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桩杂散电流干扰检测评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448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2
本技术公开了无桩杂散电流干扰检测评价装置,涉及腐蚀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无桩杂散电流干扰检测评价装置,其用于预埋于地下管道附近并对管道干扰源附近杂散电流进行监测,包括用于防护内部零部件及电路元件的防护壳;该无桩杂散电流干扰检测评价装置与管道连接并进行密封,埋设于存在干扰源的监测点,可获取该点的通电电位、断电电位、自腐蚀电位及交流干扰电压等数据,持续监测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情况并无线传输至终端系统,除了能够避免测试桩桩体损坏或接线错误造成的浪费,还能够实时、准确监测埋地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情况,精准定位受干扰的区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排流装置设置。该装置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腐蚀监测,具体为无桩杂散电流干扰检测评价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长输管线与城市管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压输电线路和电气化铁路与长输管线平行或交叉情况逐渐增加,管道受到的杂散电流干扰日益严重。杂散电流干扰会加速管道腐蚀,管壁因腐蚀而逐渐减薄,甚至发生腐蚀穿孔与泄漏事件,这会对管道周边环境造成破坏乃至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杂散电流具有高强度和高危害性、且具有作用范围广和高随机性,漏损处也不易及时发现,维修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工程,投入大。因此,如何及时检测杂散电流干扰情况,实现精准评价杂散电流干扰下管道的腐蚀程度,是目前生产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传统现场测试方法:工作人员使用数字万用表连接管道沿线测试桩进行数据采集(通电电位和交流干扰电压),针对检测出交流干扰电压大于4v(判断依据:标准gb/t50698)的位置,使用能够高精度杂散电流数据记录仪安装至测试桩中进行持续测试。这种测试方法采集数据具有局限性,难以测试断电电位,并且实际测试中易出现测试桩位置不易到达、测试桩人为损坏的情况。人工采集数据并且使用高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桩杂散电流干扰检测评价装置,其用于预埋于地下管道附近并对管道干扰源附近杂散电流进行监测,包括用于防护内部零部件及电路元件的防护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内部分别设有多个腔室,所述防护壳(5)内部的腔室中分别设置有检测组件(1)、电池组(7)、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上集成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包括接口转换单元、电极测试电路及驱动单元;所述检测组件(1)分别包括极化探头A(101)、极化探头B(102)及参比电极(103),所述极化探头A(101)、极化探头B(102)及参比电极(103)均贯穿防护壳壳壁,所述极化探头A(101)、极化探头B(102)、参比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桩杂散电流干扰检测评价装置,其用于预埋于地下管道附近并对管道干扰源附近杂散电流进行监测,包括用于防护内部零部件及电路元件的防护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内部分别设有多个腔室,所述防护壳(5)内部的腔室中分别设置有检测组件(1)、电池组(7)、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上集成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包括接口转换单元、电极测试电路及驱动单元;所述检测组件(1)分别包括极化探头a(101)、极化探头b(102)及参比电极(103),所述极化探头a(101)、极化探头b(102)及参比电极(103)均贯穿防护壳壳壁,所述极化探头a(101)、极化探头b(102)、参比电极(103)位于防护壳内部的一端均与接口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电路板(6)上设置有通讯元件,所述通讯元件与微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通讯元件用于将检测到的信息数据传输至外部设备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桩杂散电流干扰检测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制冷腔(501)、第一腔室(502)、第二腔室(503)、第三腔室(504),所述制冷腔(501)内设置有多个导热片,各个所述导热片的一端贯穿防护壳(5)壁且位于防护壳(5)的外部,各个所述导热片的另一端贯穿防护壳(5)的制冷腔(501)布设在防护壳(5)的各个内腔中,各个所述导热片与防护壳(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柳刘学勤肖丁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