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气进气结构以及水汽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318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气进气结构,包括湿气进气道,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导气弯,所述导气弯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进气口。本技术还公开了具有该湿气进气结构的水汽分离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较好的气体导流作用,并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气进气结构以及水汽分离装置,属于水汽分离的。


技术介绍

1、洗碗机在清洗结束后,餐具残留余温较高,同时内胆中存留有较多水汽和水珠,水汽未除湿会导致降温后重新冷凝为水珠附在内壁和碗碟上,容易滋生细菌。若直接将水汽排除会使洗碗机环境湿度增大,水汽会附着在洗碗机外壳,影响厨房环境。

2、洗碗机的干燥方式有通过内胆余热自然干燥,或者通过风扇强化内胆空气流通带走水汽,进一步则使用ptc等加热元件对空气加热实现强化烘干,或者通过压缩机实现水汽冷凝和空气加热。而采用辅助烘干方式(ptc加热烘干、压缩机冷凝烘干)会增加能耗,增大装置体积,进而压缩清洗空间。另外,这些方式或干燥时间较长,烘干效果差,而且会导致内部容易滋生微生物;或并没有很好解决水汽分离以及湿气排出的问题。

3、在一项关于洗碗机的现有技术中,洗碗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盒,工作盒与洗碗机本体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远离工作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在洗碗机进行烘干与干燥工作的时候,打开水汽分离器,使其能够对洗碗机内胆内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分离水汽分离,内胆中的气体进入水汽分离器的同时,内胆中的洗涤水也会随气体进入水汽分离器中,可能会降低水汽分离器的水汽分离效果,甚至使得水汽分离器无法正常地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湿气进气结构以及水汽分离装置,具有较好的气体导流作用,并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湿气进气结构,包括湿气进气道,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导气弯,所述导气弯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进气口。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靠近第一进气口的进气弯折部、远离第一进气口的第二进气弯折部,所述导气弯位于第一进气弯折部和第二进气弯折部之间。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气进气道的宽度由第一进气口到第一进气弯折部逐渐增大。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顶端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弯折部。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水板的边缘构成了第一进气弯折部、导气弯、第二进气弯折部内弯侧的气道壁。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水板顶端的边缘呈圆弧过渡。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气进气道在导气弯的下游处设有筛网结构。

10、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包括:

11、壳体,具有所述湿气进气结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

12、叶轮,位于壳体内,所述湿气进气结构的第一进气口向叶轮内进气空间输入气体;

13、风道,由壳体内的风道壁所限定,所述叶轮进气空间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输出的气体湿度小于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输出的气体湿度;

14、水汽分离结构,沿至少部分风道壁设置。

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空气进气道,所述空气进气道具有向所述叶轮的进气空间输入气体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输入的气体湿度大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输入的气体湿度。

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包括惯性分离段,所述惯性分离段具有至少一个惯性分离弯折部,惯性分离弯折部的外弯对应的风道设置有水汽分离结构。

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还包括回气段、排气段,所述惯性分离段分流形成所述回气段和所述排气段,所述回气段、排气段分别用于将湿度不同的气体输送至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

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段位于最接近的惯性分离弯折部的外弯侧,所述回气段位于最接近的惯性分离弯折部的内弯侧。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0、1.通过设置在湿气进气道内的导气弯,对进入湿气进气道内的气体具有较好的导流作用,并且由于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进气口,使得洗涤水难以越过导气弯从而顺着湿气进气道流入,避免了洗涤水流入到水汽分离装置的内部,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

21、2.通过设置第一进气弯折部以及第二进气弯折部,增多了湿气进气道的弯折数量,进一步提高洗涤水侵入的难度;

22、3.湿气进气道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宽的设置,提高了洗涤水蔓延到导气弯处的难度,从而能够进一步地避免洗涤水的侵入;

23、4.通过设置实体结构的挡水板,并且以挡水板的边缘作为第一进气弯折部、导气弯、第二进气弯折部内弯侧的气道壁,能够有效提高结构强度,避免由于气体冲击而导致的损伤;

24、5.挡水板顶端的边缘呈圆弧过度,能够减轻挡水板顶端和气体由于摩擦或撞击所造成的风噪;

25、6.湿气进气道中设置的筛网结构能够促进湿热气体中的水分聚并效应促进湿热气体中呈小颗粒的水滴形成更大的水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气进气道,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导气弯,所述导气弯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进气口;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靠近第一进气口的第一进气弯折部、远离第一进气口的第二进气弯折部,所述导气弯位于第一进气弯折部和第二进气弯折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气进气道的宽度由第一进气口到第一进气弯折部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顶端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边缘构成了第一进气弯折部、导气弯、第二进气弯折部内弯侧的气道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顶端的边缘呈圆弧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气进气道在导气弯的下游处设有筛网结构。

7.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进气道,所述空气进气道具有向所述叶轮的进气空间输入气体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输入的气体湿度大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输入的气体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惯性分离段,所述惯性分离段具有至少一个惯性分离弯折部,惯性分离弯折部的外弯对应的风道设置有水汽分离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还包括回气段、排气段,所述惯性分离段分流形成所述回气段和所述排气段,所述回气段、排气段分别用于将湿度不同的气体输送至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段位于最接近的惯性分离弯折部的外弯侧,所述回气段位于最接近的惯性分离弯折部的内弯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气进气道,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导气弯,所述导气弯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进气口;所述湿气进气道具有靠近第一进气口的第一进气弯折部、远离第一进气口的第二进气弯折部,所述导气弯位于第一进气弯折部和第二进气弯折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气进气道的宽度由第一进气口到第一进气弯折部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顶端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边缘构成了第一进气弯折部、导气弯、第二进气弯折部内弯侧的气道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顶端的边缘呈圆弧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湿气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王炯高少华钱文博姚家前贺晓帆张富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