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栽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605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植栽挡土墙,包括挡土块体和盖体,挡土块体包括前身部、后身部、头部和尾部,前身部设有第一碎石填充孔、后身部设有第二碎石填充孔,头部设有植栽槽,植栽槽底部的底板上设有贯通口,尾部顶面后端设有定位凸台,前身部底面后端和/或后身部底面前端设有定位凹槽;挡土块体并排且错位向上层叠为植栽挡土墙本体,盖体铺设于植栽挡土墙本体顶部,上层挡土块体的定位凹槽与下层挡土块体的定位凸台相适配,且上层挡土块体向后退让出下层挡土块体的植栽槽前端。上下两层挡土块体的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定位互锁,部分相贯通的第一碎石填充孔、第二碎石填充孔内填充有碎石,确保植栽挡土墙本体的整体稳定性以及与斜坡面的结合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挡土块体,具体涉及一种植栽挡土墙


技术介绍

1、在市政水利、园林和建筑等工程建设领域,防止土坡水土流失是较为常见的建设项目。最初的防护措施是在边坡上自然堆砌石块,以减少雨水对岸坡的冲刷,但后来发现这种措施的强度不够,稳定性差,容易受到破坏。后来,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出现了在边坡上采用混凝土硬化的措施,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边坡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但隔离了土壤与外界的联系,容易导致生态失衡,也降低了边坡的景观效果,并且时间一长,这种混凝土硬化边坡也会开裂损坏。

2、目前,针对上述防护措施存在的缺陷,出现了一种岸坡铺设砌块,这种砌块是新型的建筑砌块结构材料,对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利用资源、节省能源、方便施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广发展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采用这种建筑砌块满足了岸坡的强度要求,同时能够进行植栽来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岸坡的景观效果。但是,现有的岸坡铺设砌块大多采用联锁式平面铺设结构,上下相邻的两层砌块之间、砌块与斜坡面之间的结合效果均较差,从而导致采用该结构的砌块堆砌的挡土墙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护坡局部破坏和坡体滑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植栽挡土墙,其植栽挡土墙本体由若干挡土块体依序横向并排且错位向上层叠而成,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利用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定位互锁,一方面保证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的精准定位,另一方面通过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的摩擦互锁作用保证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的稳定适配性,同时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部分相贯通的第一碎石填充孔、第二碎石填充孔内填充有碎石,进一步提高了相邻两层挡土块体的堆砌稳定性、以及上层挡土块体后端下侧面与斜坡面之间的摩擦力,确保了植栽挡土墙本体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植栽挡土墙本体与斜坡面之间的结合牢固性;盖体对顶层的挡土块体起到覆盖和重力压紧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植栽挡土墙的整体稳固性;植栽槽设为上端开口结构,既保证了灌注植栽基质和植栽的便捷性,又防止植栽基质从植栽槽内大量流失,底板上的贯通口还可以快速将过多的水流排出,防止植栽槽内积水内涝。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植栽挡土墙,包括若干挡土块体和若干盖体,所述的挡土块体包括前身部、设于前身部后端的后身部、设于前身部前端的头部和设于后身部后端的尾部,所述的头部和尾部使前身部和后身部的两侧形成侧凹结构,所述的前身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碎石填充孔,所述的后身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碎石填充孔,所述的头部设有植栽槽,所述的植栽槽底部具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贯通口,所述的尾部顶面后端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的定位凸台,所述的前身部底面后端和/或后身部底面前端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定位凸台适配的定位凹槽;

3、若干所述的挡土块体依序横向并排且错位向上层叠为植栽挡土墙本体,若干所述的盖体依序横向并排铺设于植栽挡土墙本体的顶部,上层挡土块体的定位凹槽与下层挡土块体的定位凸台相适配,且上层挡土块体向后退让出下层挡土块体的植栽槽前端。

