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578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7
本技术涉及果酱生产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位于搅拌罐底部表面的支撑架、所述搅拌罐中部和底部分别套装有加料管件、排料阀管,所述搅拌罐的内部套装有传动轴、出料顶板件,且出料顶板件中部的内侧与传动轴中部的表面卡接。本技术以设置的传动轴、倒L型切杆、复合动力部件组成多功能的搅拌结构,以联动曲杆件、第二液压杆、出料顶板件组成辅助出料结构,继而配合搅拌罐、搅拌罐底部开设的隐藏槽、排料阀管、加料管件组成的复合搅拌箱综合使用后,可在满足果酱搅拌需求之外,为后续果酱的排出提供挤压动力,降低堵塞的几率的同时提升排料速度,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果酱生产装置,具体为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1、果酱指的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调节剂混合后,用超过100℃温度熬制而成的凝胶物质,也叫果子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调味食品。

2、目前果酱生产过程中,搅拌是最初也是必要的工序之一,且相关技术已被公开,例如公告号为cn201920752861.3的授权专利,其公开的一种果酱搅拌罐就对果酱生产用搅拌技术作出了详细的介绍,并在具体实施时实现“搅拌轴和螺旋空心管相连通,搅拌轴中通入蒸汽,能加快果酱的搅拌效率,当不搅拌果酱时,还能通入蒸汽进行杀菌和烘干”。

3、然现实加工中,搅拌后的果酱显现为类胶状,因此在搅拌加工后在物料收集中容易出现堵塞以及出料慢的问题,而上述现有技术是依靠物料重力作用而下降流出,对于堵塞以及出料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位于搅拌罐底部表面的支撑架、所述搅拌罐中部和底部分别套装有加料管件、排料阀管,所述搅拌罐的内部套装有传动轴、出料顶板件,且出料顶板件中部的内侧与传动轴中部的表面卡接;

3、所述搅拌罐底部的内壁开设有隐藏槽,且隐藏槽与支撑架空间贯通,所述传动轴的底部固定有对齐隐藏槽的倒l型切杆,所述传动轴的顶部传动连接有复合动力部件;

4、所述搅拌罐后端固定有第二液压杆,所述出料顶板件的顶部连接有联动曲杆件,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与联动曲杆件的顶部传动连接。

5、精选的,所述加料管件包括进料管以及进料管一端外侧螺纹连接的密封盖,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罐中部的内侧套装。

6、精选的,所述复合动力部件包括抱闸伺服电机、第一液压杆、支撑轴承以及联动杆,所述抱闸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结构套装在传动轴顶部的表面,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支撑轴承的外圈结构固定,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7、精选的,所述抱闸伺服电机壳体的表面与联动杆的表面之间固定有支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壳体表面与搅拌罐的表面之间固定有支座。

8、精选的,所述出料顶板件包括第一透明组板、第二透明组板,所述第一透明组板的一侧与第二透明组板的一侧拼装,且第一透明组板与第二透明组板的拼装处采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透明组板中部的内侧与第二透明组板中频内部的内侧均固定套接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均卡接在传动轴中部的表面。

9、精选的,所述搅拌罐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套头、收集箱,所述螺纹套头的顶部套装在排料阀管底部,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延伸至螺纹套头的内侧螺纹连接。

10、精选的,所述收集箱的表面固定有把手,且螺纹套头的底部和收集箱的顶部均套装有限位套,两个所述限位套紧密贴合。

11、精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撑部件,所述辅助支撑部件包括工字型套座、t型活动支杆以及压缩弹簧,所述t型活动支杆卡接在工字型套座中部的内侧,且工字型套座的表面与支撑架底部内壁之间固定有辅支板,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t型活动支杆底部的表面和工字型套座中部的内壁上。

