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82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3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包括缸体、缸底座、活塞杆和活塞装置,活塞装置包括活塞、阀套单元和单向阀单元,单向阀单元安装在阀套单元内,阀套单元安装在活塞杆一端轴向设置的安装槽内,并通过活塞与活塞杆螺旋固定限位,且单向阀单元的两端分别穿插在阀套单元的两端内,单向阀单元的一端穿过阀套单元的一端并穿过活塞杆轴向设置的第一穿插孔,且单向阀单元的一端端部与活塞杆径向设置的插销相抵,单向阀单元的另一端穿过阀套单元的另一端并穿过活塞轴向设置的第二穿插孔,且单向阀单元的另一端端部与缸底座相抵;本技术使得液压油缸上的活塞与缸底座相抵触时,能起到缓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缸,尤其涉及一种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1、液压油缸对于液压机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在整个液压机械中扮演一个执行元件的角色,整个过程中液压油缸就是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液压油缸基本由缸体、缸底座、活塞杆和活塞构成,液压油缸在压缩过程中,活塞杆上的活塞最终会与缸底座相抵触,因有些操作环境比较恶劣,液压油缸的压缩速度较快会导致活塞与缸底座碰撞,这样会损坏整个液压油缸,还有正常的操作环境中,活塞杆上的活塞与缸底座相抵触时,会出现突然泄压的状态,导致与液压油缸连接的机械结构会得不到缓冲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使得液压油缸上的活塞与缸底座相抵触时,能起到缓冲的效果。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包括缸体、缸底座、活塞杆和活塞装置,所述缸底座焊接固定在所述缸体的一端上,所述活塞装置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上并活动于所述缸体内,且所述活塞装置朝向于所述缸底座端;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阀套单元和单向阀单元,所述单向阀单元安装在所述阀套单元内,所述阀套单元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一端轴向设置的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杆螺旋固定限位,且所述单向阀单元的两端分别穿插在所述阀套单元的两端内,所述单向阀单元的一端穿过所述阀套单元的一端并穿过所述活塞杆轴向设置的第一穿插孔,且所述单向阀单元的一端端部与所述活塞杆径向设置的插销相抵,所述单向阀单元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套单元的另一端并穿过所述活塞轴向设置的第二穿插孔,且所述单向阀单元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缸底座相抵。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阀套单元和单向阀单元,并将其通过活塞与活塞杆螺旋固定限位,在液压油缸上的活塞与缸底座相抵触时,通过单向阀单元的抵靠运动,并打开单向阀单元实现压力卸荷,能使得活塞与缸底座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活塞与缸底座之间的撞击而损坏液压油缸。

4、作为优选,所述阀套单元包括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和阀套,所述第一阀座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阀套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阀座相抵,所述第二阀座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阀套相抵,且所述第二阀座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并限位在所述活塞所设有的限位槽内;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于阀套单元与活塞杆和活塞之间的装配,同时也便于阀套单元与单向阀单元之间的装配。

5、作为优选,所述单向阀单元包括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弹簧,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均设有抵靠杆,且所述抵靠杆与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之间均通过圆台过渡成型,所述第一阀芯的抵靠杆与所述第一阀座的通孔相通并穿插在所述第一穿插孔上,所述第二阀芯的抵靠杆与所述第二阀座的通孔相通并穿插在所述第二穿插孔上;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另一端均设有限位块,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限位块上,并通过所述弹簧将各自的所述圆台端面抵靠在所述通孔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液压油缸上的活塞与缸底座相抵触时,通过第二阀芯的抵靠杆与缸底座之间的抵靠运动,并打开第二阀芯的圆台与通孔来实现压力卸荷,使得活塞与缸底座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活塞与缸底座之间的撞击而损坏液压油缸。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阀座上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并通过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相密封;所述第二阀座上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并通过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相密封;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阀套单元与活塞杆和活塞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

7、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内壁上设有第三o型密封圈,并通过所述第三o型密封圈与所述活塞杆相密封;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活塞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缸底座(2)、活塞杆(3)和活塞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底座(2)焊接固定在所述缸体(1)的一端上,所述活塞装置(4)安装在所述活塞杆(3)上并活动于所述缸体(1)内,且所述活塞装置(4)朝向于所述缸底座(2)端;所述活塞装置(4)包括活塞(5)、阀套单元(6)和单向阀单元(7),所述单向阀单元(7)安装在所述阀套单元(6)内,所述阀套单元(6)安装在所述活塞杆(3)一端轴向设置的安装槽(31)内,并通过所述活塞(5)与所述活塞杆(3)螺旋固定限位,且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两端分别穿插在所述阀套单元(6)的两端内,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一端穿过所述阀套单元(6)的一端并穿过所述活塞杆(3)轴向设置的第一穿插孔(32),且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一端端部与所述活塞杆(3)径向设置的插销(33)相抵,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套单元(6)的另一端并穿过所述活塞(5)轴向设置的第二穿插孔(51),且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缸底座(2)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单元(6)包括第一阀座(61)、第二阀座(62)和阀套(63),所述第一阀座(61)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1)内,所述阀套(63)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1)内并与所述第一阀座(61)相抵,所述第二阀座(62)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1)内并与所述阀套(63)相抵,且所述第二阀座(62)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活塞杆(3)的端部并限位在所述活塞(5)所设有的限位槽(5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单元(7)包括第一阀芯(71)、第二阀芯(72)和弹簧(73),所述第一阀芯(71)和所述第二阀芯(72)的一端均设有抵靠杆(74),且所述抵靠杆(74)与所述第一阀芯(71)和所述第二阀芯(72)的一端之间均通过圆台(75)过渡成型,所述第一阀芯(71)的抵靠杆(74)与所述第一阀座(61)的通孔(76)相通并穿插在所述第一穿插孔(32)上,所述第二阀芯(72)的抵靠杆(74)与所述第二阀座(62)的通孔(76)相通并穿插在所述第二穿插孔(51)上;所述第一阀芯(71)和所述第二阀芯(72)的另一端均设有限位块(77),且所述弹簧(73)的两端分别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一阀芯(71)和所述第二阀芯(72)的限位块(77)上,并通过所述弹簧(73)将各自的所述圆台(75)端面抵靠在所述通孔(76)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61)上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8),并通过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8)与所述安装槽(31)的槽壁相密封;所述第二阀座(62)上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9),并通过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9)与所述限位槽(52)的槽壁相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内壁上设有第三O型密封圈(10),并通过所述第三O型密封圈(10)与所述活塞杆(3)相密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缸底座(2)、活塞杆(3)和活塞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底座(2)焊接固定在所述缸体(1)的一端上,所述活塞装置(4)安装在所述活塞杆(3)上并活动于所述缸体(1)内,且所述活塞装置(4)朝向于所述缸底座(2)端;所述活塞装置(4)包括活塞(5)、阀套单元(6)和单向阀单元(7),所述单向阀单元(7)安装在所述阀套单元(6)内,所述阀套单元(6)安装在所述活塞杆(3)一端轴向设置的安装槽(31)内,并通过所述活塞(5)与所述活塞杆(3)螺旋固定限位,且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两端分别穿插在所述阀套单元(6)的两端内,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一端穿过所述阀套单元(6)的一端并穿过所述活塞杆(3)轴向设置的第一穿插孔(32),且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一端端部与所述活塞杆(3)径向设置的插销(33)相抵,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套单元(6)的另一端并穿过所述活塞(5)轴向设置的第二穿插孔(51),且所述单向阀单元(7)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缸底座(2)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活塞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单元(6)包括第一阀座(61)、第二阀座(62)和阀套(63),所述第一阀座(61)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1)内,所述阀套(63)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1)内并与所述第一阀座(61)相抵,所述第二阀座(62)限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1)内并与所述阀套(63)相抵,且所述第二阀座(62)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活塞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洪辉吕瞻坤徐万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天联合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