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135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复合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开关电路、变压器和副边整流电路,变压器原边采用双绕组三个抽头的方式,变压器副边经过整流电路将能量传递到输出。其主要特点在于变压器原边所连接的三桥臂开关电路,其工作方式包括推挽工作模式、全桥工作模式、复合工作模式,从而达到变压器输出增益灵活切换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较宽输入电压范围内,达到占空比利用率最大,降低了变换器原副边的电流峰值和有效值,降低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同时副边整流管的反向恢复电压平台显著降低,反向恢复损耗更小,具有开关元件数量少,磁元件数量少,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的综合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宽电压范围输入、高压输出、大功率的开关电源场合,通常采用两组全桥电路,原边两路全桥电路并联,副边全桥整流串联,如图1所示。该电路的优点是每组全桥电路的输出电压仅为总输出电压的一半,从而降低副边整流管的电压应力,器件选型方便,缺点是需要两组全桥电路,通过输出多桥臂串联,可以满足宽输入、大功率应用,但是存在功率元件数量多、驱动控制复杂,并且整个副边阻抗较大,降低转换效率,同时带来系统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的缺陷。

2、基于上述两组全桥串并联电路结构缺陷,2006年ieee论文《extra wide inputvoltage range and high efficiency dc-dc converter using hybrid modulation》提出一种混合全桥变换器,如图2所示,原边两路全桥电路并联,副边三桥臂全桥整流。该电路的副边三桥臂全桥整流方式相比图1所示的副边全桥整流串联方式,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两个全桥电路的匝比,实现对副边电压增益的灵活调整以满足更宽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开关电路、变压器和副边整流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电路或全桥整流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所述开关管Q2、所述开关管Q3、所述开关管Q4、所述开关管Q5和所述开关管Q6均为NMOS管,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4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5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管Q6的第一端均为漏极,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端、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端、所述开关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开关电路、变压器和副边整流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电路或全桥整流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所述开关管q2、所述开关管q3、所述开关管q4、所述开关管q5和所述开关管q6均为nmos管,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4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5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管q6的第一端均为漏极,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端、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端、所述开关管q3的第二端、所述开关管q4的第二端、所述开关管q5的第二端和所述开关管q6的第二端均为源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卢鹏飞刘继翔宋亚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