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涤纶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526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1
本技术公开弹性涤纶丝,属于涤纶丝技术领域,包括主线以及若干束辅线,辅线缠绕主线形成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缠绕部,任意束辅线的相邻缠绕部由浮线部相连接,任意辅线的浮线部跨越其它束辅线的其一缠绕部布置,并且任意束辅线的任意浮线部连接于缠绕部的两端与主线松捻时受其它束辅线的浮线部限位。本技术的弹性涤纶丝,在涤纶丝的周侧布置若干能够浮于辅线表面的浮线部,相邻束辅线的浮线部两两相贴合,利用浮线部结构在受压时所具有的弹性恢复效果,由此涤纶丝所制成的面料周侧受力时,能够对接触面料的物品进行更好的弹性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涤纶丝,具体为弹性涤纶丝


技术介绍

1、涤纶丝,即利用聚酯材料再纺成丝束后切断得到的纤维。

2、涤纶丝的现有技术中,具有于涤纶纤维外加捻缠绕具有良好弹性的氨纶纤维或丙纶纤维,从而通过增加涤纶丝的弹性效果,使由此涤纶丝编织而成的面料的透气性以及耐磨性得到有效提高。

3、本申请则是提供了另一种弹性涤纶丝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弹性涤纶丝。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弹性涤纶丝,包括主线以及若干束辅线,所述辅线缠绕主线形成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缠绕部,任意束所述辅线的相邻缠绕部由浮线部相连接,任意所述辅线的浮线部跨越其它束辅线的其一缠绕部布置,并且任意束所述辅线的任意浮线部连接于缠绕部的两端与主线松捻时受其它束辅线的浮线部限位。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部包括若干沿主线的轴线方向交替布置的正捻部以及反捻部,任意所述浮线部连接相邻的正捻部与相邻的反捻部。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捻部的捻度与反捻部的捻度相等。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线部的轴线呈c字的结构布置。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线由多股涤纶中空纤维并捻而成。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线由多股氨纶纤维并捻而成。

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涤纶丝的周侧布置若干能够浮于辅线表面的浮线部,相邻束辅线的浮线部两两相贴合,利用浮线部结构在受压时所具有的弹性恢复效果,由此涤纶丝所制成的面料周侧受力时,能够对接触面料的物品进行更好的弹性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性涤纶丝,包括主线以及若干束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线缠绕主线形成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缠绕部,任意束所述辅线的相邻缠绕部由浮线部相连接,任意所述辅线的浮线部跨越其它束辅线的其一缠绕部布置,并且任意束所述辅线的任意浮线部连接于缠绕部的两端与主线松捻时受其它束辅线的浮线部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部包括若干沿主线的轴线方向交替布置的正捻部以及反捻部,任意所述浮线部连接相邻的正捻部与相邻的反捻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捻部的捻度与反捻部的捻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线部的轴线呈C字的结构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由多股涤纶中空纤维并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线由多股氨纶纤维并捻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性涤纶丝,包括主线以及若干束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线缠绕主线形成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缠绕部,任意束所述辅线的相邻缠绕部由浮线部相连接,任意所述辅线的浮线部跨越其它束辅线的其一缠绕部布置,并且任意束所述辅线的任意浮线部连接于缠绕部的两端与主线松捻时受其它束辅线的浮线部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部包括若干沿主线的轴线方向交替布置的正捻部以及反捻部,任意所述浮线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光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佐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