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流量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28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7
本技术涉及流量控制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差速流量控制器,包括安装环座、进水栅格、调节结构、底座结构和导出结构,进水栅格开设与安装环座表面,调节结构和安装环座配套设置,底座结构和导出结构配套设置,调节结构和导出结构位于安装环座和底座结构之间,底座结构包括有安装底座和安装底座表面的出水槽,还包括有和安装底座固定连接的限位杆。通过限位杆达到从四周位于便于安装盘在安装底座内侧进行安装限位的效果,在安装的时候,安装盘边缘位置对应四组限位杆设置的弧形限位槽和限位杆嵌合,保证安装盘的便捷拆装,通过出水栅格达到外部水流导流输送的效果,保证出水流量,同时一侧呈向上倾斜设置,便于球形头的移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量控制器的,具体涉及差速流量控制器


技术介绍

1、前市面上的水龙头、花洒或者起泡器等卫浴出水产品的内部,通常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

2、现有的出水装置,其出水流量一般由水管的管径决定,水压越高,出水量也越大,容易导致浪费,因此需要使用到差速流量控制装置,而流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在于:当进水的水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出水流量不会随水压的增加而变化,出水量基本保持恒定,因此,可确保出水产品在不同水压条件下获得相同的流量,使出水产品的出水效果稳定,确保节水及舒适性。

3、现有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在其中设置弹簧圈达到控制流量的效果,如申请号为202010647799.9的中国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流量控制器,存在的问题是:

4、内置的弹簧圈长时间受到水流冲击易出现锈迹,影响弹簧圈本身的弹力系数,而弹力系数的变化导致其本身使用时候受冲击系数范围出现变化,难以准确对不同水压做出形变反应,继而会降低其使用效果,同时后期更换需要拆装整个控制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差速流量控制器,能够解决:现有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内置的弹簧圈长时间受到水流冲击易出现锈迹,影响弹簧圈本身的弹力系数,而弹力系数的变化导致其本身使用时候受冲击系数范围出现变化,难以准确对不同水压做出形变反应,继而会降低其使用效果,同时后期更换需要拆装整个控制器,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p>3、差速流量控制器,包括安装环座、进水栅格、调节结构、底座结构和导出结构,进水栅格开设与安装环座表面,调节结构和安装环座配套设置,底座结构和导出结构配套设置,调节结构和导出结构位于安装环座和底座结构之间,底座结构包括有安装底座和安装底座表面的出水槽,还包括有和安装底座固定连接的限位杆,导出结构包括有安装盘、出水栅格和第一对接杆,出水栅格开设于安装盘表面,第一对接杆和安装盘固定连接;

4、调节结构包括有固定连接的导流盘和第二对接杆,导流盘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旋流槽,旋流槽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漏孔,调节结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的调节盘和套接杆,调节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叶片和第二调节叶片,第二调节叶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球形头。

5、进一步的,进水栅格整体呈弧形开设,内侧呈螺旋状延伸设置。

6、进一步的,安装盘通过第一对接杆和安装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对接杆和安装底座居中位置固定连接,限位杆设置四组,环形分布在安装底座表面。

7、进一步的,安装盘的边缘位置对应四组限位杆设置有弧形限位槽,出水栅格沿安装盘的表面呈条状开设有四组,整体呈倾斜凸起设置,且出水栅格的一侧呈向上倾斜设置。

8、进一步的,导流盘通过第二对接杆和安装环座固定连接,第二对接杆和安装环座居中位置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旋流槽呈环状槽内凹设置,而漏孔设置为条状开设,三个一组,共设置四组,沿旋流槽表面等距分布设置。

10、进一步的,调节盘通过套接杆和导流盘活动连接,套接杆和第二对接杆呈活动套接。

11、进一步的,第一调节叶片和第二调节叶片配套设置两组,沿调节盘边缘环状分布,第一调节叶片和第二调节叶片均呈柳叶状设置,外端边缘为向外倾斜状。

12、进一步的,球形头沿第一调节叶片和第二调节叶片底端靠内侧位置突出设置,球形头设置为橡胶头,同时球形头活动嵌入出水栅格中。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技术,外部水源通过进水栅格进入的时候,通过内侧呈螺旋状延伸设置的进水栅格达到对外部水源进行螺旋导流的效果。

15、本技术,通过限位杆达到从四周位于便于安装盘在安装底座内侧进行安装限位的效果,在安装的时候,安装盘边缘位置对应四组限位杆设置的弧形限位槽和限位杆嵌合,保证安装盘的便捷拆装,通过出水栅格达到外部水流导流输送的效果,保证出水流量,同时一侧呈向上倾斜设置,便于球形头的移动调节。

