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650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包括:龙骨机构、连杆、喷嘴、弹力绳和覆膜,所述龙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龙骨机构呈弧形结构且镜像分布,所述喷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嘴居中安装于两个龙骨机构的弧顶部,所述连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杆首尾铰接,形成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喷嘴相连接,所述弹力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力绳镜像设置于两个龙骨机构的底端,所述覆膜套接于两个龙骨机构上,且覆膜的底沿安装于弹力绳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为婴儿提供雾化治疗过程中避免传统面罩对婴儿的面部造成损失,同时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雾化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新生儿遭遇呼吸道挑战,如感染、哮喘、肺炎和支气管炎时,雾化治疗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疗程,尽管成人在接受雾化疗法时常用的传统面罩式设备对于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大有裨益,但此类设备在婴幼儿使用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与潜在副作用,特别是,面罩施加的压力可能在脆弱的婴儿面颊或鼻部造成皮肤损伤甚至压疮,此外,婴儿因年幼,可能对面罩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导致哭闹不安,这不仅影响到雾化治疗的顺利进行,也给小患者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对新生儿实施雾化治疗时,需特别考量和调整设备使用方式,确保治疗的同时,患儿的舒适和安全;

2、此外鉴于新生儿的肌肉和颈部尚未完全发育,保持适当的支持至关重要,同时,医院内常常人多拥挤,家长们需要格外注意,防止宝宝遭受意外挤压,长时间抱着婴儿,尤其在拥挤的环境中,可能导致家长手臂和肩膀的疲劳和疼痛,这种情况下,虽然婴儿车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移动空间,但其体积可能在医院内显得笨重且不便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包括:龙骨机构、连杆、喷嘴、弹力绳和覆膜,所述龙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龙骨机构呈弧形结构且镜像分布,所述喷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嘴居中安装于两个龙骨机构的弧顶部,所述连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杆首尾铰接,形成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喷嘴相连接,所述弹力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力绳镜像设置于两个龙骨机构的底端,所述覆膜套接于两个龙骨机构上,且覆膜的底沿安装于弹力绳上。

3、优选的,所述龙骨机构包括:支撑杆、齿牙、套杆、齿槽,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分别插接与套杆的两端,所述齿牙设置于支撑杆的外壁上,所述套杆内壁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齿槽。

4、优选的,还包括主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侧翼板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于主基板的侧部,所述第二连接管设置于侧翼板的端部,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使主基板和侧翼板之间形成铰接关系,所述龙骨机构的底端可拆卸的安装于侧翼板上;

5、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簧片、限位环、顶环和固定环,所述固定杆滑动设置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且与第一连接管之间不可进行相对转动,所述簧片设置于固定杆的外壁,所述限位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环同轴设置于第二连接管的内壁,且两个所述限位环位于簧片的两侧,所述固定环设置于第二连接管的内壁的一端,所述顶环设置于固定杆的外壁上,且位于固定环的一侧。

6、优选的,所述簧片呈环形喇叭状结构,可沿簧片轴线方向进行正反翻转。

7、优选的,所述簧片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管的内直径,且大于两个限位环的内直径,两个所述限位环的间距略大于簧片的厚度。

8、优选的,所述顶环指向固定环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固定环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若干凹槽。

9、优选的,所述侧翼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固定装置的数量与侧翼板的数量相互匹配,至少两个所述侧翼板镜像分布在主基板两侧,对应的所述固定装置以中心对称分布在主基板的两侧。

10、优选的,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线轮、第二传动轮、传动带、牵引绳和扳手,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一线轮同轴设置并转动安装于主基板的底面,所述第二传动轮和第二线轮同轴设置并转动安装于主基板的底面,所述传动带套接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外壁上,所述扳手设置于第一线轮的外端面上,所述牵引绳的数量为至少四个,至少四个所述牵引绳的第一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外壁上,至少四个所述牵引绳的第二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固定装置上。

11、优选的,至少四个所述牵引绳中其中两个牵引绳设置在第一线轮的外壁,另外两个所述牵引绳设置在第二线轮的外壁上。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牵引绳的第二端贯穿通孔设置于固定杆的外壁上,所述侧翼板的顶面对应两个通孔的位置设置有辅助块。

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龙骨机构配合覆膜形成雾化腔室,使婴儿的头部位于雾化腔室内,婴儿可在自主呼吸时进行雾化治疗,相较于传统的面罩减少婴儿的不适感,从而影响雾化效果;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杆机构在调节两个龙骨机构间距的同时可对喷嘴的输出量进行调节,提高了改装置的适用性,可满足不同体长以及年龄段的婴儿进行使用;

16、3、本专利技术通过主基板为主承载体,利用至少两个侧翼板作为侧向支撑,并利用固定装置对侧翼板的角度进行固定,以此形成婴儿的稳定存放空间,避免外部的挤压对婴儿造成损伤;

17、4、本专利技术利用可调节角度的侧翼板,可形成不同大小的包裹范围,可适用不同大小的婴儿使用,在提供稳定的存放空间的同时可对婴儿提供适当的包裹性;

