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55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水文缆道,涉及水文缆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轻便水文缆道未设置增重装置,当水流湍急或水体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时,缆道的位置和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受损,包括缆绳和安装架,缆绳设置有两组,且缆绳上滑动连接有水文箱,两组缆绳远离水文箱的一侧末端环绕设有第一滑轮,两组第一滑轮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轮座,且前后滑轮座远离缆绳一侧外表面贴合设置有滑轮槽,两组滑轮槽下方均设置有安装架,两组安装架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两组安装架位于滑轮槽与底座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文缆道,具体为一种轻便水文缆道


技术介绍

1、轻便水文缆道是一种便携式设备,用于水文测量和研究,它由绳索或缆索构成,横跨水体,测量水位、流速和温度等参数。该设备具有轻便、易部署和移动的特点,可在不同地点使用,通过与水面接触,它收集数据并传输至采集设备进行分析,轻便水文缆道在临时测量、流量监测和野外教学中发挥作用,帮助人们了解水体行为和特性。

2、专利号为cn21586520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上表面开设有直形槽,所述直形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加长杆,所述加长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调节杆的设置能够使调节板进行升降,调节板升降能够达到将顶块升降的效果,通过顶块升降能够增加与地面的高度,解决了现有的支杆高度固定不可调节的情况,通过一号滑轮的设置能够方便安装顶绳,在顶部进行悬挂检测架,通过控制绳的设置能够方便控制检测架左右移动。

3、根据上述专利,出现以下的问题:通过控制绳的设置能够方便控制检测架左右移动,通过第二电机的设置能够带动控制绳一拉一放,但未设置增重装置,当水流湍急或水体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时,缆道的位置和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受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轻便水文缆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水文缆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便水文缆道,涉及水文缆道
,解决了现有轻便水文缆道未设置增重装置,当水流湍急或水体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时,缆道的位置和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受损,包括缆绳和安装架,缆绳设置有两组,且缆绳上滑动连接有水文箱,两组缆绳远离水文箱的一侧末端环绕设有第一滑轮,两组第一滑轮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轮座,且前后滑轮座远离缆绳一侧外表面贴合设置有滑轮槽;

3、两组滑轮槽下方均设置有安装架,两组安装架底部固定安装有外部底座,两组安装架位于滑轮槽与外部底座之间。

4、优选的,两组安装架远离水文箱底部内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远离安装架底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杆,套杆顶部限位设置有套杆座。

5、优选的,两组安装架靠近水文箱底部内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第三滑轮外围环绕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远离安装架底部内表面一侧环绕设置有第二滑轮。

6、优选的,第二滑轮靠近水文箱一侧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缆绳,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的缆绳外围贴近设有限位环,且限位环靠近水文箱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安装架顶部内表面上。

7、优选的,套杆座顶部设有缓冲室,缓冲室内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室远离套杆座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左右两组连接柱,且两组连接柱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座,限位座与滑轮槽底部外表面相抵。

8、优选的,水文箱包括滑槽、承压座和连通管,承压座贯穿设置在水文箱前后两侧内表面,滑槽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滑槽贯穿设置在承压座前后两侧末端,两组滑槽之间设置有承压座。

9、优选的,第二滑轮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述第二滑轮对称设置在水文箱的两侧,用于传动第一滑轮和第三滑轮的运动。

10、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通过转动电机旋转带动第三滑轮转动,第三滑轮通过传送带传动第二滑轮,第二滑轮通过缆绳换位传动到第一滑轮,从而达到精准传送水文箱的目的,水文箱内对应设置有两组滑槽用于保证其有效滑动,同时通过支撑柱、限位座和缓冲装置,水文缆道通过安装架和支撑柱获得结构支撑,当水文缆道系统受到外部压力或振动时,这些支撑柱和安装架起到稳定缆道的作用,实现了对缆道的稳定控制和振动吸收,从而确保了缆道的正常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架(6)远离所述水文箱(2)底部内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远离所述安装架(6)底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杆(8),所述套杆(8)顶部限位设置有套杆座(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架(6)靠近所述水文箱(2)底部内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上方设置有转动电机(12),所述转动电机(12)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13),所述第三滑轮(13)外围环绕设置有传送带(23),所述传送带(23)远离所述安装架(6)底部内表面一侧环绕设置有第二滑轮(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11)靠近所述水文箱(2)一侧外表面环绕设置有所述缆绳(1),所述第一滑轮(4)和所述第二滑轮(11)之间的所述缆绳(1)外围贴近设有限位环(10),且所述限位环(10)靠近所述水文箱(2)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6)顶部内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座(7)顶部设有缓冲室(21),所述缓冲室(21)内部设有缓冲弹簧(20),所述缓冲室(21)远离所述套杆座(7)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左右两组连接柱(15),且两组所述连接柱(15)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座(22),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滑轮槽(5)底部外表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箱(2)包括滑槽(16)、承压座(18)和连通管(19),所述承压座(18)贯穿设置在所述水文箱(2)前后两侧内表面,所述滑槽(1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滑槽(16)贯穿设置在所述承压座(18)前后两侧末端,两组所述滑槽(16)之间设置有承压座(1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1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述第二滑轮(11)对称设置在所述水文箱(2)的两侧,用于传动所述第一滑轮(4)和所述第三滑轮(13)的运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架(6)远离所述水文箱(2)底部内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远离所述安装架(6)底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杆(8),所述套杆(8)顶部限位设置有套杆座(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架(6)靠近所述水文箱(2)底部内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上方设置有转动电机(12),所述转动电机(12)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13),所述第三滑轮(13)外围环绕设置有传送带(23),所述传送带(23)远离所述安装架(6)底部内表面一侧环绕设置有第二滑轮(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11)靠近所述水文箱(2)一侧外表面环绕设置有所述缆绳(1),所述第一滑轮(4)和所述第二滑轮(11)之间的所述缆绳(1)外围贴近设有限位环(10),且所述限位环(10)靠近所述水文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鹏远李晓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委员会宁蒙水文水资源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