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超临界发泡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超临界发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94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5
本申请公开了超临界发泡设备,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矩形安装架,矩形安装架的内部对称安装有侧护板,矩形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反应釜安装在两个侧护板之间,反应釜的顶部安装有盖板,反应釜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器,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原料泵,原料泵的输出端穿过盖板,并与反应釜的内部连通。本申请通过启动驱动组件配合升降组件驱动两个搅拌杆围绕矩形支撑杆一边进行公转一边进行升降,从而有效提高了搅拌杆对反应釜内部原料的搅拌效果,同时利用传动机构还可以带动搅拌杆进行自转,以进一步提高搅拌杆对反应釜内部的搅拌效果,以此有效提高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剂与熔融原料的混合效果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材料制备,尤其是涉及超临界发泡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人们对鞋的要求也呈多元化趋势,由以前只注重美观大方转变为在注重美观大方的同时,亦注重其安全性舒适感。由此提高穿着舒适性,开发轻质高弹发泡材料已经成为鞋底发展的主要方向。

2、传统的发泡技术通常使用化学发泡剂,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存在一些缺点,如发泡剂易挥发、易燃易爆等,而且生成的泡沫材料性能较差。相比之下,超临界发泡技术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能耗,而且生成的泡沫材料具有更强的抗压性能和更小的密度。

3、超临界发泡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它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使之与熔融状态的原料混合后,在模具内部塑形,并使得二氧化碳发泡剂在原料的内部膨胀形成泡沫,以增加原料内部的空洞空间,提高原料的弹性。然而在实际操作时,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形成液态,在与原料进行混合时容易在重力的影响下堆聚在一起,从而使得二氧化碳发泡剂与原料混合不均匀,影响装置的出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形成液态,在与原料进行混合时容易在重力的影响下堆聚在一起,从而使得二氧化碳发泡剂与原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超临界发泡设备。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超临界发泡设备,包括矩形安装架,所述矩形安装架的内部对称安装有侧护板,所述矩形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安装在两个侧护板之间,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反应釜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原料泵,所述原料泵的输出端穿过盖板,并与反应釜的内部连通,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端穿过盖板,并与反应釜的内部连通,所述盖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矩形支撑杆,所述矩形支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传动主杆,所述传动主杆的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矩形安装架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盖板与反应釜进行密封盖合的密封组件,所述盖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矩形支撑杆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矩形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传动主杆进行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矩形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杆进行自转的传动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与升降组件、传动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将干冰二氧化碳放入反应釜的内部后,通过启动原料泵与加热器将反应釜内部的压力与温度维持在二氧化碳处于临界状态,然后通过加压泵将熔融原料导入反应釜的内部,接着通过启动驱动组件配合升降组件驱动两个搅拌杆围绕矩形支撑杆一边进行公转一边进行升降,从而有效提高了搅拌杆对反应釜内部原料的搅拌效果,同时利用传动机构还可以带动搅拌杆进行自转,以进一步提高搅拌杆对反应釜内部的搅拌效果,以此有效提高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剂与熔融原料的混合效果与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出品质量。

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矩形安装架内底部的滑轨,所述侧护板滑动连接在滑轨的一端,所述矩形安装架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推杆一,两个所述电推杆一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侧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二,所述电推杆二的输出端与盖板固定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推杆二与电推杆一、滑轨的配合使用,使得启动电推杆二可以将盖板盖合在反应釜的顶部,同时通过启动电推杆一可以驱动侧护板将盖板夹持固定在反应釜的顶部,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效果与稳定性。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杆顶部的从动齿轮,所述盖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配合使用,使得当反应釜内部压力趋于稳定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可以驱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并使得从动齿轮带动矩形支撑杆进行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内侧的波浪台,所述传动主杆的一端与波浪台适配,所述矩形支撑杆的一端套设有升降弹簧,所述升降弹簧安装在传动主杆与盖板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波浪台与升降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当启动驱动组件驱动传动主杆带动搅拌杆进行公转的同时,使得波浪台引导传动主杆带动搅拌杆沿着矩形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向上移动,然后利用升降弹簧的回弹特性推动传动主杆带动搅拌杆沿着矩形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以此便于驱动搅拌杆沿着矩形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做往复的升降移动,提高了搅拌杆对反应釜内部原料的搅拌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波浪台内侧的内齿环,所述搅拌杆的顶端安装有与内齿环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安装有引导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齿环与传动齿轮、引导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当启动驱动组件带动搅拌杆以矩形支撑杆为圆心进行公转的同时,使得搅拌杆带动传动齿轮与内齿环啮合,并使得传动齿轮带动搅拌杆在引导组件的调节下与矩形支撑杆的底部维持平行,从而使得传动齿轮始终与内齿环啮合,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杆对反应釜内部原料的搅拌效果。

