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246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6
本公开涉及一种新风机组,包括:排风通道(10),两端分别具有回风进口(11)和排风出口(12);新风通道(20),两端分别具有新风进口(21)和送风出口(22);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具有位于所述排风通道(10)内的第一端(31)和位于所述新风通道(20)内的第二端(32);和热泵装置,包括形成热泵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41)、第一换热器(42;42’)、第一节流元件(43)和第二换热器(44),所述第一换热器(42;42’)位于所述排风通道(10)内,所述第二换热器(44)位于所述新风通道(20)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组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及医疗建筑等对室内的环境要求更加严格,导致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大大增加。为统筹考虑控制碳排放,需要进一步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2、传统空气处理机组仅处理新风冷却、除湿、加热等功能,新风系统能耗较大。近年来,排风冷热回收技术逐渐的到应用,提出了各类热回收技术。在一些相关技术的新风机组方案中,利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回收排风热量。空气热回收热泵的机箱由相互独立的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构成,热泵装置由压缩机、四通阀、位于新风通道的换热器、节流装置和位于排风通道的换热器通过制冷剂管路顺序连接构成,利用热回收装置和热泵装置的组合,将室内排风的热量转移到新风中,以实现排风的热回收,有利于提高节能效果。热回收装置可采用分离式重力热管、分离式液泵循环热回收装置、整体式热管等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的热回收装置采用分离式重力热管或整体式热管时,存在着夏冬季切换时热回收效率只能保证其中一季高效率的不均衡问题。

2、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机组,能够改善热回收效率的不均衡状况。

3、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风机组,包括:

4、排风通道,两端分别具有回风进口和排风出口;

5、新风通道,两端分别具有新风进口和送风出口;

6、水平式热管换热器,具有位于所述排风通道内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新风通道内的第二端;和

7、热泵装置,包括形成热泵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排风通道内,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核心传热部件为槽道型热管。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位于所述排风通道内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新风通道内的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外翅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新风通道设置为相同高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新风通道通过隔板分隔,且相互不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组还包括:

13、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组具有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所述喷淋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时开启喷淋,和/或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二运行模式时关闭喷淋。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一端邻近所述回风进口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一端邻近所述回风进口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远离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一端的一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一端邻近所述排风出口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一端邻近所述排风出口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组还包括:

20、排风风机,位于所述排风通道内,且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一端邻近所述排风出口的一侧;和

21、挡水件,位于所述排风通道内,且位于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喷淋装置之间。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热泵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四通阀,所述新风机组具有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所述四通阀被配置为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时,使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以及使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四通阀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二运行模式时,使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以及使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泵装置还包括形成回热冷媒流路的回热机构,所述回热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时使所述回热冷媒流路导通,以对经过所述新风通道的气流进行回热,和/或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二运行模式时使所述回热冷媒流路关闭。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热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新风通道内的第三换热器和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四通阀之间的冷媒流路上,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二端邻近所述送风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三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远离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二端的一侧。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组还包括:

27、新风风机,位于所述新风通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三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侧;和

28、过滤器,位于所述新风通道内,且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的第二端邻近所述新风进口的一侧。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四通阀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或所述新风通道内。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夏季运行模式,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为冬季运行模式。

31、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分离式重力热管或整体式热管作为热回收装置的新风机组,本公开实施例采用两端分别设置在排风通道和新风通道的水平式热管换热器作为热回收装置,其能够减少新风机组的不同运行模式下热回收效率的差值,从而有效地改善新风机组热回收效率的不均衡状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管芯为槽道型管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位于所述排风通道(10)内的第一端(31)和位于所述新风通道(20)内的第二端(3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外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10)和所述新风通道(20)设置为相同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10)和所述新风通道(20)通过隔板(BA)分隔,且相互不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组具有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所述喷淋装置(50)被配置为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时开启喷淋,和/或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二运行模式时关闭喷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邻近所述回风进口(11)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50)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邻近所述回风进口(11)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50)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远离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邻近所述排风出口(12)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50)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邻近所述排风出口(12)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50)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任一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热泵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四通阀(45),所述新风机组具有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所述四通阀(45)被配置为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时,使所述压缩机(41)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以及使所述压缩机(41)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44)连通;所述四通阀(45)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二运行模式时,使所述压缩机(41)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44)连通,以及使所述压缩机(41)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装置还包括形成回热冷媒流路的回热机构,所述回热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时使所述回热冷媒流路导通,以对经过所述新风通道(20)的气流进行回热,和/或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二运行模式时使所述回热冷媒流路关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新风通道(20)内的第三换热器(46)和第二节流元件(47),所述第三换热器(4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四通阀(45)之间的冷媒流路上,所述第三换热器(46)的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二节流元件(47)与所述第二换热器(44)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44)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二端(32)邻近所述送风出口(22)的一侧,所述第三换热器(46)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44)远离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二端(32)的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一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41)和所述四通阀(45)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10)或所述新风通道(20)内。

19.根据权利要求7、13或14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夏季运行模式,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为冬季运行模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管芯为槽道型管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位于所述排风通道(10)内的第一端(31)和位于所述新风通道(20)内的第二端(3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外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10)和所述新风通道(20)设置为相同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10)和所述新风通道(20)通过隔板(ba)分隔,且相互不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组具有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所述喷淋装置(50)被配置为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时开启喷淋,和/或在所述新风机组处于所述第二运行模式时关闭喷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邻近所述回风进口(11)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50)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邻近所述回风进口(11)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50)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远离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邻近所述排风出口(12)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50)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邻近所述排风出口(12)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50)位于所述水平式热管换热器(30)的第一端(3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贺何伟光徐艳妮杨基文张智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