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机构、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99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锁机构,包括锁扣、顶推架和压杆,锁扣用于锁定充电面板的翻转角度;顶推架的一端朝向锁扣并与锁扣抵接,顶推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自下而上朝向靠近锁扣的方向倾斜设置;压杆上下滑动连接于安装座上,压杆的一端向上穿出副仪表板,另一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抵贴;其中,在压杆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顶推架基于第二斜面传递至第一斜面上的按压分力而滑动顶推锁扣。本技术提供的解锁机构,通过简单的按压操作即可实现锁扣的解锁,且松开压杆即可恢复锁定,操作方式简单便捷。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上述解锁机构的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内饰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解锁机构及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辆内饰功能化需求越来越高,车载无线充电功能随之出现并开始广泛应用。现有车辆副仪表板上配置的无线充电面板大多都是固定角度,但是在手机充电过程中查看手机屏幕信息很不方便,针对这一弊端,厂家着力于开发可翻转调节充电面板角度的方案。

2、目前,已开发的可翻转充电面板方案为充电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并利用带限位卡槽的驱动杆带动充电面板翻转,而为了保证充电面板翻转至合适角度后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需要采用锁扣与锁槽卡接的方式实现角度锁定,当需要重新调节充电面板角度时再通过解锁机构带动锁扣摆动脱离锁槽。由于涉及到传力方向的改变,因此解锁机构通常考虑采用齿轮齿条传动的结构方式,即通过旋钮带动齿轮转动,然后将齿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齿条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对锁扣的顶推。这种传动方式的弊端在于操作相对复杂,尤其是在充电面板的角度调节到位后还需要反向旋转操作旋钮以撤销对锁扣的顶推力,从而使锁扣在自身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重新卡入锁槽,因此适用体验较差,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开发操作更加简捷的解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机构,旨在提高充电面板角度锁止状态的解锁便利性,提升使用体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包括锁扣、顶推架和压杆,锁扣转动连接于副仪表板的背面,用于锁定充电面板的翻转角度;顶推架滑动连接于副仪表板的背面,顶推架的一端与锁扣抵接,顶推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压杆滑动连接于副仪表板上,压杆的一端向上穿出副仪表板,另一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抵贴;其中,在压杆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顶推架基于第二斜面传递至第一斜面上的按压分力而顶推锁扣。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解锁机构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连接于副仪表板的背面,顶推架和压杆均滑动连接于安装座上。

4、一些实施例中,顶推架包括导向部和顶推部;其中,导向部滑动连接于安装座上;顶推部与导向部连接,顶推部的一端设有压头,压头与锁扣抵接;导向部远离压头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

5、示例性的,安装座上设有滑孔,导向部的一端滑动穿设于滑孔内。

6、一些实施例中,滑孔内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与导向部连接。

7、一些实施例中,压头设有圆弧抵压面,圆弧抵压面与锁扣抵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其中之一上设有滑槽,其中另一上设有凸筋,凸筋与滑槽沿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滑动配合。

9、示例性的,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上设有滚轮。

10、本技术提供的解锁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解锁机构,通过向下按压穿出副仪表板之上的压杆的端部时压杆向下运动,即可使第一斜面抵压第二斜面,使第二斜面获得朝向靠近锁扣的方向运动的分力,从而使顶推架滑动顶推锁扣,进而使锁扣受力摆动而脱出锁槽完成解锁,当松开压杆时,锁扣自身的回弹力反向推动顶推架,并通过第二斜面抵压第一斜面而使压杆向上滑动复位,同时锁扣重新卡入锁槽恢复锁定状态;通过简单的按压操作即可实现锁扣的解锁,且松开压杆即可恢复锁定,相较于现有的旋钮操作方式更加简单便捷,从而能够提升使用体验。

1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上述解锁机构。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模块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解锁机构,通过简单的按压操作即可实现锁扣的解锁,且松开压杆即可恢复锁定,相较于现有的旋钮操作方式更加简单便捷,从而能够提升使用体验。

1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载无线充电模块。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采用上述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因此具有与上述车载无线充电模块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固定连接于所述副仪表板(10)的背面,所述顶推架(61)和所述压杆(62)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架(61)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上设有滑孔(613),所述导向部(611)的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滑孔(613)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613)内设有弹性复位件(63),所述弹性复位件(63)与所述导向部(611)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6121)设有圆弧抵压面(6122),所述圆弧抵压面(6122)与所述锁扣(40)抵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610)和所述第二斜面(621)的其中之一上设有滑槽(6211),其中另一上设有凸筋(6101),所述凸筋(6101)与所述滑槽(6211)沿所述第一斜面(610)的倾斜方向滑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610)或所述第二斜面(621)上设有滚轮(6102)。

9.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解锁机构。

10.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固定连接于所述副仪表板(10)的背面,所述顶推架(61)和所述压杆(62)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架(61)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上设有滑孔(613),所述导向部(611)的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滑孔(613)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613)内设有弹性复位件(63),所述弹性复位件(63)与所述导向部(611)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锁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建李少宁李津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