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面保温隔音涂料施工前基层处理装置及基层施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669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1
本申请涉及一种楼面保温隔音涂料施工前基层处理装置及基层施工工艺,涉及保温隔音涂料施工领域。本装置包括移动板,移动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吸屑组件、铲平组件和凿开组件,吸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板顶部的吸尘器。本申请能够通过铲平组件能够铲平楼面凸出的水泥灰渣,通过凿开组件能够凿开楼面凸出和疏松的位置,而且吸屑组件能够吸入铲出和凿出的碎屑,而且该装置以推车方式移动,方便转换施工位置,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施工成本,即可达到能够机械式铲除楼面凸出的水泥灰渣,而且还可机械式凿开凸出和疏松的部分,铲出的碎屑与凿出的碎屑得到机械式清理,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力投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保温隔音涂料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面保温隔音涂料施工前基层处理装置及基层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保温隔音涂料由高性能聚合物、气凝胶微粉、阻尼材料、隔音纳米材料、

2、吸音材料、高分子材料、中空颗粒、助剂等材料制成,干燥成型后能在楼地面形成由封闭微珠连接在一起的三维网络空心结构,形成了一个个隔热保温单元叠加的静态空气组,可以有效阻止热量传导,具有绝佳的隔热保温性能和较低的导热系数,采用喷涂法施工,成膜后隔声层表面坚固,无需做保护层,具有很强的减震效果和隔声效果。

3、保温隔音涂料施工时需要对楼面基层进行处理,保证楼面的平整度,一般处理方法都是手动铲除楼面凸出的水泥灰渣,而且也是人工凿平凸处和疏松的位置,铲出与凿出的垃圾还需专门清扫,因而我们设计了一种楼面保温隔音涂料施工前基层处理装置及基层施工工艺,能够机械式铲除楼面凸出的水泥灰渣,而且还可机械式凿开凸出和疏松的部分,铲出的碎屑与凿出的碎屑得到机械式清理,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力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面保温隔音涂料施工前基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板(1),所述移动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吸屑组件(2)、铲平组件(3)和凿开组件(4),所述吸屑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板(1)顶部的吸尘器(21),所述吸尘器(21)上可拆卸安装有集屑盒(22),所述移动板(1)的底部开设有腔体(23),所述腔体(23)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吸尘罩(24),所述吸尘罩(24)的一侧连通有吸尘管(25),所述吸尘器(21)上的进气端与吸尘管(25)连通,所述铲平组件(3)包括横向转动连接在移动板(1)顶部的转辊(31),所述转辊(31)的表面开设有导向腔体(32),所述移动板(1)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面保温隔音涂料施工前基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板(1),所述移动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吸屑组件(2)、铲平组件(3)和凿开组件(4),所述吸屑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板(1)顶部的吸尘器(21),所述吸尘器(21)上可拆卸安装有集屑盒(22),所述移动板(1)的底部开设有腔体(23),所述腔体(23)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吸尘罩(24),所述吸尘罩(24)的一侧连通有吸尘管(25),所述吸尘器(21)上的进气端与吸尘管(25)连通,所述铲平组件(3)包括横向转动连接在移动板(1)顶部的转辊(31),所述转辊(31)的表面开设有导向腔体(32),所述移动板(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腔(33),所述矩形腔(33)的内腔设置有可活动的调节壳(34),所述调节壳(3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5),所述活动板(3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方形滑块(36),所述方形滑块(36)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圆形转块(37),所述圆形转块(37)与导向腔体(3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壳(34)的底部延伸至移动板(1)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锯齿铲板(38),所述凿开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1)顶部的立板(41),所述立板(4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轴杆(42),所述轴杆(4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直角杆(43),所述移动板(1)的右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套(44),所述活动套(4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管(45),所述滑动管(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凿块(46),所述滑动管(4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方形杆(47),所述直角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方形杆(47)上,所述立板(41)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在移动板(1)顶部的罩壳二(4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面保温隔音涂料施工前基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3)内腔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26),所述电动推杆(26)的输出端与吸尘罩(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面保温隔音涂料施工前基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壳(34)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柱(39),所述螺纹柱(39)的顶部贯穿至活动板(35)的顶部并固定安装有手轮一(310),所述螺纹柱(39)的表面与活动板(35)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文强翟雷王永生何小勇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