16、本技术,通过导流盘和表面的旋流槽达到对进水进行导流输送的时候沿旋流槽形成旋流,此时通过漏孔达到对旋流状态的水流进行旋流导出的效果,便于后续水流保持旋流状态接触调节叶片结构。

17、本技术,通过和导流盘活动套接的调节盘,在旋流状态的水流接触到导流盘的时候,配合两组调节叶片结构达到通过旋流状态的水流带动整个导流盘进行旋转的效果,而调节盘的旋转带动调节叶片旋转调节的时候,通过第一调节叶片和第二调节叶片对安装盘表面开设的四组出水栅格形成遮挡,从而达到保证水流导送的效果,水流流量较小的时候,整个调节结构不受水流影响保持原位,水流流量较大的时候,调节盘受到水流影响在调节叶片结构的影响下进行转动,调节叶片转动至出水栅格位置,对出水栅格形成一部分遮挡,从而使得流量保持在稳定状态。

18、本技术,在水流流量较大的时候,调节盘受到水流影响在调节叶片结构的影响下进行转动,使得调节叶片转动对出水栅格形成一部分遮挡,此时通过嵌入出水栅格内侧的球形头,达到对对应的调节叶片结构形成限位固定的效果,使得调节叶片结构在受到同一流量水流冲刷的时候,保持对出水栅格的遮挡,避免调节叶片结构在受到同一流量水流冲刷的时候出现持续转动的效果,在水流减小的情况下,球形头受压减小,沿出水栅格一侧倾斜面脱离出水栅格,此时由于倾斜凸起设置的出水栅格一侧突出与安装盘表面,因此保证球形头从一组出水栅格脱离之后不会进入另外一组出水栅格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环座(1)、进水栅格(2)、调节结构(3)、底座结构(4)和导出结构(5),进水栅格(2)开设与安装环座(1)表面,调节结构(3)和安装环座(1)配套设置,底座结构(4)和导出结构(5)配套设置,调节结构(3)和导出结构(5)位于安装环座(1)和底座结构(4)之间,底座结构(4)包括有安装底座(6)和安装底座(6)表面的出水槽(7),还包括有和安装底座(6)固定连接的限位杆(8),导出结构(5)包括有安装盘(9)、出水栅格(10)和第一对接杆(11),出水栅格(10)开设于安装盘(9)表面,第一对接杆(11)和安装盘(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栅格(2)整体呈弧形开设,内侧呈螺旋状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9)通过第一对接杆(11)和安装底座(6)固定连接,第一对接杆(11)和安装底座(6)居中位置固定连接,限位杆(8)设置四组,环形分布在安装底座(6)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9)的边缘位置对应四组限位杆(8)设置有弧形限位槽,出水栅格(10)沿安装盘(9)的表面呈条状开设有四组,整体呈倾斜凸起设置,且出水栅格(10)的一侧呈向上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12)通过第二对接杆(15)和安装环座(1)固定连接,第二对接杆(15)和安装环座(1)居中位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槽(13)呈环状槽内凹设置,而漏孔(14)设置为条状开设,三个一组,共设置四组,沿旋流槽(13)表面等距分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盘(16)通过套接杆(20)和导流盘(12)活动连接,套接杆(20)和第二对接杆(15)呈活动套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叶片(17)和第二调节叶片(18)配套设置两组,沿调节盘(16)边缘环状分布,第一调节叶片(17)和第二调节叶片(18)均呈柳叶状设置,外端边缘为向外倾斜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头(19)沿第一调节叶片(17)和第二调节叶片(18)底端靠内侧位置突出设置,球形头(19)设置为橡胶头,同时球形头(19)活动嵌入出水栅格(10)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环座(1)、进水栅格(2)、调节结构(3)、底座结构(4)和导出结构(5),进水栅格(2)开设与安装环座(1)表面,调节结构(3)和安装环座(1)配套设置,底座结构(4)和导出结构(5)配套设置,调节结构(3)和导出结构(5)位于安装环座(1)和底座结构(4)之间,底座结构(4)包括有安装底座(6)和安装底座(6)表面的出水槽(7),还包括有和安装底座(6)固定连接的限位杆(8),导出结构(5)包括有安装盘(9)、出水栅格(10)和第一对接杆(11),出水栅格(10)开设于安装盘(9)表面,第一对接杆(11)和安装盘(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栅格(2)整体呈弧形开设,内侧呈螺旋状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9)通过第一对接杆(11)和安装底座(6)固定连接,第一对接杆(11)和安装底座(6)居中位置固定连接,限位杆(8)设置四组,环形分布在安装底座(6)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9)的边缘位置对应四组限位杆(8)设置有弧形限位槽,出水栅格(10)沿安装盘(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欢邱平凡杨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特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