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606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包括电梯壳,所述电梯壳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梯壳的内部均设有厅门,且厅门与电梯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回弹组件,所述厅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框,所述套框的内部设有抵板,所述抵板的顶面和底面对称铰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外端铰接有主动板,且主动板与厅门之间设有复位组件,该电梯厅门结构,通过设置从动板和卡槽,能够在从动板的外端插在卡槽的内部时,将两扇厅门与连接板锁定,在电梯轿厢未处于厅门正后方时,避免人员将厅门蛮力扒开或撞开,造成意外事故,在电梯轿厢的轿门竖直移动至两扇厅门的正后方时,挡条将两个抵板同步向外推动,即可解除厅门与连接板的锁定,开启厅门,以供乘员上下电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梯门是电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两个门,从电梯外能看到的、固定在每层的叫做厅门,里面看到的、固定在轿厢随着轿厢运动的叫做轿门,电梯门的开关一般是由轿门带动厅门开关,它的稳定性、合理性、安全性是决定电梯等级的关键因素。

2、授权公开号为cn219448987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在电梯关门时,可牢牢的将电梯门固定住,可有效的避免人撞开电梯门掉落电梯井的情况方式,实现了防护效果好的目的。

3、电梯厅门的背面是供电梯轿厢移动的电梯井,电梯井一般较深,结合cn219448987u所示,为避免人员将厅门蛮力扒开或撞开,跌入电梯井内,发生伤亡事故,在轿厢未正好位于门框内侧时,设置结构限制电梯厅门开启具有必要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厅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包括电梯壳,所述电梯壳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梯壳的内部均设有厅门,且厅门与电梯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回弹组件,所述厅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框,所述套框的内部设有抵板,所述抵板的顶面和底面对称铰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外端铰接有主动板,且主动板与厅门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主动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条,所述主动齿条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厅门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从动板,两个电梯壳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通槽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卡槽。

3、优选的,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主动板外端面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一伸缩杆的外侧,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端板,且端板固定连接在厅门的正面。

4、优选的,回弹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厅门外端面和电梯壳内壁之间的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二伸缩杆外侧,第二弹簧和第二伸缩杆均阵列设有若干个。

5、优选的,所述主动板、从动板和抵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六个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设有定位块,且六个定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厅门的正面。

6、优选的,两个所述厅门的前方均设有轿门,且两个轿门靠近厅门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条。

7、优选的,四个所述从动板的外端分别位于四个所述卡槽的内部,左右两个所述从动板的间距大于通槽的宽度。

8、优选的,两个所述抵板的内端面均为弧面,两个所述挡条的内侧壁均上下对称开设有倒角。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电梯厅门结构,通过设置从动板和卡槽,能够在从动板的外端插在卡槽的内部时,将两扇厅门与连接板锁定,在电梯轿厢未处于厅门正后方时,避免人员将厅门蛮力扒开或撞开,造成意外事故,在电梯轿厢的轿门竖直移动至两扇厅门的正后方时,挡条将两个抵板同步向外推动,即可解除厅门与连接板的锁定,开启厅门,以供乘员上下电梯。

11、(2)、该电梯厅门结构,通过设置挡条、套框和通槽,能够在解除厅门与连接板的锁定后,电梯轿厢上的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轿门同步向外移动,以开启轿门时,两个挡条分别将两个套框向外推动,进而同步开启两扇厅门,若电梯轿厢的轿门因故障未移动至厅门的正后方时,挡条会有部分位于通槽的内部,进而限制轿门的开启,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包括电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壳(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梯壳(1)的内部均设有厅门(2),且厅门(2)与电梯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回弹组件,所述厅门(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框(3),所述套框(3)的内部设有抵板(4),所述抵板(4)的顶面和底面对称铰接有联动杆(5),所述联动杆(5)的外端铰接有主动板(6),且主动板(6)与厅门(2)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主动板(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条(7),所述主动齿条(7)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8),且齿轮(8)与厅门(2)转动连接,所述齿轮(8)啮合连接有从动齿条(9),所述从动齿条(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从动板(10),两个电梯壳(1)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两个所述连接板(14)的正面均开设有通槽(15),两个所述通槽(15)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卡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主动板(6)外端面的第一伸缩杆(11)和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活动套设在第一伸缩杆(11)的外侧,第一伸缩杆(11)和第一弹簧(1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端板(13),且端板(13)固定连接在厅门(2)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回弹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厅门(2)外端面和电梯壳(1)内壁之间的第二伸缩杆(21)和第二弹簧(22),且第二弹簧(22)活动套设在第二伸缩杆(21)外侧,第二弹簧(22)和第二伸缩杆(21)均阵列设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板(6)、从动板(10)和抵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17),六个所述导向槽(17)的内部均设有定位块(18),且六个定位块(18)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厅门(2)的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厅门(2)的前方均设有轿门(19),且两个轿门(19)靠近厅门(2)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条(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从动板(10)的外端分别位于四个所述卡槽(16)的内部,左右两个所述从动板(10)的间距大于通槽(15)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板(4)的内端面均为弧面,两个所述挡条(20)的内侧壁均上下对称开设有倒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包括电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壳(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梯壳(1)的内部均设有厅门(2),且厅门(2)与电梯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回弹组件,所述厅门(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框(3),所述套框(3)的内部设有抵板(4),所述抵板(4)的顶面和底面对称铰接有联动杆(5),所述联动杆(5)的外端铰接有主动板(6),且主动板(6)与厅门(2)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主动板(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条(7),所述主动齿条(7)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8),且齿轮(8)与厅门(2)转动连接,所述齿轮(8)啮合连接有从动齿条(9),所述从动齿条(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从动板(10),两个电梯壳(1)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两个所述连接板(14)的正面均开设有通槽(15),两个所述通槽(15)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卡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主动板(6)外端面的第一伸缩杆(11)和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活动套设在第一伸缩杆(11)的外侧,第一伸缩杆(11)和第一弹簧(1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端板(13),且端板(13)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帅沈子昂马云宇潘雪峰胡昌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美源博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