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610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该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包括两个侧部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边框;每个侧部边框均包括:下模体、以及连接覆盖在下模体顶部的上模体;下模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条布筋腰孔,多条布筋腰孔贯通下模体的顶部且朝向下模体的立面方向延伸;两个端部边框限位安装在两个下模体之间。本技术中,通过将预先绑扎的钢筋笼沿多个布筋腰孔吊装至两个下模体之间,减少现场布筋带来的操作不便和用时较长问题;同时在脱模过程中,拆除上模体使预制件垂直吊出,操作简单便捷,操作流程所需人工较少。同时再次组合模具时减少定位、调平调直的时间,提升产线效率,提高重复利用率,继而降低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到建筑工程,尤其涉及到一种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制件是一种在混凝土构件厂或施工工地现场支模、预埋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待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运输到安装位置后,由专业的安装工人严格遵循安装流程进行装配,可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安全隐患、减少施工污染、节约人力成本。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剪力墙应用广泛,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成型块做成,在制作剪力墙时,需要通过模具进行浇筑脱模。

3、现有的预制剪力墙模具,在进行墙体浇筑时,根据现场情况布钢筋然后支撑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现场布筋操作不便,且占用模具较长时间,操作工序繁琐,整体预制工序中所需人工量较大。并且在脱模过程中,需要将侧边模板沿水平筋完全进行拆除后,方可进行脱模吊装剪力墙,再次定位需调整位置、调直、调平等一系列操作。所需工序较多,重复利用率较低,继而增加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使操作流程所需人工较少,提高重复利用率,继而降低工程成本。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该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边框;其中,每个侧部边框均包括:下模体、以及连接覆盖在所述下模体顶部的上模体;所述下模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条布筋腰孔,多条所述布筋腰孔贯通所述下模体的顶部且朝向所述下模体的立面方向延伸;所述两个端部边框限位安装在两个下模体之间。

3、本技术中,通过将预先绑扎的钢筋笼沿多个布筋腰孔吊装至两个下模体之间,减少现场布筋带来的操作不便和用时较长问题;同时在脱模过程中,拆除上模体使预制件垂直吊出,操作简单便捷,操作流程所需人工较少。同时再次组合模具时减少定位、调平调直的时间,提升产线效率,提高重复利用率,继而降低工程成本。

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两个侧部边框和所述两个端部边框组合成内部具有同等水平高度框形模具。保证预制件的表面平滑度。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的高度相加后与任意一个端部边框的高度相同。分体式的上模体和下模体保证预制流程和脱模流程的工序较少且便捷。

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两个端部边框相互背向的一面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板。增强两个端部边框的支撑强度。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每个端部边框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每个下模体的两端均排列开设有多组调位孔;任意一侧第一定位孔与对应的一组调位孔相重合后通过第一螺栓组件连接固定。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调位方式简洁,安装定位更加便捷。

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下模体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上模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重合的第三定位孔;任意一个第三定位孔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相重合后通过第二螺栓组件连接固定。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定位更加便捷。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上模体为直角折弯形模体;所述上模体连接所述下模体时,所述上模体的底部平面遮挡多条所述布筋腰孔的顶部;所述上模体脱离所述下模体时,所述上模体避让多条所述布筋腰孔。上模体避让多条布筋腰孔时便于将钢筋笼吊入和将预制件吊出。

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两个下模体相互背向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板,且每个第二加强筋板上均开设有减重通孔。增强两个下模体的强度,并进行减重。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两个上模体相互背向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板。增强两个上模体的强度。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两个下模体相互朝向的一面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出的剪力件。满足预制件侧边粗糙面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边框;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部边框和所述两个端部边框组合成内部具有同等水平高度框形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的高度相加后与任意一个端部边框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部边框相互背向的一面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端部边框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上模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重合的第三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为直角折弯形模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下模体相互背向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板,且每个第二加强筋板上均开设有减重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上模体相互背向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下模体相互朝向的一面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出的剪力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边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边框;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部边框和所述两个端部边框组合成内部具有同等水平高度框形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的高度相加后与任意一个端部边框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部边框相互背向的一面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端部边框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生产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平杨展朱廷建邓智缪世春钟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玖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