18、5、本专利技术通过多角度旋转扳手可实现对主基板两侧的侧壁面依次固定,利用该点可在进行检测时,将位于最外侧的侧翼板翻转至竖直向下,利用固定装置固定最外侧侧翼板的状态,使最外侧侧翼板起支撑作用,形成检查的平台,使婴儿尽可能的展现在主基板的表面,更利于医生的检查;

19、6、利用辅助装置可对将耳罩扣在婴儿耳部,在进行噪音较大的检测时,避免对婴儿的耳部造成影响,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婴儿保持安静;

20、7、同时可利用绑带固定主基板,通过绑带将该装置斜挎在肩膀,减少家长肘部等关节以及肌肉的疲劳和疼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机构(81)、连杆(82)、喷嘴(83)、弹力绳(84)和覆膜(85),所述龙骨机构(8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龙骨机构(81)呈弧形结构且镜像分布,所述喷嘴(8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嘴(83)居中安装于两个龙骨机构(81)的弧顶部,所述连杆(8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杆(82)首尾铰接,形成连杆(82)机构,所述连杆(82)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喷嘴(83)相连接,所述弹力绳(8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力绳(84)镜像设置于两个龙骨机构(81)的底端,所述覆膜(85)套接于两个龙骨机构(81)上,且覆膜(85)的底沿安装于弹力绳(8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机构(81)包括:支撑杆(811)、齿牙(812)、套杆(813)、齿槽(814),所述支撑杆(8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811)的顶端分别插接与套杆(813)的两端,所述齿牙(812)设置于支撑杆(811)的外壁上,所述套杆(813)内壁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齿槽(8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基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221)、侧翼板(21)和固定装置(3),所述第一连接管(12)设置于主基板(11)的侧部,所述第二连接管(221)设置于侧翼板(21)的端部,所述固定装置(3)安装于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221)内,使主基板(11)和侧翼板(21)之间形成铰接关系,所述龙骨机构(81)的底端可拆卸的安装于侧翼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32)呈环形喇叭状结构,可沿簧片(32)轴线方向进行正反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32)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管(12)的内直径,且大于两个限位环(33)的内直径,两个所述限位环(33)的间距略大于簧片(32)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环(341)指向固定环(351)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342),所述固定环(35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若干凹槽(35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板(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固定装置(3)的数量与侧翼板(21)的数量相互匹配,至少两个所述侧翼板(21)镜像分布在主基板(11)两侧,对应的所述固定装置(3)以中心对称分布在主基板(1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第一线轮(41)、第一传动轮(42)、第二线轮(43)、第二传动轮(44)、传动带(45)、牵引绳(46)和扳手(47),所述第一传动轮(42)和第一线轮(41)同轴设置并转动安装于主基板(11)的底面,所述第二传动轮(44)和第二线轮(43)同轴设置并转动安装于主基板(11)的底面,所述传动带(45)套接于第一传动轮(42)和第二传动轮(44)的外壁上,所述扳手(47)设置于第一线轮(41)的外端面上,所述牵引绳(46)的数量为至少四个,至少四个所述牵引绳(46)的第一端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轮(42)和第二传动轮(44)的外壁上,至少四个所述牵引绳(46)的第二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固定装置(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四个所述牵引绳(46)中其中两个牵引绳(46)设置在第一线轮(41)的外壁,另外两个所述牵引绳(46)设置在第二线轮(43)的外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22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22),所述牵引绳(46)的第二端贯穿通孔(222)设置于固定杆(31)的外壁上,所述侧翼板(21)的顶面对应两个通孔(222)的位置设置有辅助块(4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机构(81)、连杆(82)、喷嘴(83)、弹力绳(84)和覆膜(85),所述龙骨机构(8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龙骨机构(81)呈弧形结构且镜像分布,所述喷嘴(8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嘴(83)居中安装于两个龙骨机构(81)的弧顶部,所述连杆(8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杆(82)首尾铰接,形成连杆(82)机构,所述连杆(82)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喷嘴(83)相连接,所述弹力绳(8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力绳(84)镜像设置于两个龙骨机构(81)的底端,所述覆膜(85)套接于两个龙骨机构(81)上,且覆膜(85)的底沿安装于弹力绳(8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机构(81)包括:支撑杆(811)、齿牙(812)、套杆(813)、齿槽(814),所述支撑杆(8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811)的顶端分别插接与套杆(813)的两端,所述齿牙(812)设置于支撑杆(811)的外壁上,所述套杆(813)内壁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齿槽(8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基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221)、侧翼板(21)和固定装置(3),所述第一连接管(12)设置于主基板(11)的侧部,所述第二连接管(221)设置于侧翼板(21)的端部,所述固定装置(3)安装于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221)内,使主基板(11)和侧翼板(21)之间形成铰接关系,所述龙骨机构(81)的底端可拆卸的安装于侧翼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32)呈环形喇叭状结构,可沿簧片(32)轴线方向进行正反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雾化治疗设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32)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管(12)的内直径,且大于两个限位环(33)的内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华李迎欣钱佳莉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佳木斯市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