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698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属于全地形车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垂直连接在固定板一端的若干安装螺栓,在固定板的另一端一体化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与固定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的连接结构,提出一种特殊的锁止结构,在铰接装置旋转翼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锁止结构,限制旋转支撑座的转动,达到锁定前、后车体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全地形车,具体涉及一种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


技术介绍

1、参照图1,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由前车体、铰接装置、后车体以及水上推进系统组成,整车具备水陆两栖能力。参照图2,全地形车的铰接装置连接着前车体、后车体,使得车辆具有前、后俯仰、转向以及两个车体相互扭转的功能,车辆的扭转通过旋转翼a和旋转支撑座b来实现,当车辆行驶在不平在路面时,旋转翼a和旋转支撑座b产生相对旋转,从而使得车辆前车体、后车体相互扭转,保证的车辆的平稳行驶。当车辆在海域行驶时,由于海浪和洋流的影响,车辆的前、后车体的相对扭转,前、后车体姿态不同,两个车体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两个车体会相互旋转,对海上航行行驶安全性造成影响;甚至在登陆条件下,前车着地、后车还处在漂浮姿态时,后车在海浪的作用下可能导致后车侧翻。

2、公开号为cn10686431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锁止机构,汽车座椅滑轨包括移动导轨、固定导轨及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锁爪、固定架、锁止簧、操作扳手和固定支架,锁爪的下端部有锁齿,锁齿由长、短锁齿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2),垂直连接在固定板(2)一端的若干安装螺栓(1),在固定板(2)的另一端一体化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3)与固定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为一块异形平面板,由矩形部分和等腰梯形梯形部分一体化构成,矩形部分的长边与等腰梯形部分的下底等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矩形部分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孔,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2),垂直连接在固定板(2)一端的若干安装螺栓(1),在固定板(2)的另一端一体化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3)与固定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为一块异形平面板,由矩形部分和等腰梯形梯形部分一体化构成,矩形部分的长边与等腰梯形部分的下底等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矩形部分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孔,安装孔呈三角形布置,在固定板(2)的梯形部分下端面一体化竖直连接有限位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车体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前、后车体旋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为一块异形板,其一端开设有圆弧槽,与圆弧槽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韦天山肖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