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5288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1
本技术公开了电加热反应釜,底座的顶面固定套接釜体,釜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镜像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共同活动连接一个导向板,导向板固定连接盖板,盖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把手,盖板的顶面垂直固定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末端旋转贯穿盖板,连接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末端连接转轴,转轴末端旋转连接十字支架,转轴的外缘轴向滑动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板,每个弧形板的外部径向水平连接若干等距离轴向分布的搅拌杆。本技术通过将搅拌杆利用弧形槽和弧形板与转轴进行连接,便于对转轴上出现损坏的搅拌杆进行拆卸更换,无需将整个转轴进行更换,进而节省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尤其涉及电加热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化工企业,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和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2、当反应釜内的搅拌杆对一些有较强腐蚀性的物料进行搅拌时,容易对搅拌杆造成腐蚀破坏,而目前的搅拌杆都是固定在转轴上的,不便进行更换,只能将转轴连同其他的搅拌杆一起更换掉,这无疑是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加热反应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加热反应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套接釜体,所述釜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镜像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共同活动连接一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把手,所述盖板的顶面垂直固定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末端旋转贯穿所述盖板,并延伸至所述釜体内,所述连接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末端连接转轴,所述转轴末端旋转连接十字支架,所述十字支架与所述釜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缘轴向滑动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板,每个所述弧形板的外部径向水平连接若干等距离轴向分布的搅拌杆。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座的底面开设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轴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一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共同固定一个压块,所述压块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轴的顶面轴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槽,两个所述弧形板分别轴向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弧形槽内,每个所述弧形槽的内壁径向贯穿一个通槽,各所述搅拌杆穿过所述通槽,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径向贯穿若干与所述搅拌杆配合的第二沉头孔,每个所述搅拌杆的末端轴向开设一个所述第二沉头孔配合的第二螺纹槽,每个所述第二沉头孔内套接一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槽内,并与所述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个所述第二沉头孔的小径端轴向开设若干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插槽,每个所述插槽内滑动连接一个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搅拌杆固定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块的顶面轴向贯穿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一沉头孔,所述转轴的顶面轴向开设两个与所述第一沉头孔配合的第一螺纹槽,每个所述第一沉头孔内套接一个所述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螺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各垂直开设一个第一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一个弹簧,每个弹簧的底面固定一个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旋转连接在所述导向板的两侧。

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加热反应釜,通过将搅拌杆利用弧形槽、弧形板、第二螺栓以及压块和第一螺栓与转轴进行连接,并将转轴通过连接座和连接轴与搅拌电机进行传动连接,便于对转轴上出现损坏的搅拌杆进行拆卸更换,无需将整个转轴连同其他搅拌杆一起进行更换,进而节省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加热反应釜,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套接釜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镜像对称的支撑板(6),两个所述支撑板(6)之间共同活动连接一个导向板(7),所述导向板(7)固定连接盖板(3),所述盖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把手(4),所述盖板(3)的顶面垂直固定搅拌电机(5),所述搅拌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连接轴(8),所述连接轴(8)的末端旋转贯穿所述盖板(3),并延伸至所述釜体(2)内,所述连接轴(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末端连接转轴(9),所述转轴(9)末端旋转连接十字支架(10),所述十字支架(10)固定在所述釜体(2)内,所述转轴(9)的外缘轴向滑动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板(13),每个所述弧形板(13)的外部径向水平连接若干等距离轴向分布的搅拌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8)的底面开设定位槽(20),所述定位槽(20)内轴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二滑槽(19),每个所述第二滑槽(19)内滑动连接一个滑块(23),两个所述滑块(23)之间共同固定一个压块(24),所述压块(24)通过第一螺栓(21)与所述转轴(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9)的顶面轴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槽(12),两个所述弧形板(13)分别轴向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弧形槽(12)内,每个所述弧形槽(12)的内壁径向贯穿一个通槽(25),各所述搅拌杆(11)穿过所述通槽(25),所述弧形板(13)的内侧径向贯穿若干与所述搅拌杆(11)配合的第二沉头孔(28),每个所述搅拌杆(11)的末端轴向开设一个所述第二沉头孔(28)配合的第二螺纹槽(26),每个所述第二沉头孔(28)内套接一个第二螺栓(27),所述第二螺栓(27)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槽(26)内,并与所述第二螺纹槽(26)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沉头孔(28)的小径端轴向开设若干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插槽,每个所述插槽内滑动连接一个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搅拌杆(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4)的顶面轴向贯穿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一沉头孔(22),所述转轴(9)的顶面轴向开设两个与所述第一沉头孔(22)配合的第一螺纹槽(14),每个所述第一沉头孔(22)内套接一个所述第一螺栓(21),所述第一螺栓(21)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螺纹槽(14)内,并与所述第一螺纹槽(1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6)的内侧各垂直开设一个第一滑槽(15),每个所述第一滑槽(15)内设有一个弹簧(16),每个弹簧(16)的底面固定一个导向块(17),所述导向块(17)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15)内,两个所述导向块(17)分别旋转连接在所述导向板(7)的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加热反应釜,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套接釜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镜像对称的支撑板(6),两个所述支撑板(6)之间共同活动连接一个导向板(7),所述导向板(7)固定连接盖板(3),所述盖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把手(4),所述盖板(3)的顶面垂直固定搅拌电机(5),所述搅拌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连接轴(8),所述连接轴(8)的末端旋转贯穿所述盖板(3),并延伸至所述釜体(2)内,所述连接轴(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末端连接转轴(9),所述转轴(9)末端旋转连接十字支架(10),所述十字支架(10)固定在所述釜体(2)内,所述转轴(9)的外缘轴向滑动连接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板(13),每个所述弧形板(13)的外部径向水平连接若干等距离轴向分布的搅拌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8)的底面开设定位槽(20),所述定位槽(20)内轴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二滑槽(19),每个所述第二滑槽(19)内滑动连接一个滑块(23),两个所述滑块(23)之间共同固定一个压块(24),所述压块(24)通过第一螺栓(21)与所述转轴(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9)的顶面轴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槽(12),两个所述弧形板(13)分别轴向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弧形槽(12)内,每个所述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刚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威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