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有色抗起球腈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有色抗起球腈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54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色抗起球腈纶及其制备工艺。该有色抗起球腈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烯腈87~92wt%,丙烯酸甲酯或醋酸乙烯酯8~13wt%,甲基丙烯磺酸钠0.2~1.5wt%,所得原液总固11~14%,其中有色染料含量0.005~3%。其制备包括:纺丝采用NaSCN二步法高速湿法纺丝,后处理工艺采用舔舐上油、热辊牵伸、连续汽蒸定型、微型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短纤维或长丝的抗起球级数>4.0,耐洗牢度大于4.5级,耐晒牢度达到7‑8级,可用于制造高档户外家具织物,高品质服饰如内衣、毛衣,以及人造毛皮、经编毛毯等高挡服饰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腈纶纤维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有色抗起球腈纶纤维,及其湿法纺丝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1、腈纶具有质轻、保暖、手感柔软、色泽艳丽、耐光耐腐蚀、防霉防蛀等特性,素有“合成羊毛”的美誉,因此广泛用于服装、家居装饰和产业领域。但是普通腈纶织物容易起球,降低了产品的服用舒适性和外观美感,抑制了腈纶向高档织物的发展应用。另外常规腈纶的后加工染色,有污染环境的潜在风险。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开发一些多功能复合性能腈纶新产品迫在眉睫。

2、查有色抗起球腈纶专利及相关文献,有色腈纶专利文献,如usp4,087,494所报道的。一般是在原液脱泡工序之前加入着色剂,生产有色纤维,生产流程很长,更换颜色非常不易,一旦更换颜色将产生大量的过渡浆料,浪费严重。cn01126748报道了一种有色原液着色法制造腈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nascn一步法低速纺丝(35m/min),日产量低,成本高,没有市场竞争力。

3、抗起球腈纶专利较多,如<公开号>1948567的抗起球睛纶生产方法中涉及到采用两种不同分子量和二单含量的聚丙烯睛聚合体共混,该方法通过调整聚合工艺,工序复杂,流程长,工业化生产切换品种所产生的的过渡料多,成本高。<公开号>1737246中涉及抗起球性能的方法是采用织物浸渍于整理剂中提高抗起球效果,这种方法一方面增加了后道工序生产流程,还增加了处理液的排污,所得织物抗起球效果经过多次水洗后提高不是很明显。cnio3668491a报道了一种抗起球腈纶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低总固原液(原液总固7%~11%)生产抗起球腈纶,该方法流程长,工业化生产单线日产量低,成本高,也没有市场竞争力。

4、以上查阅所有现有技术中的相关专利及文献中均未涉及有色抗起球腈纶生产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工艺或者所生产纤维性能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色抗起球腈纶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有色抗起球腈纶纤维手感柔软,织物不起球,光泽度好,产品色牢度高,可用于制造高档户外家具织物,高品质服饰如内衣、毛衣,以及人造毛皮、经编毛毯等高挡服饰领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水相悬浮聚合nascn二步法高速纺丝有色抗起球腈纶生产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腈纶产品的性能,使腈纶产品向多功能复合型方向发展,为腈纶产品的升级换代,向高档服饰领域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色抗起球腈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烯腈87~92wt%,丙烯酸甲酯或醋酸乙烯酯8~13wt%,甲基丙烯磺酸钠0.2~1.5wt%,所得原液总固11~14%,其中有色染料含量0.005~3%;

4、其中,所述腈纶的粘均分子量为4万~6万,该腈纶为丙烯腈含量85-92wt%的聚丙烯腈聚合体。

5、进一步的,所述有色染料为水性色浆或亲水性颜料,例如炭黑。

6、进一步的,所述有色抗起球腈纶的短纤维或长丝的抗起球级数>4.0,耐洗牢度大于4.5级,耐晒牢度达到7-8级。

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有色抗起球腈纶的制备工艺,包括:

8、s1、聚合:将混合比例87~92wt%的丙烯腈和8~13wt%的丙烯酸甲酯或醋酸乙烯酯在氯酸盐和亚硫酸盐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共聚反应制得丙烯腈共聚物,再经过脱单、水洗得到聚合物悬浮液;

9、s2、原液制备:将s1制得的丙烯腈共聚物与硫氰酸钠水溶液配置成原液,经过快速高剪切溶解、脱泡、过滤,制得原液总固11~14%的纺丝原液,然后加入有色染料混合均匀,得供纺原液;

10、s3、纺丝成型:将s2所得原液加热至55~65℃,然后从喷丝板的孔中挤出,在凝固浴中经双扩散形成初生纤维,凝固浴温度-3~2℃,硫氰酸钠溶液浓度12.0~16.0%,初生纤维进行初步冷牵伸,冷牵伸倍数为2~4倍;

