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657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用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处理,将饲料原料进行筛选并烘干处理,并将部分干粉芽孢杆菌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菌液;步骤二、接种芽孢杆菌,将干粉芽孢杆菌与饲料原料充分混合,并在饲料原料表面洒上菌液,得到预发酵料并密封保存;步骤三、在预发酵料中喷洒混合酵母菌液,在密封环境下,在预发酵料表面喷洒混合酵母菌液,进行厌氧发酵,得到发酵饲料;使其能同时抑制饲料发酵过程中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保障饲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微生物应用,具体是一种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等饲料原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由于其性质稳定,常规加工处理很难将其清除,这给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

2、现有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生物脱毒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或者微生物产生的酶将霉菌毒素降解为无毒或者低毒物质,具有脱毒效率高、特异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因此通过益生菌体外发酵既可以降解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又能发挥益生菌的促生长功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能同时抑制饲料发酵过程中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保障饲料的品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处理,将饲料原料进行筛选并烘干处理,并将部分干粉芽孢杆菌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菌液;

4、步骤二、接种芽孢杆菌,将干粉芽孢杆菌与饲料原料充分混合,并在饲料原料表面洒上菌液,得到预发酵料并密封保存;

5、步骤三、在预发酵料中喷洒混合酵母菌液,在密封环境下,在预发酵料表面喷洒混合酵母菌液,进行厌氧发酵,得到发酵饲料。

6、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7、通过芽孢杆菌的添加对前期的饲料发酵的镰刀菌的繁殖发酵过程进行抑制,以减少镰刀菌的代谢产物玉米赤霉烯酮的产生。

8、再通过加入混合酵母菌液对预发酵料中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进行抑制,并通过产生的大量乳酸进行酸碱中和,从而使发酵后的饲料保持偏酸的ph进行后续食用。

9、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混合酵母液中的菌种包括异常威客汉姆酵母、美极梅奇酵母、乳酸克鲁维酵母和乳酸菌。

10、有益效果:通过异常威客汉姆酵母、美极梅奇酵母和乳酸克鲁维酵母霉菌代谢产物的产生进行抑制;

11、同时,异常威客汉姆酵母、美极梅奇酵母、乳酸克鲁维酵母和乳酸菌均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乳酸以减低发酵原料中ph值。

12、进一步,在步骤二中,预发酵料的ph值为8.5-9.0。

13、有益效果:即便于为芽孢杆菌的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也能对镰刀菌的繁殖进行抑制,从而减少饲料发酵过程中玉米赤霉烯酮的产生。

14、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在喷洒混合酵母菌液前,还会喷洒短乳杆菌液,发酵1-1.5小时。

15、有益效果:通过短乳杆菌对炭黑曲霉的抑制作用,以减少赭曲霉毒素的产生。

16、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发酵饲料的ph为3.5-4.2。

17、有益效果:通过混合酵母菌液代谢后乳酸的大量产生,使饲料原料的ph降低,同时对镰刀菌的生长环境进行抑制。

18、进一步,在步骤二中,饲料原料为玉米、大麦、燕麦、小麦和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

19、将干粉芽孢杆菌与饲料原料充分混合的方式为,在饲料原料之间交替铺垫切碎后的湿润干草或秸秆颗粒,并通过干草或秸秆颗粒浸泡菌液的方式对饲料原料表面进行喷洒菌液。

20、有益效果:通过湿润的干草或秸秆颗粒对饲料原料中的水分进行补充,便于为芽孢杆菌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依附空间,同时干草或秸秆自身为生理碱性饲料,减少ph调节过程中的难度,且干草或秸秆为蓬松多孔结构,便于对菌液进行吸收保存。

21、进一步,在步骤一中,在菌液中干粉芽孢杆菌和蒸馏水的比例为1:100。

22、有益效果:干粉芽孢杆菌和蒸馏水的比例形成稀释液,便于将芽孢杆菌分散在饲料原料中,便于对芽孢杆菌进行提前唤醒,从而便于增强芽孢杆菌的前期竞争力。

23、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混合酵母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在蒸馏水中溶解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微量元素,充分混合后,再将菌种添加蒸馏水内混合。

24、有益效果:通过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微量元素的添加,为前期的菌种的繁殖提供充足的营养,以便于增加的酵母菌的数量,以提高酵母菌的前期竞争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处理,将饲料原料进行筛选并烘干处理,并将部分干粉芽孢杆菌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菌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混合酵母液中的菌种包括异常威客汉姆酵母、美极梅奇酵母、乳酸克鲁维酵母和乳酸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预发酵料的PH值为8.5-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在喷洒混合酵母菌液前,还会喷洒短乳杆菌液,发酵1-1.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发酵饲料的PH为3.5-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饲料原料为玉米、大麦、燕麦、小麦和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在菌液中干粉芽孢杆菌和蒸馏水的比例为1: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混合酵母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在蒸馏水中溶解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微量元素,充分混合后,再将菌种添加蒸馏水内混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处理,将饲料原料进行筛选并烘干处理,并将部分干粉芽孢杆菌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菌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混合酵母液中的菌种包括异常威客汉姆酵母、美极梅奇酵母、乳酸克鲁维酵母和乳酸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预发酵料的ph值为8.5-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在喷洒混合酵母菌液前,还会喷洒短乳杆菌液,发酵1-1.5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翠柴孟龙赵琳韩欢胜任红波金海涛李宛马文琼杜英秋王剑平兰静单宏陈国友张晓磊王翠玲赵红华倪蓓朱秋明龙雨闫红霞程爱华史冬梅廖辉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