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61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3
本技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包括底座与上盖,底座上设置有供上盖置放的底座槽,包括联动轴、转动盘、凸轮及移动块,上盖内设置有转动腔,凸轮设置于转动腔,联动轴一端位于转动腔内并与凸轮同步转动,另一端位于上盖外并与转动盘同步转动,联动轴与上盖转动配合,上盖侧部设置有与底座相对的移动槽,底座槽侧壁设置有与移动槽相对的配合槽,移动块滑移设置于移动槽内并由凸轮驱动,移动块具有与配合槽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配合部,转动的凸轮使底座与上盖具有固定状态与移动状态,固定状态为配合部进入配合槽中构成底座与上盖的固定,移动状态为配合部位于移动槽中,底座与上盖可相互分离。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的市政工程用井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井盖,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


技术介绍

1、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市政道桥工程用井盖设计为圆形,由于圆形的井盖不易倾斜,保证井盖不会掉进井道内部,能够较好的保护好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2、其中检查井盖通常使用于检查井中,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与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为了方便对检查井进行检修,通常会使用到检查井盖,目前检查井盖在使用中存在拆装不便的问题,影响维修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的市政工程用井盖。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与上盖,底座上设置有供上盖置放的底座槽,包括联动轴、转动盘、凸轮及移动块,上盖内设置有转动腔,凸轮设置于转动腔,联动轴一端位于转动腔内并与凸轮同步转动,另一端位于上盖外并与转动盘同步转动,联动轴与上盖转动配合,上盖侧部设置有与底座相对的移动槽,底座槽侧壁设置有与移动槽相对的配合槽,移动块滑移设置于移动槽内并由凸轮驱动,移动块具有与配合槽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配合部,转动的凸轮使底座与上盖具有固定状态与移动状态,固定状态为配合部进入配合槽中构成底座与上盖的固定,移动状态为配合部位于移动槽中,底座与上盖可相互分离。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井盖时,先将底座固定,而后将上盖对准底座槽放入,再对转动盘进行旋转,从而通过联动轴带动凸轮转动,而凸轮又驱动移动块向外移动,使得配合部进入底座的配合槽中,且移动块有部分位于移动槽中,从而构成底座与上盖的固定,该方式操作简单,安装与拆卸方便,从而使得工作效率高,同时只要保证配合槽与配合部的形状适配,则能保证上盖与底座不会出现相对摇晃的情况。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凸轮包括突出部、过渡部及平滑部,突出部相对凸轮中心的距离大于平滑部相对凸轮中心的距离,过渡部位于突出部与平滑部之间,包括联动杆,转动腔与移动槽之间设置有联动通道且联动通道与联动杆大小相同,联动杆一端固定于移动块,另一端与凸轮相抵,移动块与移动槽之间设置有将拉动移动块向内移动的复位弹簧。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轮转动的过程中,联动杆会在突出部、过渡部及平滑部之间变换,当联动杆与突出部相抵时,配合部位于配合槽中,而凸轮继续的转动,则会使得联动杆逐渐与平滑部相抵,此时移动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内移动,从而将联动杆推向凸轮,保证凸轮与联动杆一直相抵。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盖顶部设置有供转动盘容纳的转动槽,转动槽与转动腔之间设置有供联动轴穿过的贯通通道。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动盘包括外环、内环及连接杆,外环与内环同心设置且外环半径大于内环半径,连接杆将外环及内环固定连接,外环的外径与转动槽相适配,内环的内径与联动轴相适配,内环设置有键槽且键槽构成内环与联动轴的同步转动,通过键与键槽保证转动盘与联动轴的同步转动,且由于是成熟的现有技术,故不在详细展开描述。