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业森专利>正文

一种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320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包括若干个废气裂解装置、油气冷凝分离装置、废油排出通道和除油气体排出管道;各个废气裂解装置的含油废气出口与油气冷凝分离装置的含油废气入口连通;油气冷凝分离装置的一个或两个污染物排出口分别与废油排出通道、除油气体排出管道连通;油气冷凝分离装置包括开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的储水腔体、多管立式冷凝器;多管立式冷凝器设于储水腔体内;通过储水腔体内的冷却液体对多管立式冷凝器进行降温;入水口用于流入冷却液体,出水口用于流出吸热后的冷却液体;多管立式冷凝器包括上进气分流腔体、下排气聚流腔体和多条冷却管。本技术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大大降低了干馏冷凝后排气的含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干馏和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生活垃圾以及农业生产垃圾排量的剧增和垃圾直接焚烧或焚烧发电将形成二次污染的定性,急需新型高效的成熟可靠的垃圾干馏及废气处理设备替代现有的设备,实现废气经处理后无污染排放。特别是干馏带有动物尸体或大量带有油脂的垃圾时,会产生含油废气,传统的可燃垃圾干馏处理装置已无法有效处理含油废气;

2、申请号为201621429827.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燃垃圾干馏处理装置,包括干馏炉和蓄油池,所述干馏炉的排气管的底部设有向下通往蓄油池的排油管,所述排气管在干馏炉与蓄油池之间经过一冷凝器,以使排气管内的气体冷却;所述排气管的尾端通往干馏炉的炉底。该可燃垃圾干馏处理装置的废气除油效率相对较低,已无法满足人们追求“绿水青山”的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出一种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包括若干个废气裂解装置、油气冷凝分离装置、废油排出通道和除油气体排出管道;各个废气裂解装置的含油废气出口与油气冷凝分离装置的含油废气入口连通;油气冷凝分离装置的一个或两个污染物排出口分别与废油排出通道、除油气体排出管道连通;废气裂解装置用于对含油脂垃圾进行干馏裂解,从而将干馏裂解产生的含油废气排放至油气冷凝分离装置;油气冷凝分离装置用于对含油废气进行冷凝,从而分离出含油废气中的废油并将废油排放至废油排出通道,将除油后的气体排放至除油气体排出管道;

4、所述油气冷凝分离装置包括开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的储水腔体、多管立式冷凝器;多管立式冷凝器设于储水腔体内;通过储水腔体内的水体对多管立式冷凝器进行降温;所述入水口用于流入冷却液体,出水口用于流出吸热后的冷却液体;

5、所述多管立式冷凝器包括上进气分流腔体、下排气聚流腔体和多条冷却管,每条冷却管设于上进气分流腔体、下排气聚流腔体之间,每条冷却管两端分别连通上进气分流腔体、下排气聚流腔体。

6、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于上进气分流腔体、下排气聚流腔体之间纵向设置。

7、进一步地,每条冷却管的底端与下排气聚流腔体的顶面连通,并且于下排气聚流腔体的顶面矩阵分布。

8、进一步地,每条冷却管的顶端与上进气分流腔体的底面连通,并且于上进气分流腔体的底面矩阵分布。

9、进一步地,各个废气裂解装置的出口均与上进气分流腔体连通,废油排出通道和除油气体排出管道均与下排气聚流腔体连通。

10、进一步地,废油排出通道的入口在高度上低于除油气体排出管道的入口。

11、进一步地,废气裂解装置内设有对可燃垃圾进行加热干馏的电加热装置。

12、进一步地,该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还包括用于对废气裂解装置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装置,从而使废气裂解装置内的可燃垃圾被加热干馏。

13、进一步地,所述上进气分流腔体和下排气聚流腔体均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圆柱体构件。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本技术的一种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通过上进气分流腔体对干馏裂解产生的含油废气进行高效的废气分流及初级冷凝,使含油废气分流至多根冷却管,冷却管在储水腔体内冷却液体的作用下进行二级的快速冷凝,通过下排气聚流腔体进行高效的冷凝后的气流汇聚,然后将除油后的气体经除油气体排出管道排出;由于冷却管的立式设计,使冷凝后产生的污油高效快速排出且不容易聚积于管内,污油经下排气聚流腔体收集后经废油排出通道排出,从而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大大降低了干馏冷凝后废气的含油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包括若干个废气裂解装置(1)、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废油排出通道(3)和除油气体排出管道(4);各个废气裂解装置(1)的含油废气出口与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的含油废气入口连通;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的一个或两个污染物排出口分别与废油排出通道(3)、除油气体排出管道(4)连通;废气裂解装置(1)用于对含油脂垃圾进行干馏裂解,从而将干馏裂解产生的含油废气排放至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其特征在于,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用于对含油废气进行冷凝,从而分离出含油废气中的废油并将废油排放至废油排出通道(3),将除油后的气体排放至除油气体排出管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气裂解装置(1)内设有对可燃垃圾进行加热干馏的电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还包括用于对废气裂解装置(1)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装置,从而使废气裂解装置(1)内的可燃垃圾被加热干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分流腔体(221)和下排气聚流腔体(222)均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圆柱体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垃圾干馏油气分离系统,包括若干个废气裂解装置(1)、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废油排出通道(3)和除油气体排出管道(4);各个废气裂解装置(1)的含油废气出口与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的含油废气入口连通;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的一个或两个污染物排出口分别与废油排出通道(3)、除油气体排出管道(4)连通;废气裂解装置(1)用于对含油脂垃圾进行干馏裂解,从而将干馏裂解产生的含油废气排放至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其特征在于,油气冷凝分离装置(2)用于对含油废气进行冷凝,从而分离出含油废气中的废油并将废油排放至废油排出通道(3),将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业森朱成保
申请(专利权)人:林业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