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萁小菇(MycenaosmundicolaLange.)与天麻(GastrodiaelataBl)种子共生萌发技术和紫萁小菇子实体培养技术。天麻是一种重要的名贵中药材,过去主要依靠采挖野生供药用。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栽培成功,但多代无性繁殖种麻出现退化现象,产量大幅度下降。因此,一些地区开展了种子播种有性繁殖的研究。天麻种子极小,无胚乳及其他营养贮备,种子发芽非常困难。长期以来,人们均认为天麻整个生长周期(包括种子萌发阶段)都离不开蜜环菌。然而实验证明,蜜环菌不但不能提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反而有明显的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并研究成功“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该方法是将种子播种在树叶上,以利用树叶的营养促使天麻种子萌发。近年来,从种子萌发的原球茎中,分离出12种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株,用壳斗科植物的树叶培养这些真菌以带菌的树叶拌播天麻种子,发芽率可达2.83%-79.39%,证明树叶是共生萌发菌的培养基,是天麻种子萌发的间接营养来源。而种子萌发是靠消化侵入种胚、利用树叶培养出来的共生萌发菌菌丝获得营养。共生萌发菌在天麻种子萌发过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萁小菇与天麻种子共生萌发技术和紫萁小菇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在适宜的条件下,用特定的培养基培养出紫萁小菇三级生产菌种,将其拌播天麻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产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萁小菇与天麻种子共生萌发技术和紫萁小菇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在适宜的条件下,用特定的培养基培养出紫萁小菇三级生产菌种,将其拌播天麻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产量。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其特征是选用紫萁小菇三级生产菌种的叶片,播上天麻种子,置于培养器中,保持25℃温度及饱和的含水量进行培养。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技术,其特征是发芽率的检测方法,采用适度粗细的金属丝制成直径3厘米的筐架,中间再用极细的金属丝分成3毫米的小方格,压在叶片上,顺序统计小方格中的天麻种子数及发芽原球茎数。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锦堂,冉砚珠,郭顺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