4、本技术的一种植栽挡土墙,其植栽挡土墙本体由若干挡土块体依序横向并排且错位向上层叠而成,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利用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定位互锁,一方面保证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的精准定位,另一方面通过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的摩擦互锁作用保证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的稳定适配性,同时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部分相贯通的第一碎石填充孔、第二碎石填充孔内填充有碎石,进一步提高了相邻两层挡土块体的堆砌稳定性、以及上层挡土块体后端下侧面与斜坡面之间的摩擦力,确保了植栽挡土墙本体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植栽挡土墙本体与斜坡面之间的结合牢固性;盖体对顶层的挡土块体起到覆盖和重力压紧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植栽挡土墙的整体稳固性;植栽槽设为上端开口结构,既保证了灌注植栽基质和植栽的便捷性,又防止植栽基质从植栽槽内大量流失,底板上的贯通口还可以快速将过多的水流排出,防止植栽槽内积水内涝。

5、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挡土块体沿水平y轴方向的长度为1000±100mm、高度为400±100mm、头部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700±50mm、尾部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500±100mm,所述的前身部和后身部沿水平y轴方向的长度之和占巨挡土块体沿水平y轴方向长度的2/5~1/2;

6、所述的盖体沿水平x轴方向的长度为700±50mm、沿水平y轴方向的宽度为300±50mm、高度为130±30mm。挡土块体整体结构尺寸设计巧妙合理,可以将头部比例适当调大,从而可以将头部上的植栽槽尺寸调大,以确保植栽槽内的土壤填充量,提高绿植成活率。

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植栽槽、第一碎石填充孔、第二碎石填充孔的壁厚均≥70mm;所述的第一碎石填充孔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2、前身部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1,则1/3<l2/l1<1/2;所述的第二碎石填充孔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4、后身部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3,则1/3<l4/l3<1/2;

8、所述的盖体上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孔道一和孔道二,盖体的左右两端面设有开口槽,相邻接两块盖体端面上的开口槽拼接为一个完整的孔道二,所述的孔道二位于盖体的中部、孔道一位于孔道二的前后两侧,孔道二和环绕位于其外周侧的孔道一构成花朵状结构,孔道一和孔道二均为从上到下逐渐收缩的锥孔结构,开口槽的内侧壁面设为从上到下逐渐向内侧扩张的斜面结构。挡土块体采用该结构尺寸设计方案,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减轻整体重量,有助于提高使用轻便性,并降低制造成本;盖体上的孔道一、孔道二和开口槽一方面确保盖体使用时的美观效果,另一方面有效减轻盖体的总重量,提高使用轻便性,并降低制造成本;孔道一和孔道二设为从上到下逐渐收缩的锥孔结构、开口槽内侧壁面设为从上到下逐渐向内侧扩张的斜面结构,有助于盖体浇筑时的脱模。

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贯通口为沿水平x轴方向开设于底板靠近后身部一侧的条形槽结构,所述的底板上端面设为低位端逐渐向贯通口收缩的斜面结构,所述的贯通口沿水平x轴方向的长度为300±20mm、纵向厚度为20±5mm、沿水平y轴方向的宽度为50±10mm;

10、所述的孔道一和孔道二的横截面均为尺寸相等的圆头正方形结构,孔道二上端口的横截面边长为l6、下端口边长为l7,则△l=l6-l7,△l的取值范围为5~10mm。植栽槽内过多的水分快速汇集并从贯通口内流出,避免植栽槽内积水内涝,同时保证该巨形植栽挡土块体的整体强度。

11、定义:圆头正方形为顶角为倒圆角结构的正方形。

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定位凹槽的宽度略大于定位凸台的宽度。该结构便于相邻两层挡土块体间的稳定结合,避免相邻两层挡土块体之间契合不紧密等问题,有助于提高植栽挡土墙的整体结构牢固性。

