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后广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大振幅电磁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53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振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大振幅电磁振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弹性连接器2,中间电磁铁3、永磁振子4、控制电缆5及智能控制器6。所述智能控制器6分别给定子线圈和中间电磁铁线圈通入方波电流,交替实现相邻磁体之间的排斥和吸引,使中间电磁铁和永磁振子在磁力和重力作用下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永磁振子4输出的振幅是各组磁体之间最大气隙的累加,振幅可达常规电磁振动器振幅的数倍。智能控制器可根据距离传感器检测的实时数据,进行运算分析,并根据运算结果调整每组电磁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使振动器始终保持在设定的输出振幅范围内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电磁振动器振幅较小和无法自动调整振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的大振幅电磁振动器。


技术介绍

1、电磁振动器因其结构紧凑、振动力大且可方便实现运行中激振力的无级调节,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电子、医药等行业振动设备的振动源。电磁振动器的核心部件为电磁铁和衔铁。由于电磁铁与衔铁之间的磁力随二者之间气隙的增大而骤降,致使电磁振动器的振幅受到限制,一般为1-3mm。较小的振幅无法满足大振幅振动设备的需要,限制了电磁振动器的应用范围,多用于小型振动设备。现有电磁振动器虽然可以在运行中无极调节振动力,但是无法根据实时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也无法实现振动设备在恒定的振幅下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常规电磁振动器振幅较小和无法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振动力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大振幅电磁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智能大振幅电磁振动器包括定子1、弹性连接器2、中间电磁铁3、永磁振子4、控制电缆5及智能控制器6。所述定子1包括定子壳体1-1、定子电磁线圈1-2、定子铁芯1-3、距离传感器1-4、散热风扇1-5、进气防护网1-6和测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大振幅电磁振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弹性连接器2,中间电磁铁3、永磁振子4、控制电缆5及智能控制器6;所述定子1包括定子壳体1-1、定子电磁线圈1-2、定子铁芯1-3、距离传感器1-4、散热风扇1-5、进气防护网1-6和测温热电偶;所述中间电磁铁3包括中间电磁铁壳体3-1、中间电磁铁电磁线圈3-2、中间电磁铁铁芯3-3、距离传感器3-4、反光板3-5和测温热电偶;所述永磁振子4包括振子壳体4-1、永磁铁4-2、反光板4-3;所述定子1与中间电磁铁3之间、多个中间电磁铁3之间及中间电磁铁3与永磁振子4之间,通过弹性连接器2相连,连接时需确保相邻磁体轴线对中;电磁线圈、距离传感...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大振幅电磁振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弹性连接器2,中间电磁铁3、永磁振子4、控制电缆5及智能控制器6;所述定子1包括定子壳体1-1、定子电磁线圈1-2、定子铁芯1-3、距离传感器1-4、散热风扇1-5、进气防护网1-6和测温热电偶;所述中间电磁铁3包括中间电磁铁壳体3-1、中间电磁铁电磁线圈3-2、中间电磁铁铁芯3-3、距离传感器3-4、反光板3-5和测温热电偶;所述永磁振子4包括振子壳体4-1、永磁铁4-2、反光板4-3;所述定子1与中间电磁铁3之间、多个中间电磁铁3之间及中间电磁铁3与永磁振子4之间,通过弹性连接器2相连,连接时需确保相邻磁体轴线对中;电磁线圈、距离传感器、热电偶、散热风扇均通过控制电缆5与智能控制器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大振幅电磁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电磁铁3的数量可根据对最大振幅的要求进行增减,每增加一套中间电磁铁,输出振幅可增大2-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大振幅电磁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中间电磁铁3内置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并向智能控制器反馈相邻磁体间的相对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大振幅电磁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壳体、中间电磁铁壳体和永磁振子壳体采用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后广杨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李后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