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汇水系统及冷却塔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5243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1
本技术公开了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汇水系统及冷却塔。微型汇水槽包括:汇水槽本体,具有两个平行的侧壁和连接侧壁的底壁,汇水槽本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封闭端底壁设有排水口;汇水槽本体的一个侧壁向外延伸、形成与侧壁具有第一夹角、向汇水槽本体外部偏移的倾斜汇水板,其端部向汇水槽本体方向折回,汇水板折回部与倾斜汇水板本体之间存在第二夹角;其中,汇水槽本体的封闭端为低端,低端的底壁设置排水口,开口端为高端;汇水槽本体的高端具有与另一个汇水槽本体的高端相互适配的结构,用于将微型汇水槽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冷却塔,具体涉及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汇水系统及冷却塔


技术介绍

1、冷却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是一种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的装置,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

2、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冷却塔是逆流式湿式冷却塔,该类冷却塔造价低,应用广泛。

3、常规自然通风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却塔发生传热传质的区域可分为3部分,包括喷淋区(喷头出口到填料顶面)、淋水填料区、淋水雨区(填料底至集水池顶面),不同区域的冷却能力不同,喷淋区冷却能力约占整塔冷却能力10%,淋水填料区冷却能力约占整塔冷却能力70%~80%,淋水雨区冷却能力约占整塔冷却能力的10%~20%。淋水填料区冷却性能占比最大,而淋水雨区的冷却能力占比较小,换热效率低。

4、在自然通风逆流式湿式冷却塔中,淋水雨区阻力占整塔阻力的40%~50%,淋水雨区高度占冷却塔静扬程的60%~80%,现有的冷却塔由于雨区的存在带来了以下问题:淋水阻力大,冷却能力低;雨区的存在增加了水泵扬程,增加了水泵电耗;淋水使得冷却塔淋水填料断面风速均匀性变差,降低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淋水噪声大,造成冷却塔噪声超标,增加了降噪成本。淋水雨区导致风速分布不均匀,造成冬季冷却塔进风口区域容易结冰。

5、目前常用的高位收水冷却塔,通过在填料支撑梁或托架下方设集水装置将循环水在填料下方收集的装置,集水装置由收水斜板、收水槽、吊杆、上部悬吊螺杆、防溅材料以及防晃钢丝绳等组成,集水装置高度,即从填料底端到收水槽底的垂直方向距离,约为3.3m。在一定程度减小了冷却塔淋水雨区的落水高度,节约了部分水泵扬程并降低了噪声,但由于集水装置高度仍有3.3m高,因此产生的淋水雨区阻力、噪声仍比较大,且雨滴下落到斜板速度较快产生的溅水较多,该方法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冷却塔降噪以及最佳节能的问题,另外原高位塔集水装置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推广和使用空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一方面,一些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微型汇水槽包括:

2、汇水槽本体;该汇水槽本体具有两个平行的侧壁和连接侧壁的底壁,汇水槽本体的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封闭;

3、倾斜汇水板;所述汇水槽本体的一个侧壁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侧壁具有第一夹角、向所述汇水槽本体外部偏移的倾斜汇水板;倾斜汇水板的端部向所述汇水槽本体方向折回形成汇水板折回部,汇水板折回部与倾斜汇水板本体之间存在第二夹角;

4、其中,汇水槽本体的底壁具有坡度,汇水槽本体的开口端位于坡度的高端,汇水槽本体的封闭端位于坡度的低端;或,汇水槽本体的底壁的坡度为零,微型水槽设置在冷却塔中时,将汇水槽本体的开口端设置为高端,将汇水槽本体的封闭端设置为低端,使得汇水槽本体的开口端与封闭端之间形成坡度;

5、微型汇水槽在高端具有与另一个微型汇水槽的高端相互适配的结构,用于将两个相邻的微型汇水槽相互连接,微型汇水槽的低端设置有排水口。

6、进一步,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汇水槽与倾斜汇水板具有一体化结构。

7、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微型汇水槽由多个微型汇水槽模块拼接形成,微型汇水槽模块具有一体化结构。

8、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微型汇水槽的整体高度为5~60cm。

9、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汇水槽本体为u型槽或方形槽。

10、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微型汇水槽在高端的结构为可重叠卡槽,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微型汇水槽以相互重叠的方式相互连接。

11、另一方面,一些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冷却塔的汇水系统,包括:

12、微型汇水槽;多个微型汇水槽间隔设置、均匀排列在冷却塔中淋水填料的下方,用于收集从淋水填料流下的冷却水;

13、集水槽,该集水槽具有一个开口低端和一个封闭高端,设置在微型汇水槽下方,位于微型汇水槽的低端,用于收集从微型汇水槽流下的冷却水;

14、主水槽,设置与集水槽的开口低端连接,用于收集从集水槽流下的冷却水。

15、进一步,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冷却塔的汇水系统,微型汇水槽的设置方式包括:

16、多个微型汇水槽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内;

17、两个在高端相邻的微型汇水槽通过适配结构相互连接;

18、微型汇水槽的汇水槽本体与相邻的微型汇水槽的倾斜汇水板之间,设置为相互部分重叠。

19、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冷却塔的汇水系统,微型汇水槽的开口设置连接有输水管道,用于连接微型汇水槽与集水槽。

20、再一方面,一些实施例公开了冷却塔,包括本文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冷却塔的汇水系统。

2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包括汇水槽本体和与汇水槽本体具有一体化结构的倾斜汇水板,微型汇水槽整体高度在5~60cm之间,设置在淋水填料下方,能够收集冷却水,有效降低冷却水的噪音;包括微型汇水槽的汇水系统进一步在微型汇水槽下方设置了集水槽将收集的冷却水进一步聚集,送入主水槽中,不仅降低了冷却水的噪音,还提高了主水槽中的水位,将集水装置的现有高度降低1.8米以上,节约了2米以上的水泵扬程,大大降低了能耗。有效解决了冷却塔淋水带来的噪声、水泵电耗浪费、填料断面风速不均匀等问题。而且一体结构的微型汇水槽的制造成本低,安装施工方便,易于操作;微型汇水槽可以安装在冷却塔填料的支撑梁上方,固定简单,不易受自然风的影响,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施工成本;包含有微型汇水槽的汇水系统将冷却塔雨区高度大大缩短,降低了冷却塔的雨区阻力,从而降低了冷却塔的整体风阻,提高了冷却效率,提升了冷却塔的冷却能力和冷却效率,该技术的成本较以前的高位塔大大降低,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槽本体与所述倾斜汇水板具有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汇水槽由多个微型汇水槽模块拼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汇水槽的整体高度为5~6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槽本体为U型槽或方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型汇水槽的高端设置的结构为可重叠卡槽。

7.用于冷却塔的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汇水槽的设置方式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汇水槽的开口设置连接有输水管道,用于连接所述微型汇水槽与所述集水槽。

10.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汇水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槽本体与所述倾斜汇水板具有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汇水槽由多个微型汇水槽模块拼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汇水槽的整体高度为5~6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塔的微型汇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槽本体为u型槽或方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传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