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98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包括: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第一主体层下表面和第二主体层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固层,第二主体层下表面连接抗菌层,抗菌层下表面连接透气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面料由改性聚丙烯纤维为经纱,由改性棉纤维为纬纱交织而成,并在改性聚丙烯纤维中织入抗静电丝,达到阻燃抗静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许多能带来穿着新体验的舒爽面料受到人们追捧,而面料风格和性能的改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入新型纱线,在诸如石油化工、电力、消防、煤矿、炼油、医药之类的行业,由阻燃和抗静电面料制成的服装普遍受到青睐。

2、现有技术中,面料通常考虑防辐射和抗菌效果,在石油化工、电力、消防、煤矿、炼油、医药等领域时,该面料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存在不能实现阻燃和抗静电的效果的问题。

3、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防辐射抗菌面料”,其公告号为cn110820128b,其申请日为2019年12月13日,该专利技术制备的防辐射抗菌面料,由于防辐射抗菌纤维的加入,织物的防辐射性能大幅度提升,并且其抗菌性能优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能够达到99%以上;利用甲基丙烯酸单体、甲基丙烯酸钐在引发剂作用下在钨酸铅表面发生聚合加成反应,形成一层膜层结构,得到了富含羧基的钨酸铅-甲基丙烯酸钐复合物,这极大地促进了钨酸铅与聚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第一主体层下表面和第二主体层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固层,第二主体层下表面连接抗菌层,抗菌层下表面连接透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由改性聚丙烯纤维为经纱,由改性棉纤维为纬纱交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丙烯纤维中织入抗静电丝,抗静电丝的质量百分比为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抗静电丝为尼龙丝或腈纶丝,抗静电丝之间的间隔为0.4-2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第一主体层下表面和第二主体层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固层,第二主体层下表面连接抗菌层,抗菌层下表面连接透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层和第二主体层由改性聚丙烯纤维为经纱,由改性棉纤维为纬纱交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丙烯纤维中织入抗静电丝,抗静电丝的质量百分比为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抗静电丝为尼龙丝或腈纶丝,抗静电丝之间的间隔为0.4-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层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制取步骤为:在反应罐中加入聚丙烯;将反应罐升温至160-170℃;在氮气保护下将聚丙烯熔化40-50min;聚丙烯熔化后,向反应罐中依次加入聚丙烯质量8-10%的聚磷酸铵和聚丙烯质量12-14%的甘油;保温混合搅拌1h得到聚丙烯熔融液;在金属筛网中对聚丙烯熔融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装入熔融喷丝设备中,在螺杆压力为0.6mpa的作用下,将滤液经喷丝孔挤出成型;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干燥,得到改性聚丙烯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春仑赵顾松赵顾胜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杰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