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锭生产用原料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31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7
本技术公开了铝锭生产用原料运输装置,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原料运输斗和底座,原料运输斗的底部与底座的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阻尼器,底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筒,升降筒的底部延伸至底座的下方。本技术通过将运输装置设置为能够相对活动的原料运输斗与底座两个部位,并利用多个阻尼器进行连接以实现两个部位的缓冲减震,进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两种工作模式,能够在装卸料操作时,通过控制第一活塞板向下活动,并推动支撑柱向下活动,进而推动升降板向下活动至四个支撑座支撑地面,同时万向轮升起,进而使得支撑座替代万向轮对装置提供支撑,以此提高了装卸操作是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具体涉及铝锭生产用原料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铝锭是一种经过冶炼、精炼和铸造等过程制成的铝合金块状物,铝锭是工业中最常用的金属之一,具有轻盈、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建筑工程、包装和电子行业等领域,铝锭一般以特定的尺寸和重量为基准进行交易和运输。

2、在铝锭的生产过程中,使用铝矿石、炭粉、氧化铝、其他材料等进行熔炼并注模,进而能够形成统一规格的铝锭,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各原料运输至加料位置,再对其进行熔炼,在铝锭生产原料运输过程中,需要用到特定的运输小车进行运输。

3、现有技术中,由于运输环境路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运输小车可能会出现颠簸或摇晃的情况,导致铝锭生产原料的装载和卸载过程不稳定,另外,在装卸料过程中,运输小车通常由轮胎支撑,然而,这种支撑方式并不稳定,因为轮胎容易受到地面条件的影响,如地面不平整、潮湿等因素影响,同时轮胎的轴承是活动的,进而会导致运输小车的不稳定的情况,不便于实际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铝锭生产用原料运输装置,包括原料运输斗(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运输斗(1)的底部与底座(2)的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阻尼器(25),所述底座(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筒(4),所述升降筒(4)的底部延伸至底座(2)的下方,所述升降筒(4)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板(5),所述第一活塞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座(8),所述底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3),所述底座(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筒(1...

【技术特征摘要】

1.铝锭生产用原料运输装置,包括原料运输斗(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运输斗(1)的底部与底座(2)的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阻尼器(25),所述底座(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筒(4),所述升降筒(4)的底部延伸至底座(2)的下方,所述升降筒(4)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板(5),所述第一活塞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座(8),所述底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3),所述底座(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筒(11),所述充气筒(1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活塞板(5)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充气筒(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阀座(15),所述阀座(1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辅助控制第一活塞板(5)活动的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锭生产用原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活塞板(12),所述第二活塞板(12)滑动连接在充气筒(11)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活塞板(12)的外侧与充气筒(11)内壁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充气筒(11)远离阀座(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充气筒(11)的内壁开设有与阀座(15)内部相通的通气孔(17),所述第二活塞板(12)远离第一弹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18),所述压杆(18)远离第二活塞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飞韩永保刘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内黄县中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