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55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该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包括背衬层、压敏胶层、药物层和防粘层,所述压敏胶层的一面与所述背衬层的一面黏贴,所述药物层的一面与所述压敏胶层的另一面黏贴,所述防粘层的一面与所述药物层的另一面黏贴,所述药物层以雷公藤甲素作为药物活性物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具有使用方便,安全低毒,缓释,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且外观上更能贴合皮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穴位敷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


技术介绍

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侵蚀性关节炎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在我国,ra患者多达480万,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ra的特征为慢性进展性的关节滑膜炎症,引起关节疼痛和肿胀,若病情未得到较好的控制与治疗,将会导致关节畸形和残疾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因此,ra的治疗仍是我国医疗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医学研究者一直想要攻破的难题。

2、中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ra疗效确切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药之一。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又名雷公藤内酯醇,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出的一种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tp生物活性强,药效明确,是中药雷公藤治疗ra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一方面,tp能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降低ra炎症反应;另一方面,tp能促进破骨细胞凋亡,降低ra患者的骨损失,从而缓解ra的症状。但是,由于tp在体内水溶性差,在肠胃中不易被吸收且易被代谢,导致生物利用度低,到达炎症关节部位药物浓度有限,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疗效的发挥。另外,tp具有显著的胃肠溃疡、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而其在体内的非特异性分布(正常组织中有大量分布,炎症关节部位浓度有限),造成药物的“高毒低效”现象,也降低了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构建合适的给药方式将tp直接靶向作用于ra炎症部位,对提高tp治疗ra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穴位敷贴给药是一种十分有发展前景的给药方式,能避免口服给药,药物经血循环引起的胃肠、肝肾损害,以及药物利用率低带来的“高毒低效”等不良反应。穴位敷贴属于中医传统治疗,是通过在体表特定穴位处施加贴敷药物,以通过药物刺激穴位,调节经络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穴位敷贴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ra的临床治疗,但传统的穴位敷贴方法多采用多种中药药粉,加入姜汁、黄酒等进行手工搅拌,待干湿度合适后再手工捏制成中药药饼,而后或将药饼贴敷于相应穴位处。为了增强药物对穴位的刺激量,增强疗效,制作药饼的中药多以发泡药为主,气味辛辣,容易出现多种副作用。对于皮肤比较敏感的体质,穴位贴敷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甚至导致皮肤破损、发热等炎症症状。在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过程中,由于采用手工配制,药物及调节溶剂的剂量常存在一定误差,影响敷贴疗效发挥。目前,穴位敷贴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而适用于ra的穴位敷贴报道较少。已报销的穴位敷贴药物成分均为各医疗机构的经验方,其组方成分以及敷贴药物制成药饼的粘合度也不尽相同,使用的稳定性不佳。同时,由于敷料材质往往较硬,使用过程中患者关节活动也受到限制,其舒适性不高。因此,构建合适的药物载体和敷贴材料,对于提高穴位敷贴治疗ra的疗效至关重要。

4、受穴位敷贴治疗启发,现代医学采用皮肤透药方法治疗ra,能降低tp口服给药的毒性,提示可能将tp作为穴位敷贴的药物载体。但由于tp不易透过皮肤角质层,直接经穴位皮肤给药也不易被吸收。tp直接经皮给药还具有皮肤刺激性,也降低了临床患者依从性。立方液晶具有与细胞膜相似的结构和化学特性,可穿透皮肤角质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载药量大、黏附性高、可避免药物降解等优点,是经皮给药的优选。和其他的tp剂型相比,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有良好的经皮渗透效果和缓控释作用,同时能显著降低雷公藤甲素的皮肤刺激性,是tp经皮给药的最佳剂型。此外,传统的穴位敷贴是通过药物来刺激穴位,而缺乏对穴位的物理刺激,并没有完全调动穴位的治疗作用。因此,如何改变tp剂型,以及穴位敷贴的结构,使其更能贴合皮肤,达到提高皮肤对药物吸收效果和提高药物稳定性的技术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传统穴位敷贴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敷贴药物没有标准化,疗效不稳定。本专利将传统的穴位敷贴产品进行改良,采用标准化的工艺制备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作为穴位敷贴的药物载体。同时,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系统,筛选适合患者体质的个体化穴位处方。通过穴位敷贴治疗技术,让雷公藤甲素能直接刺激ra患者特异性穴位,靶向病灶给药,以提高中药雷公藤治疗ra的临床疗效。改良后的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穴位敷贴不仅能发挥传统敷贴的功效,还能提高tp的生物利用度,降低tp的毒副作用,达到“低毒高效”作用。

2、此外,我们对穴位敷贴的外观也进行改良,压敏层的突起结构设计能直接刺激穴位,对穴位进行物理刺激,从而激活穴位区域的感受器,打开皮肤角质层,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疗效。药物层结合了水凝胶制剂,能更好贴合皮肤,减少皮肤过敏反应,提高穴位敷贴的质量稳定性,同时提高皮肤对穴位敷贴上的雷公藤甲素的吸收性,以提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所述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包括:背衬层;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的一面与所述背衬层的一面黏贴,所述压敏胶层的一面设置有乳头头状凸起;药物层,所述药物层的一面与所述压敏胶层的另一面黏贴;防粘层,所述防粘层的一面与所述粘贴层的另一面黏贴。

4、在第一方面中,所述药物层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将水、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混合,以300~500转/分钟搅拌10~30分钟,得到凝胶前体物,然后将得到的凝胶前体物加入到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中,以400~600转/分钟搅拌20~50分钟,倒入所述药物层的模具,然后光照2~3分钟,得到所述药物层。

5、在第一方面中,所述水、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质量比为50~80:3~5:0.05~0.15;所述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胶与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的质量比为3~5:20~30。

6、在第一方面中,所述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将雷公藤甲素加入聚乙二醇400中,以300~500转/分钟搅拌至雷公藤甲素溶解,得到药物溶液;接着在药物溶液中加入植烷三醇,在60℃水浴条件下以400~600转/分钟搅拌30~60分钟,然后加入水,继续以400~600转/分钟搅拌3分钟,得到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

7、在第一方面中,所述雷公藤甲素与聚乙二醇400的质量比为(8.6~12)mg:(3~10)g;所述聚乙二醇400、植烷三醇和水的质量比为3~10:48~60:35~50

8、在第一方面中,所述背衬层由防水纤维制成。

9、在第一方面中,所述压敏胶层由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制成。

10、在第一方面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层(4)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质量比为50~80:3~5:0.05~0.15;所述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胶与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的质量比为3~5:20~3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甲素与聚乙二醇400的质量比为(8.6~12)mg:(3~10)g;所述聚乙二醇400、植烷三醇和水的质量比为3~10:48~60:35~50。

6.如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层(1)由防水纤维制成。

7.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2)由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制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层(5)由防粘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层(4)、所述压敏胶层(2)的另一面的尺寸和所述防粘层(5)的尺寸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的一面设置的乳头头状凸起的直径为0.1~100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层(4)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质量比为50~80:3~5:0.05~0.15;所述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胶与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的质量比为3~5:20~3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甲素穴位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甲素与聚乙二醇400的质量比为(8.6~12)mg:(3~1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玲玲涂胜豪李晨楠陈哲巴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