组件以及所述第三振子组件之间的大小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振子组件、所述第二振子组件以及所述第三振子组件中的杯状体金属振子均为2400-2500mhz、5150-5850mhz的双频段pifa天线。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博群章玉涛杨华陈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盛路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