13、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搅拌杆顶端的引导滑块,所述传动齿轮的内部开设有与引导滑块适配的引导滑槽,所述矩形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同步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同步件与引导滑块、引导滑槽的配合使用,使得当驱动搅拌杆进行公转的同时,可以对传动齿轮进行高度定位,并带动传动齿轮沿着搅拌杆的长度方向进行升降滑动,同时给减少传动齿轮与内齿环脱离啮合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进一步地,所述同步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杆一端的同步杆,所述同步杆的一端与传动齿轮转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同步杆可以有效减少传动齿轮与内齿环脱离啮合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7、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主杆的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抵触辊,所述抵触辊与波浪台的顶部滚动抵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抵触辊有效减轻了传动主杆与波浪台之间的磨损,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与升降组件、传动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将干冰二氧化碳放入反应釜的内部后,通过启动原料泵与加热器将反应釜内部的压力与温度维持在二氧化碳处于临界状态,然后通过加压泵将熔融原料导入反应釜的内部,接着通过启动驱动组件配合升降组件驱动两个搅拌杆围绕矩形支撑杆一边进行公转一边进行升降,从而有效提高了搅拌杆对反应釜内部原料的搅拌效果,同时利用传动机构还可以带动搅拌杆进行自转,以进一步提高搅拌杆对反应釜内部的搅拌效果,以此有效提高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剂与熔融原料的混合效果与效率,提高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临界发泡设备,包括矩形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内部对称安装有侧护板(2),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3),所述反应釜(3)安装在两个侧护板(2)之间,所述反应釜(3)的顶部安装有盖板(4),所述反应釜(3)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器(5),所述盖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原料泵(6),所述原料泵(6)的输出端穿过盖板(4),并与反应釜(3)的内部连通,所述盖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泵(24),所述加压泵(24)的输出端穿过盖板(4),并与反应釜(3)的内部连通,所述盖板(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矩形支撑杆(7),所述矩形支撑杆(7)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传动主杆(8),所述传动主杆(8)的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盖板(4)与反应釜(3)进行密封盖合的密封组件,所述盖板(4)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矩形支撑杆(7)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传动主杆(8)进行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杆(9)进行自转的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矩形安装架(1)内底部的滑轨(10),所述侧护板(2)滑动连接在滑轨(10)的一端,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推杆一(11),两个所述电推杆一(11)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侧护板(2)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二(12),所述电推杆二(12)的输出端与盖板(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杆(7)顶部的从动齿轮(13),所述盖板(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13)啮合的主动齿轮(14),所述盖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1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反应釜(3)内侧的波浪台(16),所述传动主杆(8)的一端与波浪台(16)适配,所述矩形支撑杆(7)的一端套设有升降弹簧(17),所述升降弹簧(17)安装在传动主杆(8)与盖板(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波浪台(16)内侧的内齿环(18),所述搅拌杆(9)的顶端安装有与内齿环(18)啮合的传动齿轮(19),所述传动齿轮(19)的一端安装有引导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临界发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搅拌杆(9)顶端的引导滑块(20),所述传动齿轮(19)的内部开设有与引导滑块(20)适配的引导滑槽(21),所述矩形支撑杆(7)的一端设置有与同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临界发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杆(7)一端的同步杆(22),所述同步杆(22)的一端与传动齿轮(19)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主杆(8)的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抵触辊(23),所述抵触辊(23)与波浪台(16)的顶部滚动抵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超临界发泡设备,包括矩形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内部对称安装有侧护板(2),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3),所述反应釜(3)安装在两个侧护板(2)之间,所述反应釜(3)的顶部安装有盖板(4),所述反应釜(3)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器(5),所述盖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原料泵(6),所述原料泵(6)的输出端穿过盖板(4),并与反应釜(3)的内部连通,所述盖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泵(24),所述加压泵(24)的输出端穿过盖板(4),并与反应釜(3)的内部连通,所述盖板(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矩形支撑杆(7),所述矩形支撑杆(7)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传动主杆(8),所述传动主杆(8)的一端对称转动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盖板(4)与反应釜(3)进行密封盖合的密封组件,所述盖板(4)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矩形支撑杆(7)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传动主杆(8)进行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杆(9)进行自转的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矩形安装架(1)内底部的滑轨(10),所述侧护板(2)滑动连接在滑轨(10)的一端,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推杆一(11),两个所述电推杆一(11)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侧护板(2)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安装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二(12),所述电推杆二(12)的输出端与盖板(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水陈文平陈杉培陈一木陈文锋陈贵强
申请(专利权)人:锋特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