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旋翼潜空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91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潜空跨介质无人航行器,涉及潜空跨介质航行器技术领域,包括航行器本体,航行器本体的四个侧面均连接有机臂,机臂的一端安装有安装连接架,安装连接架的顶部上安装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安装连接架的底部安装有水平推进器,航行器本体的顶部安装有亚克力半球密封罩,航行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电池箱,航行器本体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垂直推进器固定板。该无人航行器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提升,该无人航行器能够在水下和空中两种模式之间无缝切换,从而使得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更为灵活,这种灵活性提高了机器人在不同任务场景下的适应性,从而可以完成更多样化、复杂性高的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潜空跨介质航行器,具体为一种多旋翼潜空跨介质无人航行器


技术介绍

1、atr-mp是一款由意大利公司leonardo开发的无人潜水和水上运输器。尽管它在水陆两栖方面具有灵活性,但其水下操控性能可能受到一定限制。水下导航和稳定性仍然是一个挑战,尤其在复杂水域环境中。

2、2015年,alzu'bi等开发了一种无线水空混合无人机。其深度控制系统由水深传感器和可变排放浮力装置组成,可自动将水泵入或泵出圆柱体,空中动力系统由4个旋翼组成。在出水过程中,航行器首先通过调节深度控制系统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像四旋翼无人机一样起飞;在入水过程中,航行器首先入水并漂浮在水上,然后通过调节深度控制系统浸入水中。缺点只能靠浮力系统上浮下潜,速度慢且水下的运动不可控。

3、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专利技术了一种无人航行器,并将其命名为“耐腐蚀的空中隐身无人航海系统”。能够长期潜伏在较深的水下并通过固定的底座在数百英尺的水下执行定点任务。必要时,它可以折断支架,然后自动上浮到水面,并借助4个旋翼升空。该航行器不能自主潜入水下,每次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旋翼潜空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四个侧面均连接有机臂(5),所述机臂(5)的一端安装有安装连接架(9),所述安装连接架(9)的顶部上安装有无刷电机(6),所述无刷电机(6)的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2),所述安装连接架(9)的底部安装有水平推进器(3),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亚克力半球密封罩(4),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电池箱(10),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垂直推进器固定板(8),所述垂直推进器固定板(8)上安装有垂直推进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旋翼潜空跨介质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旋翼潜空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四个侧面均连接有机臂(5),所述机臂(5)的一端安装有安装连接架(9),所述安装连接架(9)的顶部上安装有无刷电机(6),所述无刷电机(6)的转轴上安装有螺旋桨(2),所述安装连接架(9)的底部安装有水平推进器(3),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亚克力半球密封罩(4),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电池箱(10),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垂直推进器固定板(8),所述垂直推进器固定板(8)上安装有垂直推进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旋翼潜空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5)通过螺栓安装在航行器本体(1)的四个侧面上,所述安装连接架(9)通过螺栓安装在机臂(5)的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旋翼潜空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6)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连接架(9)上,四个所述水平推进器(3)均通过螺栓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志周正何红坤唐雯铠周弘骏苏雨生顾泽覃高熙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