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714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气集输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及方法。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包括生产管汇和输送泵,在所述输送泵的下游连接一体化预分水装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分水装置的下游设置多个并联支路,其中一条支路就地回注,其余多个支路分别连接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原油达标处理装置和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体化预分水装置、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原油达标处理装置、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提高了分离效率,减少了分离设备的数量,简化并缩短了流程。此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采出水的输送和加热量,大幅降低了能量消耗,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集输,具体地,涉及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以及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甚至特高含水开发期,油井产出液含水达到90%以上,油井采出液的高含水率增加了传统集输处理工艺流程中加热升温的燃料消耗和采出水往返输送的动力消耗。对于高含水开发期油田,现有的集输处理能力无法满足提液需求。目前联合站普遍采用的“常规三相分离+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所需设备逐级增加,工艺流程变长,占地面积增大,系统效率降低,集输系统的能耗长期居高不下。因此,迫切需要缩短处理流程,简化集输工艺,提高脱水效率,降低能耗,提升老油田的开发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能够提高处理效率,缩短处理流程,降低能耗。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方法,该系统能够提高处理效率,缩短处理流程,降低能耗。

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包括生产管汇和输送泵,在所述输送泵的下游连接一体化预分水装置,在所述一体化预分水装置的下游设置多个并联支路,其中一条支路就地回注,其余多个支路分别连接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原油达标处理装置和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所述原油达标处理装置包括原油高效脱水设备和设置在所述原油高效脱水设备下游的电脱水器,其中,

4、所述原油高效脱水设备包括空心的圆柱状外壳,在所述外壳内部密封式设置有分离室,在所述分离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力旋流器,所述水力旋流器包括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分离室连通,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分离室连通,所述原油高效脱水设备还包括:

5、设置在所述分离室内的聚结破乳单元,其位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进液口之间,用于对进入所述水力旋流器之前的原油进行聚结破乳。

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力旋流器包括大锥度段和小锥度段,所述聚结破乳单元设置在所述小锥度段,

7、所述聚结破乳单元包括:

8、第一绝缘隔板;

9、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隔板下方的第二绝缘隔板;以及

10、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隔板和所述第二绝缘隔板之间的电极棒。

1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径向密封式设置有上部挡板和下部挡板,在所述上部挡板的上方形成出油室,在所述上部挡板和所述下部挡板之间形成所述分离室,在所述下部挡板下方形成出水室;其中,所述上部挡板和所述下部挡板为绝缘材料制成。

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绝缘隔板与所述下部挡板之间形成进口缓冲室,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口缓冲室连通,在所述第一绝缘隔板与所述上部挡板之间形成出口缓冲室,所述出口缓冲室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的下游设置至少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连接所述原油达标处理装置,另一个支路连接闭式系统。

1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原油达标处理装置的下游设置至少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连接所述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另一个支路连接净化油罐。

1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下游设置至少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连接所述原油达标处理装置,另一个支路连接回注系统。

1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原油高效脱水设备分别与所述一体化预分水装置、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和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连接。

1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脱水器的下游设置至少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连接所述净化油罐,另一条支路连接所述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方法,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气水集输系统,包括步骤如下:

19、s1、将井口来液中的油、气、水通过一体化预分水装置进行初步分离;

20、s2、将步骤s1中分离出的油通过原油达标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将步骤s1中分离出的气通过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进行处理,将步骤s1中分离出的水就地回注或通过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如下。

2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体化预分水装置、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原油达标处理装置、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提高了分离效率,减少了分离设备的数量,简化并缩短了流程。此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采出水的输送和加热量,大幅降低了能量消耗,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包括生产管汇(1)和输送泵(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泵的下游连接一体化预分水装置(3),在所述一体化预分水装置(3)的下游设置多个并联支路,其中一条支路就地回注,其余多个支路分别连接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4)、原油达标处理装置(5)和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6),所述原油达标处理装置(5)包括原油高效脱水设备(51)和设置在所述原油高效脱水设备(51)下游的电脱水器(52),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旋流器包括大锥度段和小锥度段,所述聚结破乳单元设置在所述小锥度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径向密封式设置有上部挡板和下部挡板,在所述上部挡板的上方形成出油室,在所述上部挡板和所述下部挡板之间形成所述分离室,在所述下部挡板下方形成出水室;其中,所述上部挡板和所述下部挡板为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绝缘隔板与所述下部挡板之间形成进口缓冲室,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口缓冲室连通,在所述第一绝缘隔板与所述上部挡板之间形成出口缓冲室,所述出口缓冲室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4)的下游设置至少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连接所述原油达标处理装置(5),另一个支路连接闭式系统(8)。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达标处理装置(5)的下游设置至少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连接所述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6),另一个支路连接净化油罐(7)。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6)的下游设置至少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连接所述原油达标处理装置(5),另一个支路连接回注系统(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高效脱水设备(51)分别与所述一体化预分水装置(3)、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4)和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脱水器(52)的下游设置至少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连接所述净化油罐(7),另一条支路连接所述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6)。

10.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气水集输系统,包括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包括生产管汇(1)和输送泵(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泵的下游连接一体化预分水装置(3),在所述一体化预分水装置(3)的下游设置多个并联支路,其中一条支路就地回注,其余多个支路分别连接天然气高效脱水装置(4)、原油达标处理装置(5)和采出水一体化处理装置(6),所述原油达标处理装置(5)包括原油高效脱水设备(51)和设置在所述原油高效脱水设备(51)下游的电脱水器(52),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旋流器包括大锥度段和小锥度段,所述聚结破乳单元设置在所述小锥度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径向密封式设置有上部挡板和下部挡板,在所述上部挡板的上方形成出油室,在所述上部挡板和所述下部挡板之间形成所述分离室,在所述下部挡板下方形成出水室;其中,所述上部挡板和所述下部挡板为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田油气水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绝缘隔板与所述下部挡板之间形成进口缓冲室,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口缓冲室连通,在所述第一绝缘隔板与所述上部挡板之间形成出口缓冲室,所述出口缓冲室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从磊李伟郑友林李玉凤邱伟伟党伟王炳人崔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