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090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单晶生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二个石英罩,外部石英杯的外型如同一个倒置的水杯,开口朝下,顶部是圆弧状,开口处有二个左右对称的长条型缺口,用以避免硅熔汤被倒吸进外部石英罩中;内部石英杯是二层的,开口朝上,二个石英杯中间放置隔热效果好的碳纤维隔热棉,内部外层石英杯开口处有水平突出的法兰;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在内层石英杯中间放置碳纤维隔热棉,气相掺杂是将易挥发的掺杂剂汽化成气体状态,再将此气体导入硅熔汤之中,使得有效进入熔汤中的掺杂剂重量与预期的重量十分接近,达到控制电阻的目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晶生长,具体为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半导体掺杂剂有磷、硼、砷、锑四种,其中磷、砷、锑三种易挥发。

2、现有技术中,用石英管将掺杂剂颗粒注入熔汤的过程当中,当掺杂剂愈接近熔汤液面时,熔汤的辐射热愈高,使得掺杂剂在还没接触并进入熔汤之前发生了汽化,而这个装置汽化的掺杂剂并不能有效地进入熔汤;长晶炉在1430度以上将原生多晶硅料熔化成液态后进行掺杂的动作,一般使用石英管将掺杂剂的颗粒注入熔汤当中。在此过程里因掺杂剂容易挥发,所以有效进入熔汤的掺杂剂重量会减少,从而使电阻不能达到预期的低。

3、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用来解决现有半导体掺杂剂投放易挥发的问题,可以减少半导体掺杂剂投放时的挥发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半导体掺杂剂投放易挥发的问题,可以减少半导体掺杂剂投放时的挥发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使用二个石英罩,外部石英杯的外型如同一个倒置的水杯,开口朝下,顶部是圆弧状,开口处有二个左右对称的长条型缺口,用以避免硅熔汤被倒吸进外部石英罩中;

4、内部石英杯是二层的,开口朝上,二个石英杯中间放置隔热效果好的碳纤维隔热棉,内部外层石英杯开口处有水平突出的法兰,用于遮挡内部内层石英杯里承装的碳纤维隔热棉,内部外层石英杯的内部放置掺杂剂;

5、当原生多晶料熔化完毕变成硅熔汤后,将此石英装置慢慢下降,外部石英杯轻贴熔汤液面,此时因为高温,掺杂剂被汽化,而气相的掺杂剂挥发后顺着外部石英杯飘向熔汤并融入熔汤之中。

6、优选的,外部石英杯的内环面固定有连接环,内部内层石英杯螺接在连接环的内环口中。

7、优选的,所述内部内层石英杯的外壁套设螺接有丝套,丝套插入且螺接在螺接槽中,螺接槽开设在连接环的底面,螺接槽的高度小于连接环的高度,且螺接槽呈环形槽,螺接槽的外环面设有内螺纹,丝套的外环面设有外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表面开设有通口,通口呈圆弧形口,通口设有多个,多个通口沿着连接环的顶面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分布。

9、优选的,所述碳纤维隔热棉填充在内部外层石英杯、内部内层石英杯以及法兰围护出的“u”字形环状槽中。

10、优选的,所述缺口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缺口,两个缺口关于外部石英杯的杯口对称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内部外层石英杯的底面固定有防滑垫片,防滑垫片呈“l”形片,防滑垫片设有多个,多个防滑垫片沿着内部外层石英杯的外壁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在内层石英杯中间放置碳纤维隔热棉,气相掺杂是将易挥发的掺杂剂汽化成气体状态,再将此气体导入硅熔汤之中,使得有效进入熔汤中的掺杂剂重量与预期的重量十分接近,达到控制电阻的目地;进一步解决了现有半导体掺杂剂投放易挥发的问题,可以减少半导体掺杂剂投放时的挥发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石英杯(1)的内环面固定有连接环(2),内部内层石英杯(7)螺接在连接环(2)的内环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内层石英杯(7)的外壁套设螺接有丝套(5),丝套(5)插入且螺接在螺接槽(4)中,螺接槽(4)开设在连接环(2)的底面,螺接槽(4)的高度小于连接环(2)的高度,且螺接槽(4)呈环形槽,螺接槽(4)的外环面设有内螺纹,丝套(5)的外环面设有外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的表面开设有通口(3),通口(3)呈圆弧形口,通口(3)设有多个,多个通口(3)沿着连接环(2)的顶面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隔热棉(9)填充在内部外层石英杯(6)、内部内层石英杯(7)以及法兰(8)围护出的“U”字形环状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1)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缺口(11),两个缺口(11)关于外部石英杯(1)的杯口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外层石英杯(6)的底面固定有防滑垫片(10),防滑垫片(10)呈“L”形片,防滑垫片(10)设有多个,多个防滑垫片(10)沿着内部外层石英杯(6)的外壁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石英杯(1)的内环面固定有连接环(2),内部内层石英杯(7)螺接在连接环(2)的内环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内层石英杯(7)的外壁套设螺接有丝套(5),丝套(5)插入且螺接在螺接槽(4)中,螺接槽(4)开设在连接环(2)的底面,螺接槽(4)的高度小于连接环(2)的高度,且螺接槽(4)呈环形槽,螺接槽(4)的外环面设有内螺纹,丝套(5)的外环面设有外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晶气相掺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的表面开设有通口(3),通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龄杨希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芯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