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432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0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包括有桨轴、伞舱、伞包、伞衣、伞绳束及组提带,所述伞包与组提带均设于伞舱内,所述伞衣、伞绳均折叠并设置于伞包内;还包括有第一万向旋转组件及第二万向旋转组件;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伞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设置于桨轴与伞舱之间;所述伞绳束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伞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组提带,所述伞绳束通过组提带与该第一万向旋转组件连接;所述组提带的数量至少有两条,相邻的两条所述组提带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万向旋转组件连接。能够彻底消除桨翼由于惯性的扭矩力、以及空中的横向风力的部分扭矩力,提高了伞降成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升机应急降落,具体为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载人直升机或远程操控的无人直升机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操控桨翼来实现安全着陆,然而在故障的情况下需要对直升机进行紧急迫降,或者直升机由于外界冲击即将面临坠毁的情况,需要开启直升机搭载的降落伞来减缓其下坠速度,保障载人直升机的人员安全,并对直升机进行回收检查维修,避免直升机坠毁而导致的昂贵财产就此损失。

2、然而,现有直升机的整体重量往往在2吨以上,需要伞衣展开面积更大的降落伞才能有效减缓直升机的下坠速度,而且飞行姿态及下坠姿态的惯性较大,开启机载的降落伞时,桨翼产生的惯性扭矩力将会使无人直升机失去控制,往往会由于惯性的作用旋转进而缠绕降落伞的伞绳,伞衣无法得到有效充气扩展,导致直升机坠毁。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旋翼无人直升机伞降系统,其包括:固定桅杆,固定桅杆设置在主减速器输出轴内部,固定桅杆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有转动轴承,其中,固定桅杆的下端与主减速器的下壳体固定连接,固定桅杆的上端部具有伞舱安装平台;伞舱,伞舱固定安装于所述伞舱安装平台,伞舱内具有伞包,所述伞舱用于包裹所述伞包;所述伞舱内还设有用于控制伞包弹出的弹射装置,所述弹射装置与所述伞舱固定;控制盒,控制盒连接至所述弹射装置及无人直升机分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弹射装置的动作及监控无人直升机飞行状态。可有效将伞舱与旋翼轴的旋转运动隔离,解决了伞舱随旋翼轴旋转带来的伞绳缠绕,且提高了伞降成功概率。

4、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5、经固定桅杆与转动轴承之间的转动抵消桨翼的部分扭矩力后,还有部分惯性扭矩力会经由组提带传动至伞绳、以及空中的横向风力的部分扭矩力会由伞衣传导至伞绳,造成伞衣、伞绳相互旋转并缠绕,降低了伞降成功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能够避免伞绳出现缠绕的风险,提高了伞降成功概率。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包括有桨轴、伞舱、伞包、伞衣、伞绳束及组提带,所述伞包与组提带均设于伞舱内,所述伞衣、伞绳均折叠并设置于伞包内;还包括有第一万向旋转组件及第二万向旋转组件;

4、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伞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设置于桨轴与伞舱之间;

5、所述伞绳束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伞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组提带,所述伞绳束通过组提带与该第一万向旋转组件连接;

6、所述组提带的数量至少有两条,相邻的两条所述组提带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万向旋转组件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包括转轴组件、轴承及吊环,所述转轴组件与桨轴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套设于轴承上,所述吊环与组提带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栓和螺母,所述吊环与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由上至下穿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转轴组件还套设于该第一螺栓上,所述螺母设于轴承下方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栓。

9、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及滚珠,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结构设置,所述滚珠位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与转轴组件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转轴套设于所述轴承及第一螺栓上,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轴承下方且固接于所述桨轴,所述第二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万向旋转组件的数量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万向旋转组件包括有旋转部件以及分别连接于旋转部件两端的连接部件,旋转部件两端的连接部件分别连接于上下相邻的组提带。

12、进一步地,所述伞衣下方设有滑块布,所述滑块布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滑块通孔,多根所述伞绳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所述滑块布的多个所述滑块通孔。

13、进一步地,所述伞舱内还设有发射组件和ecu控制器,所述ecu控制器与所述发射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组件连接于所述伞包。

14、进一步地,发射组件包括射伞推进器、钢丝绳、梅陇扣、连接绳和易拉断绳,所述射伞推进器与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梅陇扣与所述连接绳连接,所述连接绳通过所述易拉断绳连接于所述伞包的顶部。

15、总的说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6、第一万向旋转组件能够抵消掉直升机的桨轴带动桨翼旋转产生的惯性扭矩力,防止伞绳缠绕,使伞衣得到有效地充气扩展,使直升机缓慢下落并回收,从而避免直升机坠毁。由于直升机的重量较重,惯性较大,经第一万向旋转组件抵消桨翼的扭矩力后,为防止还有少部分惯性扭矩力会经由组提带传动至伞绳、以及空中的横向风力的部分扭矩力,在组提带之间再设置一个至多个第二万向旋转组件,能够进一步防止伞绳缠绕。第一万向旋转组件和第二万向旋转组件的共同组合能够彻底消除桨翼由于惯性的扭矩力、以及空中的横向风力的部分扭矩力,极大地减小了直升机在空中的晃动幅度,进而提高直升机降落的稳定性,提高了伞降成功概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包括有桨轴、伞舱、伞包、伞衣、伞绳束及组提带,所述伞包与组提带均设于伞舱内,所述伞衣、伞绳均折叠并设置于伞包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万向旋转组件及第二万向旋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包括转轴组件、轴承及吊环,所述转轴组件与桨轴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套设于轴承上,所述吊环与组提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栓和螺母,所述吊环与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由上至下穿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转轴组件还套设于该第一螺栓上,所述螺母设于轴承下方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及滚珠,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结构设置,所述滚珠位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与转轴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转轴套设于所述轴承及第一螺栓上,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轴承下方且固接于所述桨轴,所述第二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万向旋转组件的数量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万向旋转组件包括有旋转部件以及分别连接于旋转部件两端的连接部件,旋转部件两端的连接部件分别连接于上下相邻的组提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衣下方设有滑块布,所述滑块布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滑块通孔,多根所述伞绳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所述滑块布的多个所述滑块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舱内还设有发射组件和ECU控制器,所述ECU控制器与所述发射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组件连接于所述伞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组件包括射伞推进器、钢丝绳、梅陇扣、连接绳和易拉断绳,所述射伞推进器与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梅陇扣与所述连接绳连接,所述连接绳通过所述易拉断绳连接于所述伞包的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包括有桨轴、伞舱、伞包、伞衣、伞绳束及组提带,所述伞包与组提带均设于伞舱内,所述伞衣、伞绳均折叠并设置于伞包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万向旋转组件及第二万向旋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包括转轴组件、轴承及吊环,所述转轴组件与桨轴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套设于轴承上,所述吊环与组提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栓和螺母,所述吊环与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由上至下穿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转轴组件还套设于该第一螺栓上,所述螺母设于轴承下方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及滚珠,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结构设置,所述滚珠位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与转轴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伞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二螺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启浩曾权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