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79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包括:车轮安装机构,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一端与待测车轮的轮毂中心连接,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另一端与安装平面可拆卸地连接;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有驱动组件和冲击工装,所述驱动组件用于与所述安装平面连接,冲击工装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且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冲击工装能够冲击待测车轮。车轮安装机构和加载机构相对于安装平面的调整角度是没有限制的,以使得车轮安装机构和加载机构之间的相对角度也是没有限制的,从而实现车轮安装机构和加载机构之间的相对角度的无级调整,以精准地模拟实际路况下车轮的受力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轮机械性能测试,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轮胎的设计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实际使用工况,汽车的开发必须提前验证轮胎在实际工况中的抗冲击性能,保证轮胎可以抵御一定次数的冲击,以保证消费者的安全。为考验以上工况下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整车厂会将汽车装配好后,真实的去试验各种工况,此方法测试效果佳,但是需要等待整车设计好并装配好后,再去试验,周期长、成本高。

2、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些台架进行轮胎的冲击试验,但是车轮冲击试验装置上的冲击与道路载荷关联性差,其试验样件的失效形式经常与整车试验故障形式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轮冲击试验装置,以解决车轮冲击试验装置上的冲击与道路载荷关联性差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包括:

3、车轮安装机构,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一端与待测车轮的轮毂中心连接,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另一端与安装平面可拆卸地连接;

4、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有驱动组件和冲击工装,所述驱动组件用于与所述安装平面连接,所述冲击工装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且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所述冲击工装能够冲击所述待测车轮;

5、所述车轮安装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车轮安装机构与所述加载机构平行,所述冲击工装朝向所述待测车轮的内端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车轮安装机构与所述加载机构平行,所述冲击工装朝向所述待测车轮的外端面。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车轮安装机构用于固定待测车轮,加载机构用于向固定于车轮安装机构上的待测车轮施加一定次数的冲击力,以考验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本技术通过将车轮安装机构和加载机构均可拆卸地固连于安装平面,便于调整车轮安装机构和加载机构调整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冲击工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冲击待测车轮,从而更加精准地模拟实际路况下车轮的受力情况,以解决车轮冲击试验装置上的冲击与道路载荷关联性差的问题。并且,车轮安装机构和加载机构相对于安装平面的调整角度是没有限制的,以使得车轮安装机构和加载机构之间的相对角度也是没有限制的,从而实现车轮安装机构和加载机构之间的相对角度的无级调整,以更加精准地模拟实际路况下车轮的受力情况。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加载机构的长度轴线与所述加载机构的长度轴线平行,且所述加载机构的长度轴线与所述加载机构的长度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待测车轮的轮毂直径。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锁紧支架,所述锁紧支架包括有制动转盘、锁紧结构和第一支架,所述制动转盘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锁紧结构用于锁紧或放松所述制动转盘,所述车轮适配组件连接于所述制动转盘。通过上述设置,便于转动固定于车轮适配组件上的待测车轮,以调整待测车轮被冲击工装冲击的位置。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悬臂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悬臂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二支架,且固连于所述制动转盘,所述车轮适配组件固连于所述悬臂背离所述制动转盘的一端。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车轮适配组件与锁紧支架之间预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防止驱动组件和/或冲击工装碰撞固定组件,提高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的使用寿命。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可拆卸地固连于所述安装平面,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固连于所述立柱上。通过设置立柱,并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连于立柱,通过改变立柱在安装平面的位置便可以改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位置,以保证在调整固定组件与加载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导向架、冲击作动器和反力架,所述导向架包括有第三支架和滑杆,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三支架,所述导向架设置在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一侧,所述反力架设置在所述导向架背离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一侧,所述冲击作动器设置在所述反力架上,且所述冲击作动器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滑杆的一端,所述冲击工装位于所述导向架和所述车轮安装机构之间,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滑杆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第三支架和滑杆可以保证冲击工装的移动路径保持水平,以使得冲击工装冲击待测车轮的冲击力保持水平。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有机架和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贯穿于所述导向块。通过设置导向块,并且导向块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以便于调整滑杆的高度,从而便于改变固连于滑杆上的冲击工装与车轮的相对高度。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第三支架还包括有丝杆,所述丝杆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导向块,且所述丝杆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上述设置便于调整导向块的高度,并且便于固定导向块。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冲击作动器的两端均包括有球铰,所述球铰分别连接于所述反力架和所述滑杆。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加载机构的灵活性。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冲击工装上设置有模拟路面特征的凸起和/或凹槽。冲击工装抹模拟路面特征,以使得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上的冲击与道路载荷的关联性更强,以使得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测得的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更加准确,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冲击工装设置有若干,且每一所述冲击工装上设置有对应一种路面工况的凸起和/或凹槽。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冲击工装能够模拟多种路面工况,通过更换冲击工装,即可更改路面工况。

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凸起至少包括第一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第四凸起结构和第五凸起结构中的一种;

19、其中,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包括圆柱形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包括圆弧形凸起,所述第三凸起结构包括三角形凸起、所述第四凸起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凸起,所述第五凸起结构包括两端中部凹陷的条形凸起。

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圆形凹陷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长度轴线与所述加载机构的长度轴线平行,且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长度轴线与所述加载机构的长度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待测车轮的轮毂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安装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和车轮适配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锁紧支架,所述锁紧支架包括有制动转盘、锁紧结构和第一支架,所述制动转盘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锁紧结构用于锁紧或放松所述制动转盘,所述车轮适配组件连接于所述制动转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悬臂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悬臂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二支架,且固连于所述制动转盘,所述车轮适配组件固连于所述悬臂背离所述制动转盘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可拆卸地固连于所述安装平面,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固连于所述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导向架、冲击作动器和反力架,所述导向架包括有第三支架和滑杆,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三支架,所述导向架设置在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一侧,所述反力架设置在所述导向架背离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一侧,所述冲击作动器设置在所述反力架上,且所述冲击作动器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滑杆的一端,所述冲击工装位于所述导向架和所述车轮安装机构之间,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滑杆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有机架和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贯穿于所述导向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还包括有丝杆,所述丝杆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导向块,且所述丝杆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作动器的两端均包括有球铰,所述球铰分别连接于所述反力架和所述滑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工装上设置有模拟路面特征的凸起和/或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工装设置有若干,且每一所述冲击工装上设置有对应一种路面工况的凸起和/或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至少包括第一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第四凸起结构和第五凸起结构中的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圆形凹陷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长度轴线与所述加载机构的长度轴线平行,且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长度轴线与所述加载机构的长度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待测车轮的轮毂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安装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和车轮适配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锁紧支架,所述锁紧支架包括有制动转盘、锁紧结构和第一支架,所述制动转盘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锁紧结构用于锁紧或放松所述制动转盘,所述车轮适配组件连接于所述制动转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悬臂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悬臂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二支架,且固连于所述制动转盘,所述车轮适配组件固连于所述悬臂背离所述制动转盘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有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可拆卸地固连于所述安装平面,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固连于所述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导向架、冲击作动器和反力架,所述导向架包括有第三支架和滑杆,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三支架,所述导向架设置在所述车轮安装机构的一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天开李航吴博龙王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