11、s4、水洗、热牵伸、干燥:将s3所得纤维水洗后再进行热牵伸,热牵伸机的牵伸倍数为2~4倍,温度90~99℃,速度为110~160m/min,;

12、s5、舔舐上油:将s4经热牵伸后的丝束烘干后,进行舔舐上油,油剂溶液浓度2.0~4.0%;

13、s6、热辊牵伸:将上油后的丝束,进行多段热辊牵伸处理;

14、s7、连续定型:将上油后的丝束烘干后,经过卷曲机做成丝饼后,于100~300kpa的蒸汽压力下进行连续热定型处理;

15、s8、烘干、打包:丝束通过卷曲、微型烘干机,将回潮控制在2%以下,制得有色抗起球腈纶。

16、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的聚丙烯腈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40000~60000,分子量过低,纤维经不起拉伸,成品强度低。

17、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的氯酸盐为氯酸钠、氯酸钾中的一种;所述的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18、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的聚合物悬浮液的载体是纯水,聚合物浓度为30~40wt%。

19、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的纺丝原液中聚合物的浓度为11.5~13.5wt%。

20、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的有色染料为水性色浆或亲水性颜料,例如炭黑,添加量为原液聚合物总固的0.005~3wt%。

21、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的喷丝板的材料为合金类、不锈钢或者塑料,喷丝板的孔数为23000~55000。

22、进一步的,步骤s3中,进入凝固浴时原液的温度为55~65℃。

23、进一步的,步骤s5中所述上油为多道舔舐上油。

24、进一步的,步骤s6中所述的连续热定型处理的时间为20~50s,温度为110~130℃,丝束运行速度为100~180m/min。

25、进一步的,步骤s7中所述的多段热牵伸处理,分为预热、热牵伸和冷却三个区,热辊牵伸的牵伸比为(1:1.15~1:3.0),二次牵伸温度为140~180℃。

26、进一步的,步骤s8中所述的烘干为低温微型烘干。

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制备工艺制备所得的有色抗起球腈纶。

28、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中,颜料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腈纶纤维的着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采用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含量为8%以上,优选为8~11%,增加其含量会降低共聚物大分子排列的规整性,减小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加分子链的柔顺性,并且降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强,因而加强了纤维的热弹性,即高弹形变增加。再辅以适当的热辊牵伸和热定型处理,纤维抗起球级数达4.0以上,耐洗牢度大于4.5级,耐晒牢度达到7-8级。

29、聚丙烯腈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40000~60000。若聚合物的分子量偏低,则纤维的强度较差,高倍数牵伸时易产生断丝,牵伸效果差;若分子量偏高,则大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机会增加,抗拉力增强,牵伸效果变差。

30、舔舐上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色抗起球腈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烯腈87~92wt%,丙烯酸甲酯或醋酸乙烯酯8~13wt%,甲基丙烯磺酸钠0.2~1.5wt%,所得原液总固11~14%,其中有色染料含量0.00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抗起球腈纶的制备工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聚丙烯腈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40000~60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氯酸盐为氯酸钠、氯酸钾中的一种;所述的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聚合物悬浮液的载体是纯水,聚合物浓度为30~40wt%。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纺丝原液中聚合物的浓度为11.5~13.5wt%。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有色染料为水性色浆或亲水性颜料,添加量为原液聚合物总固的0.005~3wt%。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喷丝板的材料为合金类、不锈钢或者塑料,喷丝板的孔数为23000~5500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进入凝固浴时原液的温度为55~6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的连续热定型处理的时间为20~50s,温度为110~130℃,丝束运行速度为100~180m/min。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的多段热牵伸处理,分为预热、热牵伸和冷却三个区,热辊牵伸的牵伸比为(1:1.15~1:3.0),二次牵伸温度为140~180℃。

12.一种通过权利要求2-11任一项所述的制备工艺制备所得的有色抗起球腈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色抗起球腈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烯腈87~92wt%,丙烯酸甲酯或醋酸乙烯酯8~13wt%,甲基丙烯磺酸钠0.2~1.5wt%,所得原液总固11~14%,其中有色染料含量0.00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抗起球腈纶的制备工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聚丙烯腈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40000~60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氯酸盐为氯酸钠、氯酸钾中的一种;所述的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聚合物悬浮液的载体是纯水,聚合物浓度为30~40wt%。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纺丝原液中聚合物的浓度为11.5~13.5wt%。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花项小平王雪飞夏永辉赵晟任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