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419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9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电极,连接于所述壳体,用于加载负电压;第二电极,连接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设置,用于接地或接零电位;第三电极,连接于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区域外,用于加载负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共同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第三电极用于产生负离子,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10mm。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负离子发生器和等离子体发生器结合到同一个模块上后负离子放电极电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文涉及空气净化,尤指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和等离子体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通过电离空气产生负离子,负离子能沉降灰尘,消杀细菌、病毒。等离子体发生器通过电离空气产生等离子体来消杀细菌、病毒。

2、然而将负离子发生器和等离子体发生器结合到同一个模块上会导致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负离子电场和等离子体发生器所产生的等离子电场相互干扰。

3、负离子电场遭受干扰后,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放电极存在电手的现象。

4、负离子电场叠加到等离子电场上后会导致等离子电场发生畸变,畸变后的等离子电场相比均匀电场更容易使高湿度环境下的水膜在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件上铺展或出现异形,从而在高湿度环境中容易出现拉弧打火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负离子发生器和等离子体发生器结合到同一个模块上后负离子放电极电手。

2、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

3、壳体;

4、第一电极,连接于所述壳体,用于加载负电压;

5、第二电极,连接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设置,用于接地或接零电位;

6、第三电极,连接于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区域外,用于加载负电压;

7、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共同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第三电极用于产生负离子,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10mm。

8、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

9、底座本体,与所述第二电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以及

10、支柱,从所述底座本体伸出且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

11、其中,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柱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通孔。

12、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在从所述支柱到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

13、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柱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柱之间的区域;

14、每个所述支柱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

15、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是显露的;或者所述第二电极上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二电极的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

16、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有通气孔的防护罩,罩在所述底座本体上;

17、所述第一电极从所述底座本体伸入到所述防护罩内,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防护罩内。

18、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防护罩间隔设置。

19、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外。

20、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有第一喷射孔,所述防护罩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喷射孔同轴的第二喷射孔;

21、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导电基座以及从所述导电基座向所述第二电极伸出的导电尖端部;

22、所述导电尖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喷射孔且位于所述第一喷射孔中轴线上的尖端。

23、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构造为直条形的平板,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个板面朝向所述第一电极。

24、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尖端部、所述第一喷射孔和所述第二喷射孔均设置有多个;

25、多个所述第一喷射孔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喷射孔同轴,多个所述导电尖端部的尖端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喷射孔的中轴线上。

26、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喷射孔;

27、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导电基座以及从所述导电基座向所述第二电极伸出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导电尖端部,所述导电尖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喷射孔的尖端;至少两个所述尖端朝向同一个所述第一喷射孔;

28、所述防护罩设置有通向所述第一喷射孔的第二喷射孔。

29、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30、该空气净化装置不仅可以将负离子扩散到空气中起到大范围除菌除尘的作用,也可以通过等离子体杀灭经过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同时具有除异味效果,从而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1、由于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具有电压差,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会产生电场,又因为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使得该电场能被大大的削弱,人在触摸第三电极时通过人体的微电流会小于使人体具有触电感的电流的最低值,从而人体感觉不到触电,提升用户体验。

32、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从所述支柱到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柱之间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是显露的;或者所述第二电极上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二电极的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有通气孔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在所述底座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防护罩之间设置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设置有第一喷射孔,所述防护罩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喷射孔同轴的第二喷射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构造为直条形的平板,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个板面朝向所述第一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尖端部、所述第一喷射孔和所述第二喷射孔均设置有多个;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喷射孔;

13.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从所述支柱到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柱之间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是显露的;或者所述第二电极上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二电极的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有通气孔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在所述底座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光剑曾敏崔谷梨杨翠霞陈新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