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定位凸台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的定位凹槽为与所述的定位凸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挡土块体(Ⅰ)和若干盖体(Ⅱ),所述的挡土块体(Ⅰ)包括前身部(1)、设于前身部(1)后端的后身部(2)、设于前身部(1)前端的头部(4)和设于后身部(2)后端的尾部(3),所述的头部(4)和尾部(3)使前身部(1)和后身部(2)的两侧形成侧凹结构,所述的前身部(1)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碎石填充孔(1-1),所述的后身部(2)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碎石填充孔(2-1),所述的头部(4)设有植栽槽(4-1),所述的植栽槽(4-1)底部具有底板(4-2),所述的底板(4-2)上设有贯通口(4-3),所述的尾部(3)顶面后端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的定位凸台(3-1),所述的前身部(1)底面后端和/或后身部(2)底面前端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定位凸台(3-1)适配的定位凹槽(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块体(Ⅰ)沿水平Y轴方向的长度为1000±100mm、高度为400±100mm、头部(4)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700±50mm、尾部(3)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500±100mm,所述的前身部(1)和后身部(2)沿水平Y轴方向的长度之和占巨挡土块体(Ⅰ)沿水平Y轴方向长度的2/5~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栽槽(4-1)、第一碎石填充孔(1-1)、第二碎石填充孔(2-1)的壁厚均≥70mm;所述的第一碎石填充孔(1-1)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2、前身部(1)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1,则1/3<L2/L1<1/2;所述的第二碎石填充孔(2-1)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4、后身部(2)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3,则1/3<L4/L3<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通口(4-3)为沿水平X轴方向开设于底板(4-2)靠近后身部(2)一侧的条形槽结构,所述的底板(4-2)上端面设为低位端逐渐向贯通口(4-3)收缩的斜面结构,所述的贯通口(4-3)沿水平X轴方向的长度为300±20mm、纵向厚度为20±5mm、沿水平Y轴方向的宽度为50±1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凹槽(1-3)的宽度略大于定位凸台(3-1)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凸台(3-1)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的定位凹槽(1-3)为与所述的定位凸台(3-1)适配的梯形槽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身部(1)顶面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孔(1-2),所述的底板(4-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孔(4-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4)顶面后端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的布管槽(4-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4)前端面和盖体(Ⅱ)沿水平X轴方向的一侧竖直面上设有锯齿槽和/或凸棱(5),锯齿槽和/或凸棱(5)从顶面贯通底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栽挡土墙本体的高度设为h,位于底层挡土块体(Ⅰ)的前端面与位于顶层挡土块体(Ⅰ)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设为d,植栽挡土墙本体的斜率p=h/d,则p的值为0.2~0.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挡土块体(ⅰ)和若干盖体(ⅱ),所述的挡土块体(ⅰ)包括前身部(1)、设于前身部(1)后端的后身部(2)、设于前身部(1)前端的头部(4)和设于后身部(2)后端的尾部(3),所述的头部(4)和尾部(3)使前身部(1)和后身部(2)的两侧形成侧凹结构,所述的前身部(1)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碎石填充孔(1-1),所述的后身部(2)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碎石填充孔(2-1),所述的头部(4)设有植栽槽(4-1),所述的植栽槽(4-1)底部具有底板(4-2),所述的底板(4-2)上设有贯通口(4-3),所述的尾部(3)顶面后端设有沿水平x轴方向的定位凸台(3-1),所述的前身部(1)底面后端和/或后身部(2)底面前端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定位凸台(3-1)适配的定位凹槽(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块体(ⅰ)沿水平y轴方向的长度为1000±100mm、高度为400±100mm、头部(4)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700±50mm、尾部(3)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500±100mm,所述的前身部(1)和后身部(2)沿水平y轴方向的长度之和占巨挡土块体(ⅰ)沿水平y轴方向长度的2/5~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栽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栽槽(4-1)、第一碎石填充孔(1-1)、第二碎石填充孔(2-1)的壁厚均≥70mm;所述的第一碎石填充孔(1-1)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2、前身部(1)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1,则1/3<l2/l1<1/2;所述的第二碎石填充孔(2-1)沿水平x轴方向的宽度为l4、后身部(2)沿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平陈俊友段云锋
申请(专利权)人:鸿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