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三频段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18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机车天线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安装在机车顶部的机车三频段天线,它包括底座(7)、设于所述金属底座(7)上的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在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导电连接的同轴馈电端口(6);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经绝缘体(8)与底座(7)固定相接;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包括直立金属片分支(1)、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2)、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3)、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4)及弯折延伸片分支(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涵盖多个铁路无线通信频段,而且可减少天线的体积,并且用同一个天线外罩实现两种工作频段覆盖模式,满足了对覆盖工作频段,高度和增益的严格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机车天线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安装在机车顶部的机车三频段 天线。该天线可以在相同得天线外罩和天线底座条件下,实现三个频段覆盖模式。
技术介绍
伴随着我国铁路的大步伐建设,铁路系统的通信与调度越来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同时越来越多的无线通信设备应用在机车上,这就需要在机车上安装很多副天线。但 由于机车顶部面积有限,造成天线安装位置不易排布,且各个天线之间信号隔离度不够,彼 此间有高大的干扰,影响通信质量。为了保证机车之间,机车和车站之间的良好通信与调 度,需要整合机车通信调度系统,用较少的天线实现机车上所有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转,这就 要求在同一副天线上实现多个通信频段的覆盖。现有文献尚未披露相关技术方案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可靠性强,具有较 高的辐射增益及较好的辐射方向性能,采用一副天线即能实现多个工作频段的机车三频段 天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三频段天线,它包括底座、设于所述金属底座上的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在 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导电连接的同轴馈电端口 ;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 子经绝缘体与底座固定相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包括直立金属片分支、第 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及 弯折延伸片分支;所述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与直立金属片分支呈“T”型结构;所述第 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与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分别位于直立金属片分支两 侧;所述弯折延伸片分支与直立金属片分支、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第二金属片状 侧臂延伸段分支及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相垂直,且与同轴馈电端口导电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的长度与第二金属片状 侧臂延伸段分支的长度不等。本技术所述直立金属片分支的长、宽、厚依次为100 110mm、16 23mm及 1. 5 3mm ;所述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的长、宽、厚依次为90 IOOmmUO 14mm 及1. 5 3mm ;所述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的长、宽、厚依次为103 105mm、10 14mm及1. 5 3mm ;所述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的长、宽、厚依次为80 86mm、10 14mm 及 1. 5 3mm。另外,本技术所述直立金属片分支的长、宽、厚还可依次为101 102mm、8 12mm及1. 5 3mm ;所述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的长、宽、厚依次为88 90mm、8 IOmm及1. 5 3mm ;所述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的长、宽、厚依次为91 97mm、8 IOmm及1.5 3mm ;所述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的长、宽、厚依次为58 61mm、10 12mm 及 1. 5 3mm。其次,本技术所述底座可采用铝板材,其长、宽、厚依次为100 120mm、78 85mm 及 8 12mm。由于机车三频天线需要能够保证在机车高速行驶的条件下正常稳定的工作,这就 要求机车多频段天线的外观高度和稳定性满足规定要求。又由于本机车天线采用全向天线 振子,需要其工作频段,增益与辐射方向性能满足规定要求。本机车三频天线工作频率覆盖 可以设计成从457MHz到934MHz两倍频程模式或从82 IMHz到2483. 5MHz三倍频程模式。同 时由于这两个模式的三频天线外罩高度统一限制在142mm高度,采用常规半波偶极子天线 阵子来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开发出新型机车三频段天线。本技术体积小,可靠性强,具有较高的辐射增益及较好的辐射方向性能,采用 一副天线即能实现多个工作频段。本技术在统一的很小巧得外罩空间里实现457 469MHz,821 869MHz和885 934MHz三个工作频段模式或实现821 869MHz,885 934MHz和2400 2483. 5MHz三个频段覆盖模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机车三频段天线模式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机车三频段天线模式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机车三频段天线模式1的电压驻波比特性曲线图;图4为本技术机车三频段天线模式1的远场辐射方向图;图5为本技术机车三频段天线模式2的电压驻波比特性曲线图;图6为本技术机车三频段天线模式2的远场辐射方向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机车三频段天线,它包括底座7、设于所述金属底座7上 的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在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导电连接的同轴馈电 端口 6 ;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经绝缘体8与底座7固定相接。本技术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包括直立金属片分支1、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 伸段分支2、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3、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4及弯折延伸片分 支5 ;所述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4与直立金属片分支1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金属片 状侧臂延伸段分支2与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3分别位于直立金属片分支1两侧; 所述弯折延伸片分支5与直立金属片分支1、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2、第二金属片 状侧臂延伸段分支3及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4相垂直,且与同轴馈电端口 6导电连接。本技术所述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2的长度与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 伸段分支3的长度不等。作为覆盖457 469MHz,821 869MHz和885 934MHz三个频段的第一种模式, 本技术所述直立金属片分支1的长、宽、厚依次为105mm、20mm及2mm;所述第一金属4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2的长、宽、厚依次为98mm、12mm及2mm ;所述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 段分支3的长、宽、厚依次为103mm、12mm及2mm;所述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4的长、宽、 厚依次为84mm、12mm及2mm ;其中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材质选用铜板材加工而成。作为覆盖821 869MHz,885 934MHz和2400 2483. 5MHz三个频段的另一种 模式,本技术所述直立金属片分支1的长、宽、厚依次为102mm、IOmm及2mm;所述第一 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2的长、宽、厚依次为90mm、IOmm及2mm ;所述第二金属片状侧臂 延伸段分支3的长、宽、厚依次为96mm、IOmm及2mm;所述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4的长、 宽、厚依次为60mm、11. 5mm及2mm。本技术所述底座7采用铝板材,其长、宽、厚依次为115mm、80mm及IOmm;所述绝缘体8采用聚四氟乙烯。本技术的两个模式的机车三频段天线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天线理论,第一种模式天线工作的三个频段457 469MHz,821 869MHz和 885 934MHz 的中心频率波长分别为 λ 463Μ/4 = 162mm, λ 845/4 = 89mm, λ 909. 5M/4 = 82mm ;由于845MHz频段和909. 5MHz频段相距很近,所以可以将这两个频段合成一个天线分 支进行设计,由于463MHz与9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三频段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7)、设于所述金属底座(7)上的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在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导电连接的同轴馈电端口(6);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经绝缘体(8)与底座(7)固定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机车三频段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7)、设于所述金属底座(7)上的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在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导电连接的同轴馈电端口(6);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经绝缘体(8)与底座(7)固定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三频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波金属板状振子包括 直立金属片分支(1)、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2)、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3)、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4)及弯折延伸片分支(5);所述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4)与直立金属片分支(1)呈“T”型结构;所述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2)与第二金 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3)分别位于直立金属片分支(1)两侧;所述弯折延伸片分支(5) 与直立金属片分支(1)、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2)、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 (3)及加顶金属片状延伸段分支(4)相垂直,且与同轴馈电端口(6)导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三频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状侧臂延伸 段分支(2)的长度与第二金属片状侧臂延伸段分支(3)的长度不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三频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方胡颖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