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7172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采集初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轨道参数矩阵、观测时间窗和全覆盖条带数;根据轨道参数矩阵、观测时间窗和全覆盖条带数计算待观测区域中每种轨道参数对应的星座规模,以得到所有轨道参数的平均星座规模,输出平均星座规模作为遥感星座规模。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对待观测的不规则区域的覆盖能力,根据上述参数计算所有轨道参数的平均星座规模,可以得到遥感星座规模,极大提高了待观测不规则区域的遥感星座规模估算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星座构型估算,尤其是涉及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遥感星座可快速有效获取地表变化,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气象监测、海洋海岸测绘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遥感星座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愈发凸显。同时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面向客户的遥感星座定制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星座定制化需要根据用户的关注点进行系星座设计,不规则的待观测区域和目标对象导致遥感星座呈现多样化趋势,需要首先确定星座规模范围为客户提供成本估计以及决策参考,并为后续的星座优化提供基础信息,因此针对不规则待观测区域的遥感星座规模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2、在传统星座设计理论中,星座规模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固定视场且不具备机动能力的卫星星座(如导航星座、通信星座)对全球覆盖或规则区域目标的星座规模计算。然而目前的遥感卫星均具有一定的姿态或云台机动能力,同时星座定制化需要具备对不规则区域的覆盖能力,因此传统理论中星座规模计算公式已不再适用,需要设计一种针对不规则区域的遥感星座规模估计方法,然而目前该方面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提高对不规则观测区域的遥感星座规模估算精度。

2、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方法,包括:

3、采集初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数据;

4、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轨道参数矩阵、观测时间窗和全覆盖条带数;

5、根据所述轨道参数矩阵、所述观测时间窗和所述全覆盖条带数计算待观测区域中每种轨道参数对应的星座规模,以得到所有轨道参数的平均星座规模,输出所述平均星座规模作为遥感星座规模。

6、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数据包括卫星载荷参数、待观测区域坐标数据、任务时间和星座基准星轨道根数,以及根据星座基准星轨道根数建立的轨道根数数据库;

7、所述星座基准星轨道根数包括半长轴 a、偏心率 e、轨道倾角 incl、升交点赤经、近地点幅角和真近点角;

8、所述卫星载荷参数包括卫星载荷视场半角 f和卫星姿态机动能力;

9、所述待观测区域坐标数据包括待观测区域边界坐标;

10、所述任务时间包括星座全覆盖周期和任务起始utc时间。

11、进一步地,上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轨道参数矩阵包括:

12、设定升交点赤经差为,真近点角差为对升交点赤经与真近点角分布进行均匀离散,离散公式为:

13、;

14、其中, n为升交点赤经等分数; m为真近点角等分数;

15、然后,保持半长轴 a、偏心率 e、轨道倾角 incl和近地点幅角不变,根据离散后的升交点赤经差和真近点角差,通过双重循环迭代生成轨道参数矩阵coe(i)。

16、进一步地,上述参数矩阵coe(i)包括轨道状态向量,所述通过双重循环迭代生成轨道参数矩阵coe(i)包括以下步骤:

17、建立航天器受摄动的动力学运动方程,具体为:

18、;

19、其中,为航天器的位置矢量,为航天器的加速度矢量,为二体加速度,是力学模型的主要部分,为地球非球形摄动加速度;

20、地球非球形摄动的2阶摄动下,的计算公式为:

21、;

22、其中,为地球引力常数;为卫星的地心距; x, y, z分别为惯性系坐标;为地球平均半径;j2为地球非球形摄动j2项系数;

23、通过rkf4(5)数值积分器进行轨道递推,得到全覆盖周期t内的地球惯性系下的轨道状态向量。

24、进一步地,上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观测时间窗包括:

25、将惯性系轨道状态转换至wgs84坐标下的星下点坐标;

26、根据卫星遥感载荷视场半角 f以及卫星姿态机动能力计算卫星的观测中心角,计算公式为:

27、;

28、其中,r0为地球平均半径;

29、根据卫星的观测中心角计算得卫星的容许观测矩形区域 covr,计算公式为:

30、;

31、其中, k为容许观测区域放缩系数,取值范围为0.9~0.98; covr为容许观测矩形区域内的星下点轨迹;

32、根据星下点坐标与容许观测矩形区间 covr的相交弧段生成第一集合 c r( i),提取所述第一集合 c r( i)中的星下点坐标:;

33、根据所述第一集合 c r( i) 中升轨弧段与降轨弧段的数量计算得升轨观测次数和降轨观测次数。

34、进一步地,上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全覆盖条带数包括:

35、根据成像卫星的遥感器幅宽 w=、星下点轨迹以及卫星轨道高度 h基于静态分解法,将待观测区域分解为若干个固定宽度的平行条带,统计平行条带数量作为待观测区域全覆盖条带数量。

36、进一步地,上述根据计算待观测区域中每种轨道参数对应的星座规模包括:

37、根据升轨观测次数、降轨观测次数和全覆盖条带数计算星座规模,计算公式为:

38、;

39、其中,na和nd为常量参数, n= n a+ n d;

40、根据所述星座规模,计算得星座规模范围 s,计算公式为:

41、;

42、其中,round()为四舍五入函数。

4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装置,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卫星载荷参数、待观测区域坐标数据、任务时间和星座基准星轨道根数,以及根据星座基准星轨道根数建立的轨道根数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轨道参数矩阵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矩阵coe(i)包括轨道状态向量,所述通过双重循环迭代生成轨道参数矩阵coe(i)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观测时间窗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全覆盖条带数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计算待观测区域中每种轨道参数对应的星座规模包括:

8.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感星座规模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卫星载荷参数、待观测区域坐标数据、任务时间和星座基准星轨道根数,以及根据星座基准星轨道根数建立的轨道根数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轨道参数矩阵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矩阵coe(i)包括轨道状态向量,所述通过双重循环迭代生成轨道参数矩阵coe(i)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待观测区域的观测时间窗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旼杨天社李爽孙逸黄旭星韩晓刚曾欣喜王传宗宁少杰包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未来宇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