12、精选的,所述联动曲杆件包括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二联动杆,两个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透明组板的顶面、第二透明组板的顶面固定,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另一侧与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以设置的传动轴、倒l型切杆、复合动力部件组成多功能的搅拌结构,以联动曲杆件、第二液压杆、出料顶板件组成辅助出料结构,继而配合搅拌罐、搅拌罐底部开设的隐藏槽、排料阀管、加料管件组成的复合搅拌箱综合使用后,可在满足果酱搅拌需求之外,为后续果酱的排出提供挤压动力,降低堵塞的几率的同时提升排料速度,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15、2、本技术以设置的收集箱、辅助支撑部件、螺纹套头组成防污染收集结构,继而可为搅拌罐内排出的果酱提供密封存放空间,避免果酱大面积被环境中的细菌接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位于搅拌罐(1)底部表面的支撑架(2)、所述搅拌罐(1)中部和底部分别套装有加料管件(7)、排料阀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内部套装有传动轴(4)、出料顶板件(5),且出料顶板件(5)中部的内侧与传动轴(4)中部的表面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件(7)包括进料管以及进料管一端外侧螺纹连接的密封盖,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罐(1)中部的内侧套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动力部件(8)包括抱闸伺服电机(81)、第一液压杆(82)、支撑轴承(83)以及联动杆(84),所述抱闸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与传动轴(4)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轴承(83)的内圈结构套装在传动轴(4)顶部的表面,所述联动杆(84)的一端与支撑轴承(83)的外圈结构固定,所述联动杆(84)的另一端与第一液压杆(8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闸伺服电机(81)壳体的表面与联动杆(84)的表面之间固定有支杆,所述第一液压杆(82)壳体表面与搅拌罐(1)的表面之间固定有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顶板件(5)包括第一透明组板(51)、第二透明组板(52),所述第一透明组板(51)的一侧与第二透明组板(52)的一侧拼装,且第一透明组板(51)与第二透明组板(52)的拼装处采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透明组板(51)中部的内侧与第二透明组板(52)中频内部的内侧均固定套接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均卡接在传动轴(4)中部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套头(12)、收集箱(13),所述螺纹套头(12)的顶部套装在排料阀管(11)底部,所述收集箱(13)的顶部延伸至螺纹套头(12)的内侧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3)的表面固定有把手,且螺纹套头(12)的底部和收集箱(13)的顶部均套装有限位套,两个所述限位套紧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撑部件(14),所述辅助支撑部件(14)包括工字型套座(141)、T型活动支杆(142)以及压缩弹簧(143),所述T型活动支杆(142)卡接在工字型套座(141)中部的内侧,且工字型套座(141)的表面与支撑架(2)底部内壁之间固定有辅支板,所述压缩弹簧(14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T型活动支杆(142)底部的表面和工字型套座(141)中部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曲杆件(9)包括第一联动杆(91),所述第一联动杆(91)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二联动杆(92),两个所述第二联动杆(92)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透明组板(51)的顶面、第二透明组板(52)的顶面固定,所述第一联动杆(91)的另一侧与第二液压杆(1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位于搅拌罐(1)底部表面的支撑架(2)、所述搅拌罐(1)中部和底部分别套装有加料管件(7)、排料阀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内部套装有传动轴(4)、出料顶板件(5),且出料顶板件(5)中部的内侧与传动轴(4)中部的表面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件(7)包括进料管以及进料管一端外侧螺纹连接的密封盖,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罐(1)中部的内侧套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动力部件(8)包括抱闸伺服电机(81)、第一液压杆(82)、支撑轴承(83)以及联动杆(84),所述抱闸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与传动轴(4)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轴承(83)的内圈结构套装在传动轴(4)顶部的表面,所述联动杆(84)的一端与支撑轴承(83)的外圈结构固定,所述联动杆(84)的另一端与第一液压杆(8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闸伺服电机(81)壳体的表面与联动杆(84)的表面之间固定有支杆,所述第一液压杆(82)壳体表面与搅拌罐(1)的表面之间固定有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酱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顶板件(5)包括第一透明组板(51)、第二透明组板(52),所述第一透明组板(51)的一侧与第二透明组板(52)的一侧拼装,且第一透明组板(51)与第二透明组板(52)的拼装处采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辉陈道知朱其平孙宗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