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93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7
本申请涉及飘窗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飘窗空腔排水结构,该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包括飘窗本体,所述飘窗本体顶部设有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设有汇集点,所述导水结构上端面各处均向所述汇集点倾斜,所述汇集点为所述导水结构上端面最低点,所述汇集点设有用于将积水排至地面的连通结构。飘窗本体一面与建筑物外墙连接,另外三面均突出于建筑物外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飘窗本体顶部设置导水结构,替代飘窗本体顶部承接积水,上端面倾斜的导水结构对积水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积水汇集至汇集点后通过连通结构排至地面,导水结构对飘窗本体起防水防潮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积水由飘窗本体顶部边缘沿建筑物外立面流下造成侵蚀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飘窗的,特别涉及一种飘窗空腔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1、飘窗是一种独立的结构,它通常被添加到建筑物的外部,与主要的建筑结构分离。一般呈矩形或梯形向室外凸起,三面都装有玻璃。大块采光玻璃和宽敞的窗台,使人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赋予生活浪漫温馨的色彩,也使得室内空间在视觉上得以延伸。

2、就目前而言,飘窗上下层之间通常不直接连接。这种设计使得飘窗的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不会对主体建筑结构造成大的影响。将飘窗与主体建筑结构连接在一起可能会增加施工和维护的复杂性。但这种设计形式在雨水来临时,雨水会进入上下层飘窗之间的空腔中难以排离,长此以往,由于积水无法排离,会对建筑造成漏水老化等情况。现有的一般做法是空腔下面板向楼体外侧放坡,沿建筑外立面流下。

3、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这种做法会对建筑的外立面造成侵蚀破坏,留下水痕,且排出的积水也容易流到下一层住户的窗户上。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上下层飘窗之间空腔内的积水沿楼体外立面流下,又能使积水及时引导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包括飘窗本体(100),其特征是:所述飘窗本体(100)顶部设有导水结构(300),所述导水结构(300)设有汇集点(330),所述导水结构(300)上端面各处均向所述汇集点(330)倾斜,所述汇集点(330)为所述导水结构(300)上端面最低点,所述汇集点(330)设有用于将积水排至地面的连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汇集点(330)设置于所述导水结构(300)与建筑物外墙(200)形成的墙角的任一顶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水结构(300)连接建筑物外墙(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包括飘窗本体(100),其特征是:所述飘窗本体(100)顶部设有导水结构(300),所述导水结构(300)设有汇集点(330),所述导水结构(300)上端面各处均向所述汇集点(330)倾斜,所述汇集点(330)为所述导水结构(300)上端面最低点,所述汇集点(330)设有用于将积水排至地面的连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汇集点(330)设置于所述导水结构(300)与建筑物外墙(200)形成的墙角的任一顶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水结构(300)连接建筑物外墙(200)的一侧向上凸起设置有用于隔水的隔离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水结构(300)上端面边缘除连接建筑物外墙(200)一侧均设置有围挡条(310),所述围挡条(310)朝向所述导水结构(300)中心的一侧向外倾斜形成导水面(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飘窗空腔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水结构(300)上方覆盖设置有网状结构(500),所述网状结构(500)远离建筑物外墙(200)一侧连接于同样远离建筑物外墙(200)一侧的所述围挡条(310)的所述导水面(311),所述网状结构(500)靠近建筑物外墙(200)一侧连接于所述隔离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铭杰郭卿吴燕玲黄泽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壹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