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改变上盖与底座的连接关系时,用手拨动连接杆,从而带动内环与外环同步转动,使得内环通过键槽带动联动轴转动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动槽转动设置有翻转盖,翻转盖具有将转动盘封闭的封闭位置,翻转盖相对转动盘的另一侧设置有操作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盖的设置,保证转动盘不会被随意驱动,且可在翻转盖上设置锁具,将翻转盖固定在封闭位置,锁具为现有技术,不再详细展开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包括底座(1)与上盖(2),底座(1)上设置有供上盖(2)置放的底座槽(10),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轴(3)、转动盘(4)、凸轮(5)及移动块(6),上盖(2)内设置有转动腔(21),凸轮(5)设置于转动腔(21),联动轴(3)一端位于转动腔(21)内并与凸轮(5)同步转动,另一端位于上盖(2)外并与转动盘(4)同步转动,联动轴(3)与上盖(2)转动配合,上盖(2)侧部设置有与底座(1)相对的移动槽(22),底座槽(10)侧壁设置有与移动槽(22)相对的配合槽(11),移动块(6)滑移设置于移动槽(22)内并由凸轮(5)驱动,移动块(6)具有与配合槽(11)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配合部(61),转动的凸轮(5)使底座(1)与上盖(2)具有固定状态与移动状态,固定状态为配合部(61)进入配合槽(11)中构成底座(1)与上盖(2)的固定,移动状态为配合部(61)位于移动槽(22)中,底座(1)与上盖(2)可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5)包括突出部(51)、过渡部(52)及平滑部(53),突出部(51)相对凸轮(5)中心的距离大于平滑部(53)相对凸轮(5)中心的距离,过渡部(52)位于突出部(51)与平滑部(5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杆(7),转动腔(21)与移动槽(22)之间设置有联动通道(71)且联动通道(71)与联动杆(7)大小相同,联动杆(7)一端固定于移动块(6),另一端与凸轮(5)相抵,移动块(6)与移动槽(22)之间设置有将拉动移动块(6)向内移动的复位弹簧(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顶部设置有供转动盘(4)容纳的转动槽(23),转动槽(23)与转动腔(21)之间设置有供联动轴(3)穿过的贯通通道(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盘(4)包括外环(41)、内环(42)及连接杆(43),外环(41)与内环(42)同心设置且外环(41)半径大于内环(42)半径,连接杆(43)将外环(41)及内环(42)固定连接,外环(41)的外径与转动槽(23)相适配,内环(42)的内径与联动轴(3)相适配,内环(42)设置有键槽(44)且键槽(44)构成内环(42)与联动轴(3)的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槽(23)转动设置有翻转盖(8),翻转盖(8)具有将转动盘(4)封闭的封闭位置,翻转盖(8)相对转动盘(4)的另一侧设置有操作部(8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包括底座(1)与上盖(2),底座(1)上设置有供上盖(2)置放的底座槽(10),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轴(3)、转动盘(4)、凸轮(5)及移动块(6),上盖(2)内设置有转动腔(21),凸轮(5)设置于转动腔(21),联动轴(3)一端位于转动腔(21)内并与凸轮(5)同步转动,另一端位于上盖(2)外并与转动盘(4)同步转动,联动轴(3)与上盖(2)转动配合,上盖(2)侧部设置有与底座(1)相对的移动槽(22),底座槽(10)侧壁设置有与移动槽(22)相对的配合槽(11),移动块(6)滑移设置于移动槽(22)内并由凸轮(5)驱动,移动块(6)具有与配合槽(11)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配合部(61),转动的凸轮(5)使底座(1)与上盖(2)具有固定状态与移动状态,固定状态为配合部(61)进入配合槽(11)中构成底座(1)与上盖(2)的固定,移动状态为配合部(61)位于移动槽(22)中,底座(1)与上盖(2)可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5)包括突出部(51)、过渡部(52)及平滑部(53),突出部(51)相对凸轮(5)中心的距离大于平滑部(53)相对凸轮(5)中心的距离,过渡部(52)位于突出部(51)与平滑部(5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瑞成蔡蔚蔚
申请(专利权)人:江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