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γ-环糊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097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γ‑环糊精的合成方法,属于酶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纤维素为底物,首先以纤维素酶为催化剂,以含有纤维素的原料为底物,获得含有纤维二糖的原料;然后经纤维二糖磷酸化酶(CBP)、α‑葡聚糖磷酸化酶(AGP)、γ‑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聚磷酸盐葡萄糖激酶(PPGK)、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等多酶级联一锅法催化反应合成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γ‑环糊精。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γ‑环糊精制备方法不仅拓展了纤维素生物质的应用范围,也为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其附加值提高了10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γ-环糊精的生物合成方法,属于酶应用。


技术介绍

1、环糊精(cyclodextrin,简称cd)是由六个以上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的总称,其中以α-环糊精(α-cd)、β-环糊精(β-cd)及γ-环糊精(γ-cd)最为常见。与α-cd和β-cd比较,γ-cd具有:(1)比β-环糊精更大的空腔,可包合的客体分子范围更广,(2)更好的水溶性,室温25℃时γ-环糊精溶解度为25.6g/100ml,而α-cd溶解度为12.7g/100ml水、β-cd溶解度则只有1.88g/100ml水。因此,γ-cd在分析化学、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许多领域中有更大的需求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据报道,α-cd、β-cd和γ-cd分别占全球环糊精产量的15%、70%和5%。低产量和优异的性能导致了γ-cd的价格较高。

2、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glycosyltransferase,简称cgt酶,ec 2.4.1.19)的出现,环糊精开始进入工业化试产,但产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γ-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γ-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纤维素酶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素外切酶(Cellobiohydrolase)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简称B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γ-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纤维二糖磷酸化酶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如: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古菌近源株(Cellvibriogilvus)、纤维素单胞菌属(Cellulomonas sp.)、糞堆梭菌(Clostridium stercora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γ-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γ-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纤维素酶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素外切酶(cellobiohydrolase)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简称b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γ-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纤维二糖磷酸化酶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如: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古菌近源株(cellvibriogilvus)、纤维素单胞菌属(cellulomonas sp.)、糞堆梭菌(clostridium stercorarium)、阿波罗栖热袍菌(thermotoga neapolitana)、潮湿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uda)和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等野生型或基因修饰细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γ-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α-葡聚糖磷酸化酶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hordeum vulgare sub sp.、hungatei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嗜熱乳桿菌(thermus thermophilus)、火球菌属(pyrococcus sp.)、超嗜热古菌(pyrococcus horikoshii)、嗜热古细菌(pyrococcus furiosus)、嗜压热球菌(thermococcus barophilus)、柯达热球菌(thermococcus kodakarensis)、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等野生型或基因修饰细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γ-环糊精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诩牛康乐倪紫源殷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慧海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