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168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涉及电梯钢丝绳均力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主平衡座以及设置在主平衡座上方的3节点均力组件与2节点均力组件,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支平衡座与第二支平衡座,第一支平衡座与第二支平衡座对称设置在主平衡座的两端顶面,两组3节点均力组件的重心处分别球铰设置在第一支平衡座的两端顶面,两组2节点均力组件的重心处分别球铰这是在第二支平衡座的两端顶面,第一支平衡座、第二支平衡座的底部与主平衡座的顶面之间、主平衡座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面之间分别转动设置。本申请能够对十组钢丝绳的受力进行调节,避免钢丝绳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钢丝绳均力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


技术介绍

1、理论上,电梯在使用过程中,钢丝绳组中的每根钢丝绳的受力应一样,且曳引轮上用来缠绕钢丝绳的槽的形状和尺寸也应一样;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使用十组钢丝绳的电梯,由于各种原因会使钢丝绳组中的每根钢丝绳的受力不一样,这样就会造成有些钢丝绳受力大,有些钢丝绳受力小;受力大的钢丝绳与其对应的曳引轮上的槽之间的摩擦力会相对较大,这样会造成其对应的曳引轮上的槽的摩擦更厉害,时间一长,就好造成其对应的曳引轮上的槽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造成受力大的钢丝绳工作中所受的力越来越大。当钢丝绳组中个钢丝绳的受力不均时,受力小的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产生蠕动现象,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的蠕动会引起钢丝绳和曳引轮的磨损;楼层越高,上述情况更严重。因而,长时间使用的受力大的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而造成电梯安全事故;同时,受力小的钢丝绳也会因与曳引轮的磨损,出现受损,如果受损严重,也会引起造成钢丝绳的断裂,而造成电梯安全事故。

2、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十组钢丝绳的受力进行调节,避免钢丝绳磨损的十节点均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能够对十组钢丝绳的受力进行调节,避免钢丝绳磨损。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包括底座、主平衡座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平衡座上方的3节点均力组件与2节点均力组件,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支平衡座与第二支平衡座,所述第一支平衡座与所述第二支平衡座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平衡座的两端顶面,两组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的重心处分别球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平衡座的两端顶面,两组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的重心处分别球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平衡座的两端顶面,所述第一支平衡座、第二支平衡座的底部与所述主平衡座的顶面之间、所述主平衡座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之间分别转动设置。

4、优选地,每组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上的三组节点与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的球铰中心共面设置,每组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的两组节点与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的球铰中心共线设置。

5、优选地,还包括:

6、第一球形节点,三组所述第一球形节点分别球铰设置在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的节点处,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上的所有球铰中心共面设置,每组所述第一球形节点内从上至下穿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抵接在所述第一球形节点的上方。

7、优选地,还包括:

8、第二球形节点,两组所述第二球形节点分别球铰设置在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的节点处,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上的所有球铰中心共面设置,每组所述第二球形节点内从上至下穿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抵接在所述第二球形节点的上方。

9、优选地,所述主平衡座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之间包括:

10、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平衡座的底部;

11、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弧形凸起转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槽内。

12、优选地,还包括:

13、通孔,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弧形凸起内且还沿所述弧形凸起轴心设置;

14、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两侧面上;

15、腰形孔,所述腰形孔开设在所述固定板上,两组所述腰形孔分别与所述通孔的两端对应设置;

16、销轴,所述弧形凸起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销轴的中端,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适配于两组所述腰形孔内。

17、优选地,所述第一支平衡座转动轴心到所述主平衡座转动轴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支平衡座转动轴心到所述主平衡座转动轴心的距离。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支平衡座、第二支平衡座的底部中心与所述主平衡座的顶面之间、所述主平衡座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之间的转动轴心分别平行且还共面设置。

1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两组3节点均力组件与两组2节点均力组件上共有十组节点,每处节点用于贯穿钢丝绳;两组3节点均力组件的主要作用是在钢丝绳运行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而产生蠕动现象中,通过3节点均力组件使第一支平衡座受力大的一侧向下倾斜,关于中心对称的第一支平衡座另一侧则向上倾斜,从而平衡钢丝绳上的受力状态,减少对钢丝绳的磨损;两组2节点均力组件的主要作用是在钢丝绳运行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而产生蠕动现象中,通过2节点均力组件使第二支平衡座受力大的一侧向下倾斜,第二支平衡座另一侧向上倾斜,从而平衡钢丝绳上的受力状态,减少对钢丝绳的磨损;限位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在钢丝绳受力过程中,保证底座、主平衡座与第一支平衡座或第二支平衡座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能够顺利实现受力调节过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包括底座(1)、主平衡座(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平衡座(2)上方的3节点均力组件(4)与2节点均力组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支平衡座(31)与第二支平衡座(32),所述第一支平衡座(31)与所述第二支平衡座(32)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平衡座(2)的两端顶面,两组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4)的重心处分别球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平衡座(31)的两端顶面,两组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6)的重心处分别球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平衡座(32)的两端顶面,所述第一支平衡座(31)、第二支平衡座(32)的底部与所述主平衡座(2)的顶面之间、所述主平衡座(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的顶面之间分别转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4)上的三组节点与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4)的球铰中心共面设置,每组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6)的两组节点与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6)的球铰中心共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衡座(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的顶面之间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平衡座(31)转动轴心到所述主平衡座(2)转动轴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支平衡座(32)转动轴心到所述主平衡座(2)转动轴心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平衡座(31)、第二支平衡座(32)的底部中心与所述主平衡座(2)的顶面之间、所述主平衡座(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的顶面之间的转动轴心分别平行且还共面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包括底座(1)、主平衡座(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平衡座(2)上方的3节点均力组件(4)与2节点均力组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支平衡座(31)与第二支平衡座(32),所述第一支平衡座(31)与所述第二支平衡座(32)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平衡座(2)的两端顶面,两组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4)的重心处分别球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平衡座(31)的两端顶面,两组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6)的重心处分别球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平衡座(32)的两端顶面,所述第一支平衡座(31)、第二支平衡座(32)的底部与所述主平衡座(2)的顶面之间、所述主平衡座(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的顶面之间分别转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节点非对称均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4)上的三组节点与所述3节点均力组件(4)的球铰中心共面设置,每组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6)的两组节点与所述2节点均力组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刘明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量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