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0080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元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括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所述结构单元A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所述结构单元B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该二元共聚物作为降黏剂具有极高的耐高浓度钙、镁离子能力,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好,自然沉降脱水性能好,能够抗黏度反弹,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绿色低碳,配套注入工艺简单,适合油田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具体涉及一种二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稠油的特性为: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且对温度敏感,轻质组分含量低而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研究表明,原油黏度在400mpa·s以下才能进行开采和输送。因此,稠油开采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有效降低原油的黏度,改善其流动性。

2、现有的稠油开采包括热采和冷采,其中稠油热采能耗较大,成本高;而稠油冷采不需要加热,通过化学降黏剂、注co2、利用微生物及外加物理场等的作用来实现稠油降黏开采的方式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

3、目前具有市场应用规模的代表性稠油降粘技术有:

4、超稠油开采的井筒降黏的方法:其采用稀油和降黏剂混合降黏。但是鉴于稀油与稠油在价格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该方法无法实现效益采油。

5、乳化超稠油水基降黏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整体的表面活性,能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起到降黏的作用。但是该方法中降黏剂需要在高速搅拌条件下与稠油长时间混合才能产生降黏效果,停止搅拌长时间静置后,稠油黏度反弹明显,实际应用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包括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所述结构单元A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所述结构单元B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式I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甲基、取代或未取代乙基;式II中,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甲基、取代或未取代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元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8000,分子量分布为1.2-2;

4.一种二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包括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所述结构单元a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所述结构单元b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式i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甲基、取代或未取代乙基;式ii中,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甲基、取代或未取代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元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8000,分子量分布为1.2-2;

4.一种二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以重量份数计,单体a的用量为10-30份,单体b的用量为10-80份,第一引发剂的用量为1-5份,第二引发剂的用量为1-5份,催化剂的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付王海波路熙方吉超王连生胡勇